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28 21:39作者:小编人气:
今天,是“五一”国际劳动节。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创造了社会,也创造了幸福。尊重劳动者,崇尚劳动精神,国家才会繁荣昌盛、人民才会幸福安康。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故事。近期,本报记者走近身边的劳动者,用笔和镜头记录了烧烤摊主、糕点师、修鞋匠等劳动者的风采。每一份工作都有价值,每一位劳动者都值得被关注。“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普通劳动者的汗水和智慧,丰富着家和国的内涵。他们自觉地把人生理想、家庭幸福融入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伟业,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今日本报推出一期“五一”国际劳动节特别策划,向身边的普通劳动者致敬!他们日复一日精益求精的劳动精神,汇成了奋斗与创新的高歌。这是最美的单曲循环。我们为身边的这些平凡英雄点赞,也从他们那里汲取拼搏向上、不懈奋斗的力量。
烧烤师傅迪力夏提·木合买提:烤出美味让食客满意
中国昌吉网(记者 巨海成 文/图)迪力夏提·木合买提是昌吉市乐活小镇食光厨房的烧烤师傅,他干这行已经30年了。4月27日,记者来到他的烧烤摊前,只见在两米多长的烤肉槽子旁,迪力夏提·木合买提正在不停地翻动着手里的羊肉串。随着“嗞啦”的响声,烤肉上的油滴在炭火上,一股一股的香味扑鼻而来,使人垂涎欲滴。
趁着客人不多,记者便和迪力夏提·木合买提聊了起来,他告诉记者他每天早晨七八点都会去亚中菜市场买肉,回来以后不仅要切肉、穿肉,还要对肉筋和架子肉进行腌制,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出去20多公斤肉。“经常有人问我把肉烤得这么香有什么秘方和诀窍,其实只要你选的肉好,火候掌握得好,烤的肉自然就香了。”迪力夏提·木合买提说。
4月27日,迪力夏提·木合买提正在烤肉。
夜晚降临的时候就是迪力夏提·木合买提最忙碌的时候,每天收摊基本都到两三点了,尽管收摊特别晚,但是他没有丝毫抱怨。他说:“虽然很辛苦,但是我很享受这种夜晚浓浓烟火气的感觉,食客对我的认可,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当初我做烧烤这个行当,一是为了生计,二是真心喜欢。烤了这么多年,我已经习惯了每天手上拿着肉串翻动、撒佐料的生活。”
虽然现在有徒弟跟他学烤肉,但很多时候他还是会自己烤。迪力夏提·木合买提说,什么都能变,唯独烧烤的味道不能变。
摄像师张恩盼:记录生活的美好瞬间
(记者 付小芳 文/图)“再检查一遍电池、SD卡、充电器都装好了没有……”4月27日,记者在昌吉市艾斯顿摄影工作室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张恩盼,他一边叮嘱工作室的小伙子带好拍摄用的相关设备,一边用电脑给顾客发送婚礼视频。
今年29岁的张恩盼是一名摄像师,上大学时他就对摄影和摄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说:“我感觉拿单反相机的男孩子很帅气,他们可以通过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最美好的瞬间。”
张恩盼四处学习摄像和剪辑技术,他一边积累经验和拍摄技巧,一边琢磨怎样才能做出大家满意的视频短片。2015年,他从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制药专业毕业后没有立刻找工作,而是专心干起了婚礼摄像,同学见他不干本专业纷纷劝他放弃,但他早已下定决心做自己喜欢做的事。
4月29日,张恩盼正赶着外出拍摄。
2016年,张恩盼租了一套三室两厅的房子,开办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2017年,他通过母校申请了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一间办公室缓解了房租的压力,并为工作室起名为艾斯顿摄影工作室,同时还免费招收对摄影、摄像感兴趣的学徒。
如今,张恩盼已经在婚庆行业小有名气,他的摄影团队不断壮大,人数最多的时候光招收的学徒就有将近20人,他的拍摄范围也从昌吉州扩大到周边其他地区,拍摄内容也从婚礼升级到广告、宣传片、纪录片。他说:“我现在开办的只是一个小小的工作室,未来我希望能够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影视公司,拍出更多精彩的作品。”
修鞋匠张其昌:“小张”变“老张”只为传承老手艺
(记者 马晓芳 文/图)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退出人们的生活。
70岁的修鞋匠张其昌在日新月异的城市里默默坚守20多个年头,他也从“小张”变成了“老张”,皱纹爬上了他的面庞,双手也磨出了老茧,不变的是他的初心。
4月27日下午身边的劳动者,在昌吉市青年南路桃花源现代城大门正对的巷道内,记者来到张其昌的修鞋铺,他正拿着一双鞋查看,发现鞋子开线后,在修鞋机上穿针引线,然后专注地缝补鞋子,等鞋子缝好后,再仔细地剪去线头,直到自己很满意。
记者看见,修鞋辅里,皮钉、钳子、剪子、锤子、起子、铁镇子等各种修鞋工具和材料应有尽有。为了方便修鞋,张其昌还制作了贴补丁的工具。“顾客的需要,就是我努力的方向,顾客满意就是对我最大的肯定。”张其昌乐呵呵地说。
4月27日,修鞋匠张其昌在为顾客修鞋。
张其昌总是把修好的鞋子分类摆放整齐,如果顾客长时间没来取,他就用布袋子将鞋收起来。有一次,一位顾客过了一年多才想起来有双鞋放在张其昌这儿,就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取鞋。果然身边的劳动者,这位顾客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鞋。“顾客信任我,才把鞋子放在我这儿,我不但要修好了,还要帮他们保管好。”张其昌说。
皮鞋放大20元,修拉头5元,锯高跟30元……在张其昌的修鞋铺门口立着一块牌子,上面清楚地标着精修鞋类的价格。“该多少钱就是多少钱,不能乱要价,这是我开店的基本原则。”张其昌说。
20多年来,张其昌本着诚信经营、明码标价的原则,经营着他的修鞋铺,很多人因为修鞋认识了他,许多顾客成了他的朋友。“劳动最光荣,我要把这门老手艺传承下去,只要能看见,我就一直干!”张其昌说。
美睫师郭丽珍:让顾客展现不一样的美
(记者 王硕 文/图)“美睫就是通过让睫毛变浓、变长、变卷,变翘,让顾客展现出不一样的美和气质。”4月28日,记者在“十八季美妆工作室”见到了27岁的美睫师郭丽珍,说起美睫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如今的美睫,已经和美容、美发一样,成了爱美人士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从事美睫行业4年,现在她不仅能快速地完成美睫工作,还能针对每个人的需求和气质,对睫毛进行设计和制作。
谈起入行的经历,郭丽珍告诉记者:“选择自主经营就是想让自己的生活更自由一些。”她说,大学毕业后她曾在社区工作,稳定的工作虽然能给她带来安全感,但也让她觉得太过平淡。
2017年,郭丽珍辞去工作,涉足美容行业,学习美妆、美睫、美甲等技术,并经营了“十八季美妆工作室”。
4月28日,郭丽珍在给顾客嫁接睫毛 。
美睫看起来技术含量不高,但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美睫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打造美丽的睫毛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技巧。“无论是胶水的用量,还是操作的手法,都要经过反复练习,掌握好度。”郭丽珍告诉记者,一个顾客做美睫一般需要一个小时左右。整个过程,美睫师需要全神贯注地盯着细细的睫毛进行仔细加工处理。
“十八季美妆工作室”生意最好的时候要数节假日了,会有七八位顾客,最忙的时候,甚至连饭都顾不上吃。郭丽珍说:“我的顾客基本都是熟人介绍,大家相信我的技术,我也给她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郭丽珍凭借精湛的美睫技术和热情的服务,已收获了不少粉丝。这几天她正在学习电商直播,准备在抖音开设直播间,给想学习美睫技术的网友传授经验,同时增加“十八季美妆工作室”的知名度。
郭丽珍说:“我要不断学习,精进技术,争取30岁之前在美睫行业崭露头角,开一间美妆业务更全面的工作室。”
烘焙师王大菁:做甜品就像做艺术品
(记者 吴茜 文/图)烤箱内烤制的椰香巧克力杏仁曲奇十分诱人;琉璃台上用覆盆子果茸制作的慕斯,让人垂涎欲滴;锅内翻滚熬制的草莓果冻,散发馥郁的香气……
4月27日,记者来到昌吉市纳芙蒂蒂纯素甜品工作室,看到烘焙师王大菁正在忙着烤制甜点。
王大菁并非科班出身,大学期间签约过模特公司;毕业后做了3年半空乘;后来又从事过公司的文职工作;2014年夏天,在考取了营养师和西点师等资格证后,王大菁开启了烘焙生涯。
“我起初是自学学习制作甜品,全靠摸索。”王大菁回忆说。刚学做甜品,因为没有经验只能通过相关的书籍和网站慢慢学习和尝试,厚厚的十几本书放在案头,王大菁反复琢磨钻研。
为了掌握更为系统的甜品制作技能和理论,王大菁还去专业烘焙学校培训。
4月27日,王大菁展示自己所做的甜品。
“烘焙师是给予人幸福感的职业。想象一下,当看到顾客品尝到甜品时绽放出满足而幸福的笑容,这样的感觉有多美妙。”王大菁说。
记者注意到,王大菁做甜品就像在做一件艺术品,一款精致甜品的甜度、软硬、口感、韧度、湿度、形态等全都要经过反复比对,才能达到她想要的最终效果。
“做甜品是一件很纯粹的事,我会全身心沉浸其中,放飞快乐的心情。”王大菁说。
独自一人挑灯揉面、打蛋、撒粉……随着烤箱“叮”的一声响,甜品烤好了。成品出炉的那一刻,王大菁闭上眼睛,满屋的香气,皆是幸福。劳动最光荣 劳动者最美 (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