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28 22:46作者:小编人气: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译文《咏雪》译文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哥哥的女儿道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她就是谢太傅的长兄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本文通过写咏雪陈太丘跟一个朋友约定一同出门世说新语二则原文,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到,就是不讲信用;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字词解释作者简介刘义庆(),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继于叔父临川王刘道规,袭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时,转散骑常侍、秘书监,徙度支尚书,迁丹阳尹,加辅国将军。后任尚书左仆射,加中书令,出为荆州刺史,再转任南兖州刺史,加开〔一〕京尹时期15-30刘义庆15岁一路来平步青云,其中任秘书监一职,掌管国家的图书着作,有机会接触与博览皇家的典籍,对《世说新语》的编撰奠定良好的基础,岁升任尚书左朴射〔相当于副宰相〕,位极人臣,但他的伯父刘裕首开篡杀之风,使得宗室间互相残杀。因此刘义庆也惧有不测之祸,29岁便乞求外调,解除左朴射一职。〔二〕荆州时期30-37刘义庆担任荆州刺史,颇有政绩。荆州地广兵强,是长江上游的重镇,在此过了年安定的生活。〔三〕江南时期37-42刘义庆担任江州刺史与南衮州刺史,38岁开始编撰《世说新语》,与当时的文人、僧人往来频繁。于42岁病逝于京师。刘义庆是个「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的人,称得上是文人政治家。一生虽历任要职,但政绩却乏善可陈,除了本身个性不热衷外,最重的原因就是不愿意卷入刘宋皇室的权力斗争。
刘义庆秉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当时有名的文士如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都曾受到他的礼遇。撰有《世说新语》八卷,今本作三卷,还有36说新语》可能就是他和门下文人杂采众书编纂润色而成,是志人小说集。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遗闻轶事。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继其数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识鉴、赏誉等36主要记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鲁迅曾指出:‚这种清谈本从汉之清议而来。汉末政治黑暗,一般名士议论政事,其初在社会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害死,所以到了晋代底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清谈了。但这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底资格;而《世说》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做一部名士底教科书。
‛《世说新语两则》试题一一、语言运用公欣然曰(4)差可拟去后乃至(6)太丘舍去时年七岁(10)去(12)下车引之A〃与儿女讲论文义B〃则是无信C〃相委而去D〃下车引之3〃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8、《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10.试揣摩下列句中人物的心理活动。元方入门不顾。11.《陈太丘与友期》主要写的是哪两个人?分别归纳他们各自的性格特征。12.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二、课外选读故事两则王冕读书王冕者,诸暨人。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日:‚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佛像多土偶,狰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见。陆少保,字元方,曾于东都卖一小宅。家人将受直矣,买者求见,元方因告其人日:‚此宅子甚好,但无出水处耳。‛买者闻之,遽辞不买。子侄以为言,元方日:‚不尔,是欺之也。‛选自《宋学士文集》【注释】:窃:暗暗地。已:止,罢。已而:过后。曷:何,怎么,为什么。依,投靠。恬若不见:安然得好像没有看见土偶。
直:通‚值‛,价钱。遽(ju4)辞:立即推却。遽,急促。以为言:就此说了埋怨的话。不尔:不这样。13.翻译下列句子。14.简析这两则故事的选材和立意。15、请举出与这两则故事类似的古人事例各一个,各用一句话概述。16.两篇文章同是刻画儿童形象的,但写法却不尽相同,你喜欢哪一篇,为什么?填空。《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朝代)人(姓名**织编写的。‚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总述了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二、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而去(丢下,丢弃)五、选出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期日中六、下列句子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元方入门不顾译:元方头也不回地走了。七、阅读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2、对‚公大笑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说明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D、谢太傅认为后一喻没有前一喻好。3、‚儿女‛一词古今义有何差别。古义:今义:4、翻译下列句子。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5、文中两个以雪为喻句子是;。你认为哪个更好?为什么?6、谢太傅一家其乐融融,你的家庭生活中有过类似的片断吗?模仿课文,以简洁的文字记录下来。
阅读诗歌《春雪》,回答问题。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7、这首诗的体裁是,从内容上看是一首。8、这首诗采用的修辞手法有、。这样写,有哪些好处?‚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本文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作者,(朝代)人。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词。而去()下车引‛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君子之学必好问4、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说说你的看法。 6、假如你独自在家,你父亲的同事有要事来找他,你会怎么回答呢? (二)郢人有遗 8、翻译下列句子。云而过书‚举烛‛。 秦青、薛谭:都是秦国着名的歌唱家。饯:设酒食送。衢(q):大路。 10、选出对下列加点字词语的解释不当的一项() 行云:阻止11、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悲歌13、翻译画横线的句子。 14、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第一套答案 于是,才(6)放弃 当时(10) (11)丢下、舍弃 (12) 2〃B3〃C4〃(1)谢太傅 约定)正午不来,就是没有信用;对着儿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节。
8〃温馨和谐。 9〃如‚鹅毛大雪‛等。 10〃 轻视。11. 元方——聪明、勇敢、识礼、有节。友人——无信、无义、无礼,但能接受批评。 12. 做人要明礼、守信;为人要不卑不亢,敢于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等。言之成理即可。 13〃(1) 怎么不就让他做他想做的事呢 不这样说出实情,那是欺骗人家。14〃《王冕读书》选取王冕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表现了他勤奋好学的品质。《陆少保卖宅》选取陆少保卖 宅失败的例子,表现他具有诚信的美德。 15. 例如: 北宋诗人晏殊在考试中遇到与自己做过的题目相同,竟要求换题。 16. 可从文章写法、塑造人物性格等方面入手分析。 第二套答案 一、南朝宋刘义庆寒雪日内集谢太傅与儿女讲论文义 二、不如乘不久、一会儿急差不多可以相比约定同行丢下回头看拉高兴地离开 zhunxǜy D3.古义:指子侄这一代晚辈的统称。今义:指儿子和女儿。 不久,大雪下得急了,谢安十分高兴地问:‚纷飞的白雪就像什么?‛(道韫)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 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谢道韫的比喻比胡儿好。因为柳絮给人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一种意境美,而‚撒盐‛的比喻过于直接,缺乏令人遐想的美感。
拟人、比喻赋予白雪以人的感情,显得生动活泼。以‚飞花‛喻雪,不仅形似,而且生动形象地写出动态美,与春天的景象吻合。 约定通‚否‛丢下、丢弃拉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C4. 做人要重礼守信 一边说一边将‚举烛‛二字误写到了信上。国家是治理好了,但‚举烛‛二字却不是郢人写信的愿望。 10.C11.B12.B13.那歌声慷慨悲壮,在树林中萦绕,树林也仿佛被震动了;那歌声优美洪亮,响彻天 空,连云彩也好像伫立静听。 14. 寓意:学无止境。满足于一知半解,便不会有成就。
以上为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世说新语两则》原文、译文、作者简介、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