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读后感分类
热门标签:

读后感

最新标签:

读后感

《失物守护者》读后感2700字

日期:2022/11/17 17:10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失物守护者》读后感2700字  失物守护者:从重逢中,看这不像处女作的处女作  人人都会不小心丢失某样东西,或许它对我们很重要,或许它对我们而言可有可无。可是在本书里,在安东尼的心里,丢失的东西代表着故事,一个发生在丢失者身上不可或缺的一段经历。  一位优秀的作家,他/她不仅知道如何靠纯文字打动读者的心,更知道如何靠巧妙的故事结构惊叹读者的脑。  露丝·霍根无疑便是这么一位作家,起码《失物守...

  《失物守护者》读后感2700字

  失物守护者:从重逢中,看这不像处女作的处女作

  人人都会不小心丢失某样东西,或许它对我们很重要,或许它对我们而言可有可无。可是在本书里,在安东尼的心里,丢失的东西代表着故事,一个发生在丢失者身上不可或缺的一段经历。

  一位优秀的作家,他/她不仅知道如何靠纯文字打动读者的心,更知道如何靠巧妙的故事结构惊叹读者的脑。

  露丝·霍根无疑便是这么一位作家,起码《失物守护者》证明他将会成为这样一名作家。

  上一次被作者的构思惊叹是石黑一雄先生的《远山淡影》,上上次是2015年阅读的依塔洛·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当然,影视佳作《记忆碎片》的故事情节绝对也属于令人惊叹的范畴。《远》将主人公抽离自身的躯体,以旁观者的角度回顾自己的过往;《寒》借由一个个看似支离破碎的故事,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男女读者追寻书籍的故事,实则是故事中套有故事;《记忆碎片》则是倒序、逆序交叉,描写一个寻找记忆的故事。

  这些故事内容各不相同,甚至故事结构也不尽一样,但要传达的意思类似:一个故事必须跳出文字的圈套,通过搭建更高层次的结构,才能将一个精彩的故事展现在读者面前,魅惑读者的心。

  本书有两条故事线(至少故事结尾前是通过两条故事线将故事情节铺开而开),一条是故事中的作家安东尼和助理劳拉等人的主线故事,一条是由出版商邦勃及助理尤妮斯等人的次线故事。两条故事线采用的是不同的时间线,尤妮斯故事线早于劳拉故事线十余年,看似毫不相关,但从本书伊始出现的“查尔斯·布拉姆韦尔·布洛克利独自在14时42分由伦敦大桥开往布莱顿的列车上……”一句开始,霍根就替读者埋下了重磅炸弹。

  故事采用两条线交叉描写的形式,开始通过安东尼对装有骨灰的饼干盒进行描写,强调“失物”的重要性;在引入尤妮斯等人时,看似不经意,却多次提到作家安东尼的手稿以及面包店前的车祸(安东尼爱人死亡的车祸),以及尤妮斯捡到的“幸运物”,两条故事线遥相呼应。劳拉故事线依故事起始时间正序描写,搭建“失物集合站”帮助丢失物品者找寻物品;同时,通过尤妮斯故事线的时间提示,将故事情节极大步地往前推进。直到尤妮斯与劳拉的见面,两位“失物守护者”“交换”了各自守护的“失物”,两条故事线首次进行了全面的重合。紧接着故事线又进行了分离——需要交代各自的去向——尤妮斯要完成邦勃的愿望,安葬他的灵魂;劳拉要完成安东尼的遗愿,走出固有的生活,开始写作。而通过劳拉的笔,将两个故事合并成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结局是,劳拉面对屏幕打字,内容为“查尔斯·布拉姆韦尔·布洛克利独自在14时42分由伦敦大桥开往布莱顿的列车上,并未买票……”

  可以说,真正的故事起始于尤妮斯与邦勃相识、相知、相守,邦勃死后的灵魂被安东尼捡到且保存,继而触发后续故事;也可以说,故事起始于安东尼捡到骨灰,死亡后交由劳拉进行招领,而后尤妮斯出现,而劳拉借由自己的文字,写下了尤妮斯和邦勃的故事。

  怎么理解都没有问题,这就是巧妙的结构带来的效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是靠信物轻轻一点,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

  说完最让我眼前一亮的结构特点外,再来说说故事内容。

  与《杀死一只知更鸟》、《解忧杂货店》、《萤火虫小巷》、《岛上书店》等书籍风格一样,本书的故事很温暖,正如封面信息“所有失去的,终将以另一种方式重逢”所说,这是一个讲述重逢的故事:安东尼深爱自己已逝去的未婚妻特蕾兹,因曾丢失了与她的信物徽章而对失物的意义产生了敬重,会随身将捡到的失物带回家。在安东尼死后,助手劳拉继承了他的一切,包括找回失物主人的任务。劳拉与园丁一起,渐渐地与部分丢失者取得了联系。尤妮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丢失者,她丢失了她深爱的男人的骨灰,在她来领取之时,同时拜托劳拉将她捡到的徽章进行保存和处理。至此,故事形成一个完整的环,关键失物徽章和骨灰盒均与拥有者重逢。

  安东尼与深爱的特蕾兹“重逢”,他们的骨灰在玫瑰园里相亲相爱相伴;特蕾兹与信物“徽章”重逢,房子里的奇怪事情得以终止,或许她也可以安心地回到安东尼身边;尤妮斯与失去的“邦勃”重逢,六十余岁的老人抱着深爱的男人的骨灰,让他“起飞”;劳拉与过去想当作家的自己重逢,亲自写下了这篇故事。

  其他人物,也都是温暖的化身。园丁费雷迪,悉心照料者玫瑰园,后与劳拉结合;波西娅看似金钱主义、泼辣不讲理,在弟弟邦勃死去后又亲自捐钱给弟弟曾领养过小狗的宠物之家,她用不被人理解的方式爱着这个世界、爱着世上的亲人;患有唐氏综合征的森夏恩,却能注意到失去主人的劳拉的孤独和对陪伴的渴望;甚至于故事中出现的宠物狗,也都带有温暖的灵性,维护主人。

  每一个出现在故事中的物件,都携带着独特的含义,从不多余,这真正体现了作家对故事情节的把控能力。

  最后,说一说本书文字特点。

  引用书后英国《卫报》的评论:“霍根的文笔谨慎、生动、富于表现力,但从不夸张。”私认为,这是对作者文笔很贴切的评价。

  本书采用了大量的环境描写,以烘托人物的心情。

  诸如开篇安东尼登场的环境描写——

  空灵的环境里,散发出阵阵温暖气息,一开始就给本书奠定了金色温暖的氛围。

  将书房主人对待失物的认真、谨慎表现得一览无遗,也体现出安东尼对失物的重视程度,更是侧面衬托出安东尼对特蕾兹的深爱程度。

  环境描写最能体现作家对待生活的观察程度,当一个不起眼的小角落被文字赋予了重要意义,那就变成重要的角落了。

  本文也采用了大量的隐喻,尤其在邦勃和尤妮斯看的电影名称上最为明显,仿佛预示着他们的生活即将发生的事情。或许也是作者想不断提示读者,尤妮斯故事线是穿插进来的电影。

  作者对文字的拿捏还体现在不通过文字直接道出主题,而是任由读者去自由组合。“他面露倦色,三步并未使他精神焕发,反倒耗尽了气力”全句没有一个字写“老”,但组合在一起却字字透露出“老”。

  在阅读本书时,只当是一位了不起的作家的又一著作,直到《每日邮报》提到此为作者的处女作!

  如果一位作家的处女作就如此惊人,那未来的作品又会有怎样登峰造极的效果呢?

  期待与露丝·霍根作品的重逢。《失物守护者》读后感2700字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