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2/11/17 17:16作者:小编人气:
作者:姜戎
同名电影由冯绍峰、窦骁主演,法国著名导演法国名导让·雅克·阿诺执导!这是迄今为止,惟一的一部描绘、研究蒙古草原狼的“旷世奇书”!那些精灵一般的蒙古草原狼随时从书中呼啸而出:狼的每一次侦察、布阵、伏击、奇袭的高超战术;狼对气象、地形的巧妙利用;狼的视死如归和不屈不挠;狼族中的友爱亲情;狼与草原万物的关系;倔强可爱的小狼在失去自由后艰难的成长过程——这些无不使我们联想到人类,进而思考人类历史中那些迄今县置未解的一个个疑问:当年区区十几万蒙古骑兵为什么能够横扫欧亚大陆?中华民族今日辽阔疆土由来的深层原因?历史上究竟是华夏文明征服了游牧民族,还是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为什么中国马背上的民族,从古至今不崇拜马图腾而信奉狼图腾?中华文明从未中断的原因,是否在于中国还存在着一个从未中断的狼图腾文化?于是,我们不能不追思遥想,不能不面对我们曾经辉煌也曾经破碎的山河和历史发出叩问:我们口口声声自诩是炎黄子孙,可知“龙图腾”极有可能是从游牧民族的“狼图腾”演变而来?华夏民族的“龙图腾崇拜”,是否将从此揭秘?我们究竟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
狼图腾在线阅读地址
狼图腾读后感心得体会 第(1)篇
这是到现在为止第一个三星评价,不是对这本书的否定,只是觉得还可以更好。个人认为如果删减掉一些章节段落,把文章浓缩精华会更好。
这是一本关于草原图腾崇拜的文章,早期的草原游牧民族崇敬腾格里,崇拜草原狼,甚至死后也要把肉身喂狼,他们认为这样灵魂才能飞上腾格里。然而时期,由于国家体制方向的错误,导致草原环境遭到破坏,草原狼遭遇灭顶之灾,整个草原生态系统失衡,最终在短短几十年,草原沙化越来越严重,北京已经黄沙满天,本书就在这个时候出版了。
书中有狼群围猎马群的壮观,也有人、狗猎杀狼群的豪迈,既有蒙古男人、女人的果敢、坚毅,也有老人、孩子的勇敢、坚强。很多场景让我热血沸腾,想象自己成为其中之一。
文章的转折点应该是在陈阵养小狼以后,这时的主人公内心是矛盾的,为了养一条小狼而杀死了它的兄弟姐妹们,既想通过养狼来达到观察、了解狼的目的,又害怕狼的野性,于是用锁链锁住狼,剪断狼牙……直到最后几次迁徙,导致小狼死亡。许多年后两个老知青在回忆中忏悔不已……
作者用大量篇幅来褒蒙古游牧民族的狼性,贬中原农耕汉族的羊性,以至于让人感觉太磨叽,观点可以有但有些太过偏激和牵强,这是文章的败笔之处。
说了这么多总之这本书我不推荐。
本书对蒙古狼的习性、狡黠与智慧,蒙古狼的拒绝服从、宁死不屈和家族责任感,狼群的军事才能和团队精神, 狼群的捕杀打斗场面等等描写的细致入微、惊心动魄;对蒙古狼保护草原生态平衡的分析丝丝入扣;对蒙古狼群潜移默化中训导蒙古铁骑的推理也比较到位。从这个方面来讲,本书确是关于狼图腾的鸿篇巨著,是非常难得的好书。
作者认为游牧民族具有“狼性”,无可非议。但认为农耕民族属“羊性”,软弱如畜,字里行间流露出极端鄙视,这点实在不敢苟同。也许,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耕文化和外来盲流肆意入侵草原,不顾生态平衡、贪婪无节制,只顾眼前利益、竭泽而渔,是导致草原沙漠化的罪魁祸首。但从而仇恨鄙视农耕文化和整个农耕民族,却并非明智之举。
以作者的草原插队经历为承托诠释狼图腾精神,以狼图腾为主线梳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演变,有理有据,别出心裁,的确让人眼前一亮,开阔视野。个人知识有限,难以评定书中所述到底是合情合理还是牵强作势,但是作者这种敢于打破历史定论,为历史难题做出自己的解释的开拓精神,着实令人敬佩,书中观点也确实让人思想开放,受益匪浅。
无论是万物生长,还是为人处世,强者为尊,孜孜进取以养心志,兢兢为事以强智能,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当然,即使是剽悍凶残的草原狼也不可能一手遮天统治草原,没有绝对的无敌,中庸之道方为正道,把握众多因素混杂而成的那个平衡点至关重要。狼图腾读后感心得体会(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