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5 19:14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西去荒凉旧路微
唐代诗人 刘长卿的《送皇甫曾赴上都》。
全诗原文:
东游久与故人违,西去荒凉旧路微。
秋草不生三径处,行人独向五陵归。
离心日远如流水,迴首川长共落晖。
楚客岂劳伤此别,沧江欲暮自霑衣。
東【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正韻》德紅切《集韻》《韻會》都籠切,音蝀。《說文》動也。陽氣動,于時爲春。《書·堯典》平秩東作。《孔傳》歲起於東,而始就耕也。《淮南子·天文訓》東方木也,其帝太皡。
又《史記·曆書》日起於東,月起於西。《鄭樵·通志》日在木中曰東,在木上曰杲,在木下曰杳。木,若木也,日所升降。
又《詩·大雅》東有啓明。
又《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
又姓。《聖賢羣輔錄》舜友東不訾。
又叶當經切,音丁。《詩·小雅》念我土宇,我生不辰。逢天僤怒,自西徂東。
又叶都郞切,音當。《楊泉·蠶賦》粵召僕夫,築室于旁。于旁伊何,在庭之東。○按《說文》東自爲部,今倂入。
游【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古文〕汓《唐韻》以周切《集韻》《韻會》夷周切,音猷。水名。《水經注》淮水於淮浦縣枝分,北爲游水。
又浮行也。《爾雅·釋水》順流而下曰遡游。《詩·秦風》遡游從之。
又《周禮·天官》閽人,王宮每門四人,囿游亦如之。《註》游,離宮也。
又《管子·首憲篇》分理以爲十游,游爲之宗。
又《尚書·考靈曜》地有四游,常動而人不知。
又玩物適情之意。《禮·少儀》士依於德,游於藝。
又閒曠也。《禮·王制》無游民。
又自適貌。《詩·小雅》愼爾優游。
又枝葉扶疏貌。《詩·鄭風》隰有游龍。《傳》龍紅草也。《箋》游,猶放縱也。言紅草放縱枝葉于隰中。
又《集韻》徐由切,音囚。義同。
又《集韻》《正韻》力求切,音留。旌旗之旒也。本作斿。亦作旒。《左傳·桓二年》鞶厲游纓。
又九游,星也。《史記·天官書》九游九星,在玉井西南。
又《韻補》叶延知切,音移。《司馬相如·上林賦》拖蜺旌,靡雲旗。前皮軒,後道游。
又叶衣虛切,音於。《萬震南州異物志贊》合浦之人,習水善游。上視層潭,如猿仰株。
久【子集上】【丿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正韻》舉有切《集韻》《韻會》已有切,音九。暫之反也。《易·繫辭》恆久也。《中庸》不息則久。《註》久,常於中也。《老子·道德經》天乃道,道乃久。
又待也。《左傳·昭二十四年》士伯曰:寡君以爲盟主之故,是以久子。
又《說文》久,从後灸之,象人兩脛,後有距也。引周禮,久諸牆以觀其橈。◎按今《考工記·廬人》作灸,諸牆以眡其橈。註灸,猶柱也。釋文音救。
又《儀禮·士喪禮》夏祝鬻餘飯用二鬲,于西牆不羃用疏布久之。《註》久讀爲灸。《疏》灸,塞義,謂直用麤布蓋鬲口爲塞也。
又《韻補》叶舉里切,音几。《詩·邶風》何其久也,必有以也。久叶以。《小雅》來歸自鎬,我行永久。叶喜祉。《楚辭·招䰟》層冰峩峩,飛雪千里。歸來歸來,不可以久。
与【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正韻》同與。《說文》賜予也。一勺爲与。《六書正譌》寡則均,故从一勺。(與)〔古文〕《廣韻》弋諸切《正韻》弋渚切《集韻》《韻會》演女切,音予。《說文》黨與也。《戰國策》是君以合齊與强楚。《註》與,黨與也。《管子·八觀篇》請謁得于上,則黨與成于下。
又《廣韻》善也。《禮·禮運》諸侯以禮相與。
又《增韻》及也。《易·說卦》是以立天之道,曰隂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又許也,從也。《論語》吾與點也。《管子·形勢解》鬼神助之,天地與之。
又待也。《論語》歲不我與。
又《博雅》如也。《前漢·韓信傳》大王自料,勇悍仁彊孰與項王。《註》師古曰:與,如也。《司馬相如·子虛賦》楚王之獵,孰與寡人。
又施予也。《禮·曲禮》與人者,不問其所欲。《周禮·春官·大卜》以邦事作龜之八命,一曰征,二曰象,三曰與。《註》與,謂予人物也。
又助也。《戰國策》吾將深入吳軍,若扑一人,若捽一人,以與大心者也。《註》與,猶助也。
又類也。《周語》夫禮之立,成者爲飫,昭明大節而已,少曲與焉。《註》與,類也,威儀少比類也。
又以也。《詩·召南》之子歸,不我與。《朱註》與,猶以也,以謂挾己而偕行也。
又和也。《戰國策》內不與,外敵不可拒。《註》猶亂,與猶和也。
又用也。《詩·唐風》人之爲言,苟亦無與。《傳》無與,弗用也。
又數也。《禮·曲禮》生與來日。《註》與,猶數也。
又語辭。《禮·表記》君子與其有諾責也,寧有已怨。
又容與,閑適貌。《莊子·人閒世》因案人之所感,以求容與其心。《註》以求從容自放,而遂其侈心也。《史記·司馬相如傳》楚王乃弭節,裴回翱翔容與。《註》索隱曰:言自得。
又《正字通》大與,官名,主爵祿之官。
又不與,國名。《山海經》有不與之國,烈姓黍食。
又姓。
又《廣韻》羊洳切《集韻》《韻會》《正韻》羊茹切,音豫。參與也。《正韻》干也。《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周禮·冬官考工記》國有六職,百工與居一焉。
又縣名。《史記·曹相國世家》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註》索隱曰:地理志,二縣皆屬山陽。正義曰:與,音預。
又《正字通》疑慮未決也。通作豫。《前漢·昌邑王傳》楊敞猶與無決。
又《陳湯傳》士卒猶與。通作豫。
又《集韻》《韻會》羊諸切《正韻》雲俱切,音余。語辭。《論語》其爲仁之本與。《禮·檀弓》曾子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疏》微,無也。與,語助。
又《詩·小雅》我黍與與,我稷翼翼。《箋》與與,翼翼,蕃廡貌。
又《論語》與與如也。《註》威儀中適貌。
又舒也。《前漢·禮樂志》朱明盛長,旉與萬物。《註》師古曰:敷與,言開舒也。與,弋於反。
又人名。《書·舜典》垂拜稽首,讓于殳斨暨伯與。《傳》殳斨,伯與,二臣名。《釋文》與,音餘。
又山名。同輿。《山海經》敦與之山。《註》按名勝志作敦輿山。《又》苦山之首,曰休與之山。《註》與或作輿。
又《集韻》倚亥切,音欸。与也。◎按說文与訓賜予也,一勺爲与。與訓黨與也。今俗與字通作与。
⒈ 旧交;老友。
引《庄子·山木》:“夫子出於山,舍於故人之家。”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綈袍恋恋,有故人之意,故释公。”
唐 王维 《送元二使安西》诗:“劝君更尽一盃酒,西出 阳关 无故人。”
老舍《四世同堂》二二:“在往常,开学的日子正像家庭中的节日,大家可以会见一个暑天未见面的故人。”
⒉ 古人;死者。
引郭沫若《洪波曲》第十一章二:“复员后 张季鸾 却成了故人了。”
⒊ 对门生故吏的自称。 《后汉书·杨震传》:“故所举王密 为 昌邑 令,謁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 震。
引震 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资治通鉴·汉桓帝建和三年》:“此咎由故人畏惮彊御。”
胡三省 注:“汉 人於门生故吏之前,率自称故人。”
⒋ 指前妻、前夫或旧日的情人。
引《玉台新咏·古诗<上山采蘼芜>》:“长跪问故夫,‘新人復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
南朝 梁 刘孝绰 《古意》诗:“故居尤可念,故人安可忘。”
唐 李白 《怨情》诗:“新人如花虽可宠,故人似玉犹来重。”
清 缪艮 《沉秀英传》:“曩者 李顺娘 死,病危时,恋恋故人,至有魂觅情缘之语。”
違【酉集下】【辵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羽非切《集韻》《韻會》于非切,音幃。《說文》離也。《廣韻》背也。《書·堯典》靜言庸違。《註》行事則違背之也。
又《正韻》避也,去之也。《易·乾卦》憂則違之。《註》知難而避也。《禮·表記》事君三違,而不出境。《註》違猶去也。《論語》違之之一邦。
又《韻會》奔放曰違。《左傳·宣十年》凡諸侯之大夫違。《疏》窘迫而奔,及以禮見放,通謂之違。
又邪惡也,過失也。《左傳·桓二年》昭德塞違。《註》塞違,謂閉塞邪違也。《後漢·百官志》有違失,則劾奏。
又蓄怨也。《書·無逸》否則厥心違怨。《註》違怨者,怨之蓄于中也。
又《韻會》依違,不決也。一作猗違。《前漢·律歷志》依違以惟,未能修明。
又《孔光傳》猗違者連歲。《註》猶依違也。依且違,言兩可也。
东游久与故人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东游久与故人违全诗作者是谁?东游久与故人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东游久与故人违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