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5 19:46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仄
高高秋月照长城
唐代诗人 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 二》。
全诗原文: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⒈ 纷乱;杂乱。
引唐韦应物《答重阳》诗:“坐使惊霜鬢,撩乱已如蓬。”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仔细把 鶯鶯 偷看,早教措大心撩乱。”
《儿女英雄传》第三十回:“公子听了,只乐得眼花儿撩乱,心花儿怒发。”
⒉ 缤纷。
引宋王安石渔家傲》词之一:“灯火已收正月半,山南山北花撩乱。”
⒊ 搅乱,扰乱。
引冰心《寄小读者》六:“我今日心厌凄恋的言词,再不说什么话来撩乱你们简单的意绪。”
叶紫 《电网外》四:“亲热的呼声,撩乱了 王伯伯 的视听。”
⒈ 亦作“邉愁”。
⒉ 边人的愁苦之情。
引南朝 陈 苏子卿 《南征》诗:“故乡梦中近,边愁酒上宽。”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二:“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 长城。”
清 吴琪 《送别》诗:“霜风醒客梦,笳月起边愁。”
⒊ 因边乱、边患引起的愁苦之情。
引唐杜甫《秋兴》诗之六:“通御气,芙蓉小苑入边愁。”
钱谦益注:“禄山反报至,上欲迁幸,登 兴庆宫 花蕚楼,置酒,四顾悽愴,此所谓‘入边愁’也。”
明 冯梦龙 《风流梦·告考选才》:“为三秋桂子,十里荷香,一段邉愁,只愿得 吴山 立马那人休。”
清 贝青乔 《自编军中纪事诗二卷为<咄咄吟>,朋旧多题赠之作,赋此为答》诗:“礮云三载结边愁,大纛临风带血收。”
听【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宜引切《集韻》擬引切,音齗。《說文》笑貌。《史記·司馬相如·上林賦》亾是公听然而笑。《楊愼曰》听,古哂字。
又《廣韻》口大貌。《集韻》大口謂之听。
又《廣韻》牛謹切《集韻》語近切,音。亦笑貌。
又《集韻》口謹切,音赾。
又魚斤切,音㹞。
又逆乙切,音聉。義同。
又魚其切,音疑。听嗞,口開貌。
又魚衣切,音沂。與同。嗞,媿貌。
又《正字通》俗借爲聽字省文。(聽)〔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正韻》他定切,音侹。《說文》聆也。《釋名》聽,靜也。靜,然後所聞審也。《書·太甲》聽德惟聰。《儀禮·士昏禮》命之曰:敬恭聽,宗爾父母之言。
又《廣韻》待也。
又受也。《左傳·成十一年》鄭伯如晉聽成。《註》聽,猶受也。
又從也。《易·艮卦》不拯其隨未退聽也。《疏》聽,從也。《左傳·昭二十六年》姑慈婦聽。
又斷也。《禮·王制》司寇正明辟,以聽獄訟。《周禮·天官·大宰》凡邦之小治,則冢宰聽之。《前漢·法志》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
又任也。《前漢·景帝紀》其議民欲徙寬大地者,聽之。
又也。《戰國策》請爲王聽東方之處。《註》聽,偵之。
又《唐韻》他丁切《集韻》《韻會》湯丁切《正韻》他經切,音㕔。《集韻》聆也,聽受也。中庭曰聽事,言受事察訟於是。俗作㕔。毛氏曰:漢晉皆作聽,六朝以來始加厂。
又《韻補》叶儻陽切,音堂。《蘇轍·讀道藏詩》昔者惠子死,莊子笑自傷。微言不復知,言之使誰聽。
⒈ 未完;无尽。
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弥子 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朱自清《阿河》:“前面偏左的地方,是一片淡蓝的湖水,对岸环拥着不尽的青山。”
⒉ 犹不已。
引《警世通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景清 在席上叙起姪儿许多英雄了得, 京娘 欢喜不尽。”
⒊ 不完全。
引茅盾《子夜》三:“目前这几位实业家就不是一业,他们各人的本身利害关系就彼此不尽相同。”
⒋ 书信末尾用语。。
撩乱边愁听不尽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撩乱边愁听不尽全诗作者是谁?撩乱边愁听不尽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撩乱边愁听不尽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