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读书笔记分类
热门标签:

诗词名句

最新标签:

诗词名句

泊舟借问西林寺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泊舟借问西林寺全诗作者是谁?

日期:2023/01/16 17:39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晓听猿声在山翠  唐代诗人 李颀的《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全诗原文:  都门柳色朝朝新,念尔今为江上人。  穆陵关带清风远,彭蠡湖连芳草春。  泊舟借问西林寺,晓听猿声在山翠。  浔阳北望鸿鴈回,湓水东流客心醉。  须知圣代举贤良,不使遗才滞一方。  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  泊【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傍各切《集...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晓听猿声在山翠

  唐代诗人 李颀的《送从弟游江淮兼谒鄱阳刘太守》。

  全诗原文:

  都门柳色朝朝新,念尔今为江上人。

  穆陵关带清风远,彭蠡湖连芳草春。

  泊舟借问西林寺,晓听猿声在山翠。

  浔阳北望鸿鴈回,湓水东流客心醉。

  须知圣代举贤良,不使遗才滞一方。

  应见鄱阳虎符守,思归共指白云乡。

  泊【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傍各切《集韻》《韻會》白各切,音薄。止也。舟附岸曰泊。《杜甫詩》漾舟千山內,日入泊枉渚。

  又水貌。《前漢·郊祀歌》泊如四海之池。

  又澹泊,恬靜無爲貌。《老子·道德經》泊乎其未兆。

  又紛泊,飛走衆多之貌。《張衡·西京賦》霍繹紛泊。

  又漂泊,流寓也。《庾信·哀江南賦》下亭漂泊,高橋羈旅。

  又與薄同。《王充·論衡·率性篇》氣有厚泊,故性有善惡。

  又《集韻》匹陌切,音拍。岶,竹密貌。或作漠泊。《王褒·洞簫賦》密漠泊以猭。

  又小波也。《木華·海賦》㴸泊柏以迆颺。《註》泊,匹帛切。

  舟【未集下】【舟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正韻》職流切《韻會》之由切,音周。《說文》船也。《釋名》舟言周流也。《易·繫辭》刳木爲舟,剡木爲楫。舟楫之利,以濟不通。《書·說命》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爾雅·釋水》天子造舟。《註》比船爲橋。《又》諸侯維舟。《註》維連四船。《又》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又》士特舟。《註》單船。《揚子·方言》關西謂之船,關東謂之舟。今吳越皆謂之船。《世本》黃帝臣共鼓貨狄,刳木爲舟。《呂氏春秋》虞姁作舟。《山海經》滛梁生番禺,是始爲舟。《物理論》化〈彳瓜〉作舟。《束皙·發蒙記》伯盆作舟。

  又《正韻》載也。

  又《韻會》帶也。《詩·大雅》何以舟之,惟玉及瑤,鞞琫容刀。《傳》舟,帶也。

  又尊下臺,若今時承槃。《周禮·春官·司尊》春祠夏禴,祼用雞彝鳥彝,皆有舟。《正字通》一說古彝有舟,設而陳之,爲禮神之器。以酌以祼,皆挹諸其中而注之。舟與彝二器相須,猶尊之與壷,缾之與罍。先儒謂舟形如盤,若舟之載物,彝居其上,非也。今考漢敦足舟,花舟,舟之用在于容,非虛設以承彝也。形制詳博古圖。

  又地名。《左傳·襄十四年》子囊師于棠,以伐吳。吳人自臯舟之隘要而擊之。《註》臯舟,吳險阨之道。

  又《昭十三年》克息舟城而居之。《註》息舟,楚邑。

  又《哀二十一年》請除館于舟道。《註》舟道,齊地。

  又覆舟,山名。《淮南子·地形訓》維出覆舟。

  又官名。《禮·月令》季春之月,令舟牧覆舟,五覆五反。《註》舟牧,主舟之官也。

  又姓。《左傳》晉有大夫舟之僑。

  又與周通。《周禮·冬官考工記》作舟以行水。《註》故書舟作周。鄭司農云:周當爲舟。

  又《韻補》叶陟魚切,音朱。《道藏歌》玉龜七寶林,唱贊願同舟。丹景曜目精,令我心踟躇。

  又《詩·大雅》何以舟之。《朱註》之遙反。與下刀叶。

  ⒈ 犹询问。

  引《宋书·萧惠开传》:“虑 兴宗 不能诣己,戒勒部下:‘ 蔡会稽 部伍若借问,慎不得答。’”

  唐 任华 《寄杜拾遗》诗:“杜拾遗,知不知,昨日有人诵得数篇黄绢词,吾怪异奇特借问,果然称是 杜二 之所为。”

  元 萨都剌 《宫词》:“骏马骄嘶懒着鞭,晚凉骑过御楼前。宫娥不识中书令,借问谁家美少年。”

  ⒉ 古诗中常见的假设性问语。一般用于上句,下句即作者自答。

  引晋 陶潜 《悲从弟仲德》诗:“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唐 韩愈 《送僧澄观》诗:“借问经营本何人?道人 澄观名籍籍。”

  宋 姜夔 《昔游诗》:“朝发黄陵祠,暮至 赤沙 曲。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⒊ 向人打听情况时所用的敬辞。犹言请问。

  引《水浒传》第三回:“史进 道;‘借问经略府内有个 东京 来的 王教头 吗?’”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二:“邓秀梅 停步问道:‘借问一声,乡政府是哪个屋场?’”

  ⒋ 过问。 《旧唐书·刘仁轨传》:“今日官府,与往日不同,人心又别。

  引贞观、永徽 年中,东西征役,身死王事者,并蒙敕使弔祭,追赠官职,亦有迴亡者官爵与其子弟。从 显庆 五年以后,征役身死,更不借问。”

  宋梅尧臣《村豪》诗:“里胥休借问,不信有官权。”

  西【申集下】【襾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㢴《唐韻》先稽切《集韻》《韻會》《正韻》先齊切,音粞。《類篇》金方也。《說文》鳥在巢上也。日在西方而鳥栖,故因以爲東西之西篆。文作㢴,象形也。《前漢·律歷志》少隂者西方,西遷也。隂氣遷落物,於時爲秋。《尚書·大傳》西方者何,鮮方也。或曰鮮方,訊訊之方也。訊者,訊人之貌。

  又地名。《晉書·地理志》西郡。《韻會》唐置西州。

  又姓。《通志·氏族略》西氏。《姓苑》西門豹之後,改爲西。

  又《集韻》相咨切,音私。義同。

  又《篇海》蘇前切,音先。《前漢·郊祀歌》象載瑜,白集西,食甘露,飮榮泉。《後漢·趙壹傳·窮鳥賦》幸賴大賢,我矜我憐。昔濟我南,今振我西。

  又《韻補》斯人切,叶音辛。《王延壽·魯靈光殿賦》醴騰湧於隂溝,甘露被宇而下臻。朱桂黝鯈於南北,芝蘭阿那於東西。

  又《類篇》乙却切,音約。平量也。

  又《廣韻》籀文作。○按《玉篇》等書西字另一部。今从《字彙》《正字通》附入襾部。

  林【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力尋切《集韻》《韻會》犂針切《正韻》犂沈切,音臨。《說文》平土有叢木曰林。徐曰:叢木,故从二木。平土,故二木齊。《詩·小雅》依彼平林。

  又野外謂之林。《詩·周南》施于中林。

  又山木曰林。《穀梁傳·僖十四年》林屬于山爲麓。

  又《周禮·地官·林衡註》竹木曰林,水衡曰衡。

  又《爾雅·釋詁》林,君也。

  又盛貌。《詩·小雅》有壬有林。

  又林鐘,律名。《禮·月令》季夏之月律中林鐘。《周禮》作函鐘。

  又羽林,星名。應劭曰:天有羽林,大將軍之星也。林喩若林木,羽翼,鷙擊之意,故以名武官。《前漢·宣帝紀》取從軍死事者之子,養爲羽林軍,號羽林孤兒。

  又綠林,荆州山名。《後漢·劉元傳》諸亡命集于綠林。

  又姓。《姓譜》殷比干後,避難長林山,因氏。

  又平王世子林開之後,望出南安。○按《說文》林自爲部,棼、楚等字从之,今倂入。

  寺【寅集上】【寸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韻會》祥吏切,音嗣。《說文》廷也,有法度者也。从寸㞢聲。《徐曰》寸,法度也,守也。《釋名》寺,嗣也,官治事者相嗣續於其內也。《唐書·百官表》漢以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司農,少府爲九卿。後魏以來,卿名雖仍舊,而所蒞之局謂之寺,因名九寺。

  又《漢書註》凡府廷所在,皆謂之寺。

  又漢明帝時,攝摩騰自西域白馬駝經來,初止鴻臚寺,遂取寺名,爲創立白馬寺。後名浮屠所居皆曰寺。

  又宦寺。《詩·秦風》寺人之令。《傳》內小臣也。令,使也。

  又《周禮·天官》掌王之內人及女宮之戒今。鄭註寺之言侍也。○按註疏蓋以侍釋寺義,非。轉音時吏切,讀若侍,《正譌》合寺、侍爲一,非。《集韻》或作䦙。

  泊舟借问西林寺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泊舟借问西林寺全诗作者是谁?泊舟借问西林寺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泊舟借问西林寺全诗作者是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