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读书笔记分类
热门标签:

诗词名句

最新标签:

诗词名句

不应白髮顿成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不应白髮顿成丝全诗作者是谁?

日期:2023/01/18 14:18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直为黄沙暗如漆  唐代诗人 骆宾王的《畴昔篇》。  全诗原文: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託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金丸玉馔盛繁华,自言轻侮季伦家。  五霸争驰千里马,三条竞骛七香车。  掩映飞轩乘落照,参差步障引朝霞。  池中旧水如悬镜,屋裏新妆不让花。  意气风云倏如昨,岁月春秋屡回薄。  上苑频经柳絮飞,...

  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直为黄沙暗如漆

  唐代诗人 骆宾王的《畴昔篇》。

  全诗原文:

  少年重英侠,弱岁贱衣冠。

  既託寰中赏,方承膝下欢。

  遨游灞水曲,风月洛城端。

  且知无玉馔,谁肯逐金丸。

  金丸玉馔盛繁华,自言轻侮季伦家。

  五霸争驰千里马,三条竞骛七香车。

  掩映飞轩乘落照,参差步障引朝霞。

  池中旧水如悬镜,屋裏新妆不让花。

  意气风云倏如昨,岁月春秋屡回薄。

  上苑频经柳絮飞,中园几见梅花落。

  当时门客今何在?畴昔交朋已疎索。

  莫教憔悴损容仪,会得高秋云雾廓。

  淹留坐帝乡,无事积炎凉。

  一朝披短褐,六载奉长廊。

  赋文惭昔马,执戟叹前扬。

  挥戈出武帐,荷笔入文昌。

  文昌隐隐皇城裏,由来奕奕多才子。

  潘陆词锋骆驿飞,张曹翰苑纵横起。

  卿相未曾识,王侯宁见拟。

  垂钓甘成白首翁,负薪何处逢知己?判将运命赋穷通,从来奇舛任西东。

  不应永弃同刍狗,且復飘飖类转蓬。

  容鬓年年异,春华岁岁同。

  荣观未尽礼,徇主欲申功。

  脂车秣马辞乡国,萦辔西南使邛僰。

  玉垒铜梁不易攀,地角天涯眇难测。

  莺啭蝉吟有悲望,鸿来雁度无音息。

  阳关积雾万里昏,剑阁连山千种色。

  蜀路何悠悠,岷峯阻且修。

  回肠随九折,迸泪连双流。

  寒光千里暮,露气二江秋。

  长途看束马,平水且沈牛。

  华阳旧地标神制,石镜蛾眉真秀丽。

  诸葛才雄已号龙,公孙跃马轻称帝。

  五丁卓荦多奇力,四士英灵富文艺。

  云气横开八阵形,桥形遥分七星势。

  川平烟雾开,游戏锦城隈。

  墉高龟望出,水净雁文回。

  寻姝入酒肆,访客上琴臺。

  不识金貂重,偏惜玉山颓。

  他乡冉冉消年月,帝里沈沈限城阙。

  不见猿声助客啼,唯闻旅思将花发。

  我家迢递关山裏,关山迢递不可越。

  故园梅柳尚余春,来时勿使芳菲歇。

  解鞅欲言归,执袂怆多违。

  北梁俱握手,南浦共沾衣。

  别情伤去盖,离念惜徂辉。

  知音何所托,木落雁南飞。

  回来望平陆,春来酒应熟。

  相将菌阁卧青溪,且用藤杯泛黄菊。

  十年不调为贫贱,百日屡迁随倚伏。

  祗为须求负郭田,使我再干州县禄。

  百年郁郁少腾迁,万里遥遥入镜川。

  涘江拂潮衝白日,淮海长波接远天。

  丛竹凝朝露,孤山起暝烟。

  赖有边城月,常伴客旌悬。

  东南美箭称吴会,名都隐轸三江外。

  涂山执玉应昌期,曲水开襟重文会。

  仙镝流音鸣鹤岭,宝剑分辉落蛟濑。

  未看白马对芦刍,且觉浮云似车盖。

  江南节序多,文酒屡经过。

  共踏春江曲,俱唱采菱歌。

  舟移疑入镜,棹举若乘波。

  风光无限极,归檝碍池荷。

  眺听烟霞正流眄,即从王事归舻转。

  芝田花月屡裴回,金谷佳期重游衍。

  登高北望嗤梁叟,凭轼西征想潘掾。

  峯开华岳耸疑莲,水激龙门急如箭。

  人事谢光阴,俄遭霜露侵。

  偷存七尺影,分没九泉深。

  穷途行泣玉,愤路未藏金。

  茹荼空有叹,怀橘独伤心。

  年来岁去成销铄,怀抱心期渐寥落。

  挂冠裂冕已辞荣,南亩东皋事耕凿。

  宾阶客院常疏散,蓬径柴扉终寂寞。

  自有林泉堪隐栖,何必山中事丘壑。

  我住青门外,家临素浐滨。

  遥瞻丹凤阙,斜望黑龙津。

  荒衢通猎骑,穷巷抵樵轮。

  时有桃源客,来访竹林人。

  昨夜琴声奏悲调,旭旦含颦不成笑。

  果乘骢马发嚣书,復道郎官禀纶诰。

  冶长非罪曾缧绁,长孺然灰也经溺。

  高门有阅不图封,峻笔无闻敛敷妙。

  适离京兆谤,还从御史弹。

  炎威资夏景,平曲况秋翰。

  画地终难入,书空自不安。

  吹毛未可待,摇尾且求餐。

  丈夫坎壈多愁疾,契阔迍邅尽今日。

  慎罚宁凭两造辞,严科直挂三章律。

  邹衍衔悲繫燕狱,李斯抱怨拘秦桎。

  不应白髮顿成丝,直为黄沙暗如漆。

  紫禁终难呌,朱门不易排。

  惊魂闻叶落,危魄逐轮埋。

  霜威遥有厉,雪[枉]遂无阶。

  含冤欲谁道,饮气独居怀。

  忽闻驿使发关东,传道天波万里通。

  涸鳞去辙还游海,幽禽释网便翔空。

  舜泽尧曦方有极,谗言巧佞傥无穷。

  谁能跼迹依三辅,会就商山访四翁。

  不【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韻會》《正韻》逋沒切,補入聲。不然也,不可也,未也。《禮·曾子問》葬引至于堩,日有食之,則有變乎,且不乎。

  又《周禮·夏官》服不氏,掌養猛獸而敎擾之。《註》服不服之獸者。

  又《廣韻》《韻會》分物切。與弗同。今吳音皆然。

  又《韻會》俯九切,音缶。與可否之否通。《說文》鳥飛上翔,不下來也。从一,一猶天也。象形。

  又《玉篇》甫負切《廣韻》甫救切,缶去聲。義同。

  又《廣韻》甫鳩切《集韻》《韻會》《正韻》方鳩切,音浮。夫不,䳡也。亦作鳺鴀。《爾雅·釋鳥》䳡其鳺鴀。《郉疏》陸璣云:今小鳩也。一名䳕鳩,幽州人或謂鷱鴡,梁宋閒謂之隹,揚州人亦然。

  又未定之辭也。《陶潛詩》未知從今去,當復如此不。

  又姓。《晉書》汲郡人不準。◎按《正字通》云:不姓之不,轉注古音,音彪。

  又《正韻》芳無切。與柎通。花萼跗也。《詩·小雅》鄂不韡韡。《鄭箋》承華者,鄂也。不當作柎。鄭樵曰:不象萼蔕形。與旉通。《陸璣詩疏》柎作跗。《束皙·補亡詩》白華絳趺。《唐詩》紅萼靑趺皆因之。

  又華不注,山名,在濟南城東北。《左傳·成二年》晉卻克戰于鞌,齊師敗績。逐之,三周華不注。《伏琛齊記》引摯虞畿服經,不,與詩鄂不之不同。李白詩:兹山何峻秀,彩翠如芙蓉。蓋因華跗而比擬之。胡傳讀不如卜,非。

  又《古詩·日出東南隅行》使君謝羅敷,還可共載不。羅敷前致辭,使君亦何愚。使君自有婦,羅敷自有夫。〇按愚當讀若吾,疑模切,與敷不夫叶。敷不夫本同模韻,《正字通》不改音符,叶夫愚,非是。

  又與丕同。《書·大誥》爾丕克遠省。馬融作不。《秦·詛楚文》不顯大神巫咸。《秦·和鐘銘》不顯皇祖。與詩周頌不顯不承同。不顯不承,猶書云丕顯丕承也。

  又《韻補》叶補美切,音彼。《荀子·賦篇》然易知,而致有理者與。君子所敬,而小人所不者與。所不謂小人所鄙也。《正字通》不字在入聲者,方音各殊,或讀逋入聲,或讀杯入聲。司馬光切韻圖定爲逋骨切,今北方讀如幫鋪切,雖入聲轉平,其義則一也。

  應【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陵切,音膺。《說文》當也。从心聲。《徐曰》,鷹字也。本作,今作應。

  又料度辭也。《唐詩》應須,祇應,皆是也。

  又《周語》其叔父實應且憎。《註》猶受也。

  又國名。《括地志》故應城,因應山爲名,在汝州葉縣。

  又姓。出南頓,本周武王後。《左傳·僖二十四年》邗晉應韓,武之穆也。漢有應曜,與四皓偕隱,曜獨不出,八代孫應劭,集解漢書。

  又通作膺。《書·武成》誕膺天命。《註》當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證切,音譍。《集韻》答也。《廣韻》物相應也。《易·咸卦》二氣感應以相與。

  又樂名。《周禮·春官·笙師應樂註》應長六尺五寸,象柷,有椎連底,左右相擊,以應柷也。《樂書》應樂,猶鷹之應物,其獲也小,故小鼓小舂謂之應,所以應大也。小鼙曰應鼓。《周禮·春官·小師》擊應鼓。《註》鼙也。

  又天子之門曰應門。《詩·大雅》廼立應門。《註》正門也。

  又州名。鴈門地,唐置應州。

  又叶於容切,音雍。《易·蒙卦》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陸賈新語》事以類相從,聲以音相應。◎按應字,向來經史皆作平去二音。《正字通》止作去聲,誤。

  白【午集中】【白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又《禮·檀弓》殷人尚白。

  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又《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又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又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又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又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又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又《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又《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又《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又《前漢·法志》罪人爲白粲。《註》坐擇米使正白,三歲也。

  又《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又《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又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又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又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又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又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又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又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又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又《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又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又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又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又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又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又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又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又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又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又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又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又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又《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又《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又《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又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又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又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髮【卷九】【髟部】

  根也。从髟犮聲。,髮或从首。,古文。方伐切

  (髮)頭上毛也。各本作根也。廣韵巳然。以釋名廣雅正之。乃拔也之誤。要此二字可不必有耳。毛部曰。毛者、眉髮之屬。故眉下曰目上毛。須下曰頤下毛。則髮下必當有頭上毛也四字。且下文云鬢者、頰髮。不先言頭上、何以別其在頰者乎。今依玉篇、廣韵語正。从髟犮聲。方伐切。十五部。

  ()髮或从。

  ()古文。葢象角羈之形。

  頓【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都困切,敦去聲。《說文》下首也。《周禮·春官·大祝》辨九,二曰頓首。《註》頓首,拜頭叩地也。

  又《博雅》頓,僵也。

  又《揚子·方言》頓愍,惛也。江湘之閒謂之頓愍。南楚飮毒藥懣亦謂之頓愍,猶中齊言眠眩也。

  又《增韻》貯也,宿食所也。《隋書·煬帝紀》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

  又《增韻》次也。

  又食一次也。《世說新語》襄陽羅友,嘗伺人祠乞食。往太蚤,主人問何得在此。答曰:聞卿祠,欲乞一頓食耳。《杜甫詩》頓頓食黃魚。

  又陡頓,遽也。《列子·天瑞篇》一氣不頓盡,一形不頓虧。

  又壞也。《左傳·襄四年》甲兵不頓。《註》頓,壞也。正義曰:頓,謂挫傷折壞,今俗語委頓是也。

  又止也。《史記·王翦傳》三日三夜不頓舍。

  又捨也。《曹植·七啟》頓網縱綱。《註》頓,捨也。縱,緩也。

  又地名。《詩·衞風》送子涉淇,至于頓丘。《傳》丘一成爲頓丘。《前漢·地理志》頓丘縣屬東郡。《師古註》以丘名縣也。丘一成爲頓丘,謂一頓而成也。

  又國名。《春秋·僖二十五年》楚人圍,納頓子于頓。《前漢·地理志》南頓縣屬汝南郡。《註》故頓子國。頓迫於,其後南徙,故號南頓。

  又姓。《魏志·華陀傳》有頓子獻。

  又《集韻》徒困切《正韻》杜困切,音鈍。《集韻》不利也。《前漢·賈誼傳》芒刃不頓。《註》頓,讀曰鈍。

  又《韻會》《正韻》當沒切,音咄。《前漢·匈奴傳》單于太子曰冒頓。《註》冒,音墨。頓,音毒。

  成【卯集中】【戈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城。《說文》就也。《廣韻》畢也。凡功卒業就謂之成。

  又平也。《周禮·地官·調人》凡過而殺傷人者,以民成之。《疏》成,平也。非故心殺傷人,故共鄕里和解之也。《詩·大雅》虞芮質厥成。

  又《左傳·隱六年》鄭人來輸平。《公羊傳》輸平猶墮成也。《文七年》惠伯成之。

  又終也。凡樂一終爲一成。《書·益稷》簫韶九成。《儀禮·燕禮》笙入三成。《註》三成謂三終也。

  又善也。《禮·檀弓》竹不成用。《註》成,猶善也。

  又《周禮·天官·大宰》八灋五曰官成。註官成,謂官府之成事品式也。

  又《秋官·士師》掌士之八成。《註》八成者,行事有八篇,若今時決事比也。《釋文》凡言成者,皆舊有成事品式。

  又必也。《吳語》勝未可成。《註》猶必也。

  又倂也。《儀禮·旣夕》俎二以成。《註》成,猶倂也。

  又《禮·王制》司會以歲之成質于天子。《註》計要也。《周禮·天官·司會》以參互攷日成,以月要攷月成,以歲會攷歲成。

  又《司馬法》通十爲成。《周禮·冬官考工記》方十里爲成。《左傳·哀元年》有田一成。

  又重也。《爾雅·釋地》丘一成爲敦丘。《註》成,猶重也。周禮曰:爲壇三成。《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又《釋名》成,盛也。

  又《諡法》安民立政曰成。

  又州名。古西戎白馬氏國,西魏置成州,唐同谷郡。

  又姓。周武王子成伯之後。

  又盆成,陽成,皆複姓。

  又《集韻》辰陵切,音承。本作郕。或省作成。地名。

  又《韻補》叶羊切,音常。《范蠡曰》得時不成,反受其殃。

  又《史記·龜筴傳》螟螽歲生,五穀不成。叶上祥。

  絲【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息兹切《集韻》《韻會》新兹切,音思。《說文》蠶所吐也。《急就篇註》抽引精繭出緒曰絲。《書·禹貢》厥貢漆絲。《詩·召南》素絲五紽。《周禮·天官·大宰》婦化治絲枲。

  又《典絲》掌絲入而辨其物。《左傳·隱四年》猶治絲而棼之也。

  又《周禮·春官·大師》皆播之以八音:金石土革絲木匏竹。《註》絲,琴瑟也。

  又《禮·緇衣》王言如絲。《疏》微細如絲。《五經文字》絲作,譌。《韻會》俗作〈糹系〉,誤。○按《說文》絲自爲部,今倂入。

  不应白髮顿成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不应白髮顿成丝全诗作者是谁?不应白髮顿成丝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不应白髮顿成丝全诗作者是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