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4:20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闻道飞凫向洛阳
唐代诗人 李适的《饯唐永昌赴任东都》。
全诗原文:
闻道飞凫向洛阳,翩翩矫翮度文昌。
因声寄意三花树,少室岩前几过香。
⒈ 飞行轻快貌。
引《易·泰》:“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邻,不戒以孚。”
程颐 传:“翩翩,疾飞之貌。”
《诗·小雅·四牡》:“翩翩者鵻,载飞载下,集于苞栩。”
朱熹 集传:“翩翩,飞貌。”
唐 白居易 《燕诗示刘叟》:“梁上有双燕,翩翩雄与雌。”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丐仙》:“即有青鸞黄鹤,翩翩自日中来,啣壶啣盃,纷置案上。”
⒉ 行动轻疾貌。
引三国 魏 曹植 《芙蓉池》诗:“逍遥芙蓉池,翩翩戯轻舟。”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一:“虏骑猎长原,翩翩傍河去。”
元 麻革 《短歌行送秦人薛微之》:“翩翩有客来,老面黑於铁。”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一章:“晨风吹拂着她长长的飘带,翩翩走来。”
⒊ 飘动貌。
引汉 蔡琰 《悲愤诗》:“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宋 刘过 《八声甘州·送湖北招抚吴猎》词:“望中原驱驰去也,拥十州,牙纛正翩翩。”
明李梦阳《士兵行》:“彭湖 翩翩飘白旟,轻舸蔽水陆走车。”
⒋连绵不断貌。
引《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三·妇病行》:“妇病连年累岁,传呼丈人前一言。当言未及得言,不知泪下一何翩翩。”
唐 刘希夷 《巫山怀古》诗:“頽想卧瑶席,梦魂何翩翩。”
明 陈所闻 《金落索·代王皖城答》曲:“休论秀可飡,兴翩翩,雄辩高谈动四筵。”
⒌ 形容风度或文采的优美。
引《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论》:“平原君,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
《文选·曹丕<与吴质书>》:“元瑜 书记翩翩,致足乐也。”
刘良 注:“翩翩,美貌。”
《古今小说·木绵庵郑虎臣报冤》:“见有二书生,鲜衣羽扇,丰致翩翩,乘小舟游湖登岸。”
清吴伟业《悲歌赠吴季子》:“词赋翩翩众莫比,白璧清蝇见排抵。”
郭沫若《文艺论集·自然与艺术》:“象征派和印象派是顾影自怜的公子。他们是把他们父亲的财产来做些装饰的外观,装饰得一个翩翩出世。”
⒍ 欣喜自得貌。
引《汉书·叙传下》:“魏其 翩翩好节慕声。”
颜师古 注:“翩翩,自喜之貌。”
《文选·张华<鹪鹩赋序>》:“繁滋族类,乘居匹游,翩翩然有以自得也。”
李善 注:“翩翩,自得之貌。”
清陈维崧千秋岁·咏纸鸢》词:“翩翩自喜,跌宕青天裡。”
田桐 《满政府之立宪问题》:“处他人股掌玩弄之上,计术牢笼之中,而反翩翩自喜,一乐所得,一夸其功,殊可笑哉!殊可丑哉!”
⒎ 宫阙高耸凌空貌。
引《后汉书·班固传下》:“然后增 周 旧,修 洛邑,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光 汉 京于诸夏,总八方而为之极。”
李贤 注:“翩翩巍巍,显显翼翼,并宫闕显盛之貌。”
⒏ 高远貌。
引明 张居正 《杨襄毅墓志铭》:“余尝谓世有大人,有伟人,其志翩翩,其行巖巖。”
⒐花言巧语。翩,通“諞”。
引《诗·小雅·巷伯》:“缉缉翩翩,谋欲譖人。”
马瑞辰 通释:“翩翩即諞諞之假借。”
⒈ 展翅。
引唐韩愈《送诸葛觉往随州读书》诗:“入海观龙鱼、矫翮逐黄鵠。”
《剪灯馀话·连理树记》:“﹝粹﹞乃赋《凤分飞》曲以寄之曰……‘矫翮翩躚拟并栖,如霞綺。’”
⒉ 比喻施展才能。
引明 沉榜 《宛署杂记职官》:“苟善艺能者,振芳于词苑,精治技者,矫翮于公车。”
度【寅集下】【广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㡯《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音渡。《說文》法制也。从又,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⒈ 星座名。共六星,在斗魁之前,形成半月形状。
引《史记·天官书》:“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宫:一曰上将,二曰次将,三曰贵相,四曰司命,五曰司中,六曰司禄。”
《南史·宋纪中·文帝》:“﹝ 元嘉 十九年﹞九月丙辰,有客星在北斗,因为彗,入文昌,贯五车。”
⒉ 指星神。
引《楚辞·远游》:“后文昌使掌行兮,选署众神以并轂。”
⒊ 特指文昌宫六星的第四星,即大熊星座中的f星。指斗魁戴匡六星之一。旧时传说主文运,故俗又称文曲星或文星。参见“文曲星”、“文星”。
引明 谢肇淛 《五杂俎·天部一》:“俗言,南斗注生,北斗注死,故以北斗为司命。而文昌者,斗魁戴匡六星之一也。俗以魁故祠文星以祈科第,因其近斗也,故亦称文昌司命云。傅会甚矣。至以 蜀 梓潼神 为文昌化身者,又可笑也。”
《平山冷燕》第一回:“前钦天监臣奏文昌光亮。主有翰苑鸿儒为文明之助。”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一:“故自戊辰至于丑五科状元……珠联璧合,名应文昌,非偶然也。”
梁启超 《变法通议·论幼学》:“今之学塾于 孔子 之外,乃兼祀文昌魁星等……夫文昌者,槱燎司命,或称为天神。”
⒋ 即 文昌帝君。参见“文昌帝君”。
引清 袁枚 《续新齐谐牟尼泥》:“生死隶东岳,功名隶 文昌。”
清黄遵宪《己亥杂诗》之三四:“秀孝都居弟子行,人人阴騭诵 文昌。”
⒌ 指文昌省。参见“文昌省”。
引唐 任希古 《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礼闈通政本,文昌总国钧。”
唐 韩愈 《举韦顗自代状》:“文昌政本,侍郎官重,尚德之举, 顗 宜当之。”
前蜀 韦庄 《南省伴直》诗:“文昌二十四仙曹,尽倚红簷种露桃。”
宋 苏辙 《生日谢表》之二:“时当生育,情方切以怀亲;职贰文昌,恩忽惊於捧詔。”
⒍ 宫殿名。
引《文选·左思<魏都赋>》:“造 文昌 之广殿,极栋宇之弘观。”
张载 注:“文昌,正殿名也。”
南朝 梁 沉约 《八咏诗·解佩去朝市》:“讲 金华 兮议 宣室,昼武帐兮夕 文昌。”
唐 骆宾王 《畴昔篇》:“挥戈出武帐,荷笔入 文昌。”
翩翩矫翮度文昌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翩翩矫翮度文昌全诗作者是谁?翩翩矫翮度文昌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翩翩矫翮度文昌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