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4:31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传闻圣旨向秦京
唐代诗人 沈佺期的《狱中闻驾幸长安二首 一》。
全诗原文:
传闻圣旨向秦京,谁念羁囚滞洛城。
扈从由来是方朔,为申冤气在长平。
誰【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五音集韻》是爲切《玉篇》是推切,音垂。《說文》何也。《玉篇》不知其名也。《易·同人》出門同人。
又誰咎也。《詩·召南》誰其尸之,有齊季女。《左傳·隱元年》其誰曰不然。《老子·道德經》吾不知誰之子。《莊子·天運篇》子生,五月而能言,不至乎孩而始誰。《註》未至孩童,便知人之姓名爲誰。
又《爾雅·釋訓》誰昔昔也。《詩·國風》誰昔然矣。《傳》猶言疇昔也。郭璞曰:誰,發語辭。
又《正韻》誰何,詰問也。《前漢·賈誼傳》利兵而誰何。《師古註》問之爲誰也。
又《前漢·五行志》大誰卒。《師古註》主問非常之人,云姓名是誰也。大誰,本以誰何稱,因用名官,有大誰長。卒者,長所領士卒也。
又姓。《萬姓統譜》誰龍,明正德閒九江府照磨。
又《讀書通》通作孰,引《莊子·列禦》莫覺莫悟,何相孰也。
又通作疇。引《書·舜典》疇若予上下草木鳥獸,卽孰若,與誰同。
又《韻會》亦作譙。《史記·衞綰傳》不譙呵綰。《註》責讓也。譙,音誰,呵,音何。《漢書》作孰何。李奇曰:孰誰也。何,呵也。師古曰:不誰何者,猶言不借問耳。《集韻》或作唯。
念【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奴店切《集韻》《韻會》《正韻》奴玷切,音。《爾雅·釋詁》思也。《疏》常思也。《釋名》念,黏也。意相親愛,心黏著不能忘也。《書·大禹謨》念兹在兹。
又《小爾雅》無念,念也。《詩·大雅》無念爾祖。
又姓。西魏太守念賢。
又《轉注古音》叶人九切,音狃。《書·洪範》汝則念之。叶下咎受。《六書精蘊》人當念所當念者,故从今。《正譌》俗作念,非。念字原字今下作丅。
羈【未集中】【网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9画
〔古文〕䩭《廣韻》《集韻》《韻會》居宜切,音羇。,或作羈。馬絆也。
又馬絡也。《廣雅》勒也。《急就篇註》羈,絡頭也,謂勒之無銜者也。《禮·檀弓》如皆守社稷,則孰執羈靮以從。《左傳·僖二十四年》臣負羈絏。《註》馬羈。
又《釋名》羈,檢也,所以檢持制之也。《左傳·昭十三年》爲羈終世。
又髻也。《禮·內則》男角女羈。《註》午達曰羈。《疏》一縱一橫曰午。今女剪髮,留其頂上,縱橫各一,相交通達,故曰午達。不如兩角相對,但縱橫各一,在頂上,故曰羈。羈者,隻也。
囚【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2画
《唐韻》似由切《集韻》《韻會》徐由切,音遒。《說文》繫也。从人,在囗中。《爾雅·釋言》拘也。《風俗通》遒也。辭窮情得,以罪誅遒也。《周禮·秋官·掌囚註》囚,拘也。主拘繫當殺者。
又《掌囚》掌守盜賊。凡囚者,上罪梏拲而桎,中罪桎梏,下罪梏。《註》拲者,兩手共一木也。中罪不拲,手足各一木。下罪又去桎。
又罪人也。《禮·月令》挺重囚,益其食。《註》挺,拔出之意。重囚禁繫嚴密,故特加寬,益其食也。
又獄辭亦曰囚。《書·康誥》丕蔽要囚。《註》要囚,獄詞之要者。蔽,斷也,爲囚求生道也。
又《詩·魯頌》在泮獻囚。《註》囚,所鹵䉟者。
又叶似魚切,音徐。《王逸·九思》白龍兮見射,靈龜兮執拘。仲尼兮困阨,鄒衍兮幽囚。
滯【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直例切,音彘。《說文》凝也。《周語》震雷出滯。
又積也。《魯語》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又漏也。《詩·小雅》此有滯穗。
又《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疏》謂沈滯不售者。
又《左傳·成十八年》晉悼公命百官振廢滯。
又《集韻》尺制切,音摯。音敗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
又丑例切,音跇。水灑散貌。
又《韻補》叶直帶切,音與近。《楚辭·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以凝滯。
洛【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洜《唐韻》盧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力各切,音落。《春秋·說題辭》洛之爲言繹也。言水繹繹光耀也。
又水名。《書·禹貢》伊洛瀍澗。《前漢·地理志》洛水,出弘農上洛縣冢嶺山,東北至鞏縣入河。《山海經》讙舉之山,洛水出焉。
又雍州之浸。《詩·小雅》瞻彼洛矣,維水泱泱。《周禮·夏官·職方氏》正西曰雍州,其浸渭洛。《註》洛出懷德。
又蜀有洛水。《山海經》岷山之首曰女几之山,洛水出焉。《水經注》洛水,出廣漢郡洛縣漳山。
又東海郡有洛水。《水經注》水出太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
又洛陽,地名。《一統志》洛陽,成周之地。漢爲郡。宋初洛陽,河南二縣置。明屬河南府。
又洛南縣,屬西安府,本漢上洛。洛川縣,屬延安府,本漢鄜延。俱見《廣輿記》。
又洛洛,水溜下之貌。《山海經》爰有,其淸洛洛。《註》淫與瑤同。
又與絡同。《莊子·大宗師》洛誦之孫聞之瞻明。《註》誦,通也。苞絡無所不通也。
又《韻補》叶盧谷切,音祿。《馬融·廣成頌》面據衡隂,箕背王屋。浸以波溠,濥以滎洛。《類篇》通作雒。○按《周禮註》,漢以火德,王忌水,攺爲雒。魏復攺雒爲洛。
城【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是征切《集韻》《韻會》《正韻》時征切,音成。內曰城,外曰郭。《釋名》城,成也。一成而不可毀也。《古今注》盛也,盛受國都也。《淮南子·原道訓》夏鯀作三仞之城。一曰黃帝始立城邑以居。《白虎通》天子曰崇城。《史記·始皇本紀》帝築萬里長城。《前漢·元帝紀》帝初築長安城。城南爲南斗形,城北爲北斗形,因名斗城。
又諸侯僭侈,建城踰制,謂之產城,若生子長大之義。《司馬法曰》攻城者,攻其所產。
又《唐·李肇·國史補》元日冬至,大朝會,百官已集,宰相後至,列燭多至數百炬,謂之火城。《王禹偁·待漏院記》北闕向曙,東方未明。相君啓行,煌煌火城。
又層城。《淮南子·地形訓》掘崑崙墟以下地,中有層城九重。《孫綽·天台賦》苟台嶺之可攀,亦何羨于層城。
又官名。《左傳·文十六年》公子蕩爲司城。《註》宋桓公,以武公諱,司空攺司城。
又宮名。《前漢·班倢伃傳》倢伃居增城舍。
又山名。析城,在河東濩縣西。《書·禹貢》底柱析城。
又赤城山,在會稽東南。《孫綽·天台賦》赤城霞起以建標。
又墓地曰佳城。《博物志》夏侯嬰死,送葬至東都門外,馬踣地悲鳴,掘之,得石槨,銘曰:佳城鬱鬱,三千年見白日。吁嗟滕公,居此室。
又姓。城渾。
又司城,複姓。
又叶辰羊切,音常。《韓愈·贈張籍詩》我友東來說,我家免禍殃。乗船下汴水,東去趨彭城。
谁念羁囚滞洛城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谁念羁囚滞洛城全诗作者是谁?谁念羁囚滞洛城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谁念羁囚滞洛城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