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读书笔记分类
热门标签:

诗词名句

最新标签:

诗词名句

须怜半死白头翁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须怜半死白头翁全诗作者是谁?

日期:2023/01/18 14:38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寄言全盛红颜子  唐代诗人 宋之问的《有所思》。  全诗原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復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復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寄言全盛红颜子

  唐代诗人 宋之问的《有所思》。

  全诗原文:

  洛阳城东桃李花,飞来飞去落谁家。

  幽闺女儿惜颜色,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復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復洛城东,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须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臺交锦绣,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三春行乐在谁边。

  婉转蛾眉能几时,须臾鹤髮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唯有黄昏鸟雀飞。

  須【戌集下】【頁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錫兪切《集韻》《韻會》詢趨切,音需。《說文》面毛也。《易·賁卦》賁其須。《註》須之爲物上附者也。《疏》須上附于面。《釋名》頤下曰須。須,秀也。別作䰅。俗作鬚。

  又待也。《易·歸妹》歸妹以須。《詩·邶風》人涉卬否,卬須我友。

  又與通。《左傳·成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須矣。《爾雅·釋詁》,待也。

  又資也,用也。與需通。《爾雅·釋獸須屬》獸曰釁,人曰撟,魚曰須,鳥曰狊。《疏》此皆氣倦體罷所須若此,故題云須屬也。

  又斯須,猶須臾也。《禮·樂記》禮樂不可斯須去身。

  又遲緩也。《左傳·成二年》子不少須,衆懼盡。《後漢·淸河孝王傳》且復須留。《註》《東觀記》須留,作宿留。

  又須女,星名。《史記·天官書·婺女註》正義曰:須女,四星。亦婺女,天少府也。須女,賤妾之稱,婦職之者。

  又國名。《春秋·僖二十二年》公伐邾,取須句。《公羊傳》作須朐。《前漢·地理志》東郡須昌縣,故須句國。

  又《左傳·定四年》分唐叔以密須之鼓。《史記·周紀》文王伐密須。《註》密須氏,姞姓之國。今安定隂密縣是也。

  又邑名。《詩·邶風》思須與漕。《傳》須、漕,衞邑。

  又《後漢·郡國志》南陽郡順陽有須聚。

  又菜名。《爾雅·釋草》須薞無。《疏》詩谷風,采葑采菲。傳,葑須也。先儒以須葑蓯當之。孫炎云:須,一名葑蓯。

  又草名。《爾雅·釋草》臺,夫須。《疏》臺,一名夫須。莎草也。

  又鳥名。《爾雅·釋鳥》鷉,須鸁。《疏》鷉,一名須鸁。

  又兵器。《䆁名》須盾,本出於蜀。須,所持也。

  又《揚子·方言》須,捷敗也。南楚凡人貧衣被醜弊謂之須捷。

  又姓。《左傳·莊十七年》有須遂氏。《戰國策》魏大夫須賈。

  又人名。《左傳·僖二十四年》晉侯之豎頭須,守藏者也。

  又《左思·吳都賦》旗魚須。《註》以魚須爲旗之竿也。

  又《集韻》逋還切,音斑。班也。《禮·玉藻》笏,大夫以魚須文竹。《釋文》崔云:用文竹及魚班也。隱義云:以魚須飾文竹之邊。須音班。

  又叶心秋切,音修。《息夫躬辭》嗟若是兮欲何留,撫神龍兮攬其須。《陸雲·九愍》生遺年而有盡,居靜言其何須。將輕舉以遠覽,眇天路而高遊。《註》須,求也。《說文徐註》此本須鬢之須。頁,首也。彡,毛飾也。借爲所須之須。俗書从水,非。毛氏曰:須與湏別。湏,火外切。爛也。

  怜【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郞丁切,音靈。《玉篇》心了也。

  又《集韻》靈年切,音連。與憐同。《韋應物休暇東齋詩》捫竹怜粉汚。

  又《五音集韻》朗鼎切,音。憭也。(憐)〔古文〕㥕《唐韻》落賢切《集韻》《韻會》《正韻》靈年切,音蓮。《說文》哀也。《吳越春秋河上歌》同病相憐。

  又《廣韻》愛也。《魯連子引古諺》心誠憐,白髮元。

  又《集韻》離珍切,音鄰。義同。《楚辭·九辯》羈旅而無友生,惆悵兮而私自憐。叶上生。俗作怜。

  ⒈ 未全死。参见“半死半生”。

  引南朝梁 庾肩吾 《春日》诗:“水映寄生竹,山横半死桐。”

  唐杜甫风疾奉呈湖南亲友》:“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

  清 赵翼 《老柳复裂二丈许而枝叶特茂诗以张之》:“残躯漫比半死桐,寿相端推不材木。”

  ⒉ 接近破灭。

  引郭沫若《瓶》诗之二三:“她写信是惯在星期,今天是该信到时,我的希望呀已经半死!”

  ⒈ 白发老人。

  引唐 王昌龄 《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

  《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 高寝 郎 田千秋 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

  宋陈师道《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⒉ 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

  引《太平御览》卷九九〇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

  唐 李白 《见野草中有名白头翁者》诗:“如何青草里,亦有白头翁。”

  宋 王安石 《与同官会饮于城南因成一篇追寄》诗:“赤车使者白头翁,当归入见天门东。”

  ⒊ 鸟名。身间青,脑上晕深团,老时头部毛变白,故名。

  引《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之才捷,皆此类也”裴松之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曾有白头鸟集殿前, 权 曰:‘此何鸟也?’ 恪 曰:‘白头翁也。’”

  宋 王质 《林泉结契·山友辞·白头翁》:“白头翁,白头翁,咀嚼浅紫掐深红。”

  清 王士禛 《香祖笔记》卷八:“道上钩衣苍耳子,风前聒客白头翁。”

  《新民晚报》1990.3.20:“有一次大风雨后,我在校园的林子里捡到一只小白头翁。”

  须怜半死白头翁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须怜半死白头翁全诗作者是谁?须怜半死白头翁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须怜半死白头翁全诗作者是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