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4:59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
晓落西山纵復横
唐代诗人 宋之问的《明河篇》。
全诗原文:
八月凉风天气晶,万里无云河汉明。
昏见南楼清且浅,晓落西山纵復横。
洛阳城阙天中起,长河夜夜千门裏。
复道连甍共蔽亏,画堂琼户特相宜。
云母帐前初泛滥,水精帘外转逶迤。
倬彼昭回如练白,復出东城接南陌。
南陌征人去不归,谁家今夜捣寒衣。
鸳鸯机上疎萤度,乌鹊桥边一雁飞。
雁飞萤度愁难歇,坐见明河渐微没。
已能舒卷任浮云,不惜光辉让流月。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
更将织女支机石,还访成都卖卜人。
昏【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呼昆切,音閽。《說文》日冥也。从日、氐省。氐者,下也。一曰民聲。《爾雅·釋詁》昏,代也。《註》代,明也。《疏》日入後二刻半爲昏,昏來則明往,故云代明。《釋名》昏,損也,陽精損減也。《周禮·秋官·司寤氏註》日入三刻爲昏,不盡三刻爲明。《淮南子·天文訓》日至虞淵,是謂黃昏。至於蒙谷,是謂定昏。
又《詩·邶風》宴爾新昏。《儀禮·士昏禮註》士娶妻之禮,以昏爲期,因而名焉。必以昏者,陽往而隂來,日入三商爲昏。
又《左傳·昭二十五年》昏媾、姻亞。《註》妻父曰昏,重昏爲媾,婚父曰姻,兩婿相謂曰亞。
又《書·益稷》下民昏墊。《傳》昏瞀墊溺。
又《書·盤庚》不昏作勞。《傳》昏,彊也。
又《書·牧誓》昏棄厥肆祀弗答。《傳》昏,亂也。《疏》昏閽於事必亂,故昏爲亂也。
又《左傳·昭十九年》札瘥夭昏。《註》未名曰昏。《疏》子生三月父名之。未名之曰昏,謂未三月而死也。
又《集韻》呼困切,音。暗也。亦姓。
又《韻補》叶許云切。《曹大家ɡū·東征賦》悵容與而久住兮,忘日夕而將昏。到長垣之境界,察農野之居民。
又叶許懸切。《馬融·廣成頌》子野聽聳,離朱目眩。隷首策亂,陳子籌昏。
見【酉集上】【見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廣韻》古甸切《集韻》《類篇》《韻會》《正韻》經電切,堅去聲。《說文》視也。从目从儿。《易·乾卦》飛龍在天,利見大人。《疏》德被天下,爲萬物所瞻覩。《書·立政》灼見三有俊心。《禮·王制》問百年者就見之。《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賔禮親邦國,春見曰朝,夏見曰宗,秋見曰覲,冬見曰遇,時見曰會,殷見曰同。《註》此六禮者,以諸侯見王爲義。《史記·五帝紀》舜擇吉月日,見四嶽、諸牧、班瑞。《前漢·東方朔傳》未得省見。《註》言不爲所拔識也。
又《通鑑》漢武帝元光五年,張湯、趙禹定律令,務在深文,作見知法。詳矢部知字註。
又姓。出《姓苑》。
又《唐韻》胡甸切《集韻》《韻會》《正韻》形甸切,賢去聲。《廣韻》露也。《易·乾卦》見龍在田。《疏》陽氣發見,故曰見龍。《儀禮·士相見禮》某也,願見無由達。《註》凡于尊曰見,敵而曰見,謙敬之辭也。《史記·淮隂侯傳》情見勢屈。《師古曰》見,顯露也。
又薦達也。《左傳·昭二十年》齊豹見宗魯於公孟。《註》見,薦達也。謂爲之紹介,猶論語云:從者見之也。
又見在也。《史記·項羽紀》軍無見糧。《註》無見在之糧。《前漢·高五王傳》文帝封悼惠王子列侯見在者六人爲王。《集韻》俗作現。
又《集韻》日朝也。《詩·小雅》見睍曰消。《箋》韓詩作曣,云:見,日出也。
又《集韻》居莧切,音襇。棺衣也。《禮·雜記》實見閒,而後折入。《疏》一解云:鄭合見閒二字共爲覸,苦辯反。《集韻》或作梘。
又雜也。《禮·祭義》建設朝事,燔燎羶薌,見以蕭光。《註》見當爲覸,音閒厠之閒。孔穎達云:覵,謂雜也。
⒈ 在南面的楼。 南朝 宋 谢灵运 有《南楼中望所迟客》诗。
引闻人倓 注:“灵运 《游名山志》:‘ 始寧 又北转一汀,七里,直指舍下园南门楼,自南楼百许步对 横山。’”
唐 杜甫 《登兖州城楼》诗:“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
宋 陆游 《蝶恋花·离小益作》词:“千里斜阳鐘欲暝,凭高望断南楼信。”
⒉ 古楼名。在 湖北省 鄂城县 南。又名 玩月楼。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庾太尉(庾亮 )在 武昌,秋夜气佳景清,使吏 殷浩、王胡之 之徒登 南楼 理咏。”
唐 李白 《陪宋中丞武昌夜饮怀古》诗:“清景南楼 夜,风流在 武昌。”
按 晋 武昌县,为 武昌 郡治,即今 鄂城县。唐 武昌县 属 鄂州 江夏郡,即今 武汉市 武昌。李白 所咏 南楼,实际上不是 庾亮 等所登的 南楼。宋 苏轼 《九日次韵王巩》:“闻道郎君闭东阁,且容老子上 南楼。”
⒊ 古楼名。在 湖北省 武汉市 武昌 黄鹤山 顶。一名 白云楼,又名 岑楼。清 乾隆 中毁, 毕沅 重修之。 宋 陆游 《入蜀记》:“二十七日,郡集於 南楼,在 仪门 之南 石城 上,一曰 黄鹤山。制度閎伟,登望尤胜。
引鄂州楼观为多,而此独得江山之要会, 山谷 所谓‘ 江 东 湖 北行画图, 鄂州 南楼天下无’是也。”
⒋ 古楼名。在 湖南 潭州 (今 长沙市 )。
引唐 杜甫 《舟中夜雪有怀卢十四侍御弟》诗:“暗度 南楼 月,寒深 北渚 云。”
仇兆鳌 注:“邵 注谓 南楼 在 武昌。顾 注谓 南楼 在 岳阳。庐 注据 柳子厚 《长沙驛前南楼感旧》诗为证,是 南楼 即在 潭州。”
⒌ 古楼名。在 湖北省 江陵县 东南。 唐 张九龄 尝登此楼赋诗。 宋 张栻 重修,改名 曲江楼。
引宋 朱熹 《江陵府曲江楼记》:“敬夫 一日与客往而登焉……於是顾而嘆曰:‘此亦 曲江公 所谓 江陵郡 城 南楼 者邪!’”
⒍ 古楼名。在 广西省 宜山县 南,有 宋 黄庭坚 所书《范滂传》刻石。 宋 嘉熙 中毁去。参阅《明一统志》及《庆远府志》。
⒎ 古楼名。在 云南省 昆明市 南。 明 西平侯 沐英 驻节此处,题曰“南楼 望远”, 刘有年 有记。
圊【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七情切《集韻》親盈切,音淸。《說文》厠淸也。《徐鍇曰》厠古謂之淸者,言汚穢常當淸除也。《博雅》圂厠也。《釋名》雜也,言人雜厠其上也。
又《集韻》倉經切,音靑。義同。
且【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廣韻》《集韻》《韻會》淺野切《正韻》七野切,音跙。借曰之辭。《論語》且予之類是也。
又未定之辭。《禮·檀弓》曾子曰:祖者,且也。且胡爲其不可以反宿。
又又也。《詩·小雅》君子有酒,多且旨。
又此也。《詩·周頌》匪且有且。《傳》非獨此處有此稼穡之事也。
又姑且也。《詩·唐風》且以喜樂。
又將也。《史記·項羽紀》范增謂項莊曰:若屬且爲所鹵。
又苟且也。《莊子·庚桑楚》老子語南榮趎曰:與物且者,其身不容,焉能容人。《註》且者,姑與物爲雷同,而志不在也。
又姓。宋且謹修,明且。俗誤讀苴。
又通作俎。薦牲具。祭祀燕饗用之。
又《集韻》《韻會》《正韻》子余切,音疽。《說文》薦也。
又同趄。行不進也。《易·夬卦》其行次且。別作趦趄。
又多貌。《詩·大雅》籩豆有且。
又蝍蛆亦曰卽且。《史記·龜筴傳》騰蛇之神,而殆於卽且。
又《爾雅·釋天》六月爲且。《郭註》闕詁。或云:一作焦月。六月盛熱,故曰焦。
又巴且,見《司馬相如賦》。《史記》作猼且,卽巴焦。
又語餘聲。《詩·鄭風》士曰旣且。《朱傳》音疽。語辭,與乃見狂且,其樂只且,匪我思且,椒聊且,曰父母且,諸且字皆語餘聲。
又《集韻》《韻會》《正韻》叢租切。與徂同,往也。
又《韻會》七序切,徐去聲。恭敬貌。《詩·周頌》有萋有且。《正字通》《說文》且从几,足有二橫。一,地也。象藉於地形。音阻。阻詛諧且爲聲,餘義皆假借。孫愐譌用子余切。《韻會》馬韻且引《說文》義同俎,譌轉魚韻,爲孫切所蔽,音同疽,音義相矛盾。
又俎本作且,且字借義旣廣,故別加半肉作俎以別之。
淺【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正韻》七衍切《集韻》《韻會》此演切,千上聲。《說文》水不深也。《詩·邶風》就其淺矣。
又《荀子·修身篇》少聞曰淺。
又虎皮也。《詩·大雅》鞹鞃淺幭。《傳》淺,虎皮淺毛也。
又凡獸之淺毛者,皆曰淺。《周禮·春官》巾車鹿淺。《註》以夏鹿皮爲覆笭。《疏》夏時鹿毛新生爲淺毛,故云。
又《廣韻》則前切《集韻》將先切,音箋。與濺同。淺淺,水疾流貌。《楚辭·九歌》石瀨兮淺淺。
又《集韻》在演切,音踐。《古文尚書堯典》寅淺納日。馬融讀。今作餞。
又則旰切,音贊。與灒同。汙灑也。
又子賤切,音箭。與濺同。水激也。《儀禮·士虞禮註》槃以盛棄水,爲淺汙人也。
又與翦通。《儀禮·士喪禮》用疏布緇翦。《註》翦,淺也。
昏见南楼清且浅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昏见南楼清且浅全诗作者是谁?昏见南楼清且浅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昏见南楼清且浅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