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11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平仄
可怜濯濯春杨柳
唐代诗人 乔知之的《折杨柳》。
全诗原文:
可怜濯濯春杨柳,攀折将来就纤手。
妾容与此同盛衰,何必君恩能独久。
⒈拉折;折取。
引南朝 梁简文帝 《折杨柳》诗:“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曲中无别意,并为久相思。”
唐孟浩然《早梅》诗:“少妇争攀折,将归插镜臺。”
明吴承恩《贺阎障词》:“寳树摩云,珠袍挹露,早向九霄攀折。”
瞿秋白 《<选集>序言》:“玩赏、攀折这花,摘食这果实。”
⒈ 欲来;打算来。
引《左传·昭公三年》:“我欲得 齐,而远其宠,宠将来乎?”
⒉ 未来。
引《汉书·匈奴传下》:“消往昔之恩,开将来之隙。”
宋 陈亮 《书<文中子>附录后》:“得其理足以知百世之变,明其数足以计将来之事。”
鲁迅《热风·随感录五十七》:“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将来是子孙的时代。”
⒊ 带来;拿来。
引《太平广记》卷三七八引 南朝 宋 刘义庆 《幽明录·陈良》:“向下土有一人,姓 陈 名 良,游魂而已,未有统摄,是以将来。”
唐牛僧孺《玄怪录·崔书生》:“无行 崔郎,何必将来?”
《金瓶梅词话》第七二回:“温秀才 道:‘帖在那里,将来学生写。’”
《警世通言·吕大郎还金完骨肉》:“他不捨得喫,将来恭敬两位小官人。”
⒋ 下来;起来。
引《金瓶梅词话》第八六回:“他家大娘子分付将来,不教闲杂人来看。”
《四游记·锺离合破白虎阵》:“众兵围合将来,把 令婆 等困在垓心。”
就【寅集上】【尢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疾僦切,音鷲。《說文》就,高也。从京,从尤。《徐曰》尤,異也。尤高人所就之處,語曰:就之如日。會意。《廣韻》成也,迎也。《詩·邶風》就其深矣,方之舟之。《周頌》日就月將,學有緝熙于光明。
又卽也。《齊語》聖王之處士也,使就閒燕,處工就官府,處商就市井,處農就田野。
又《增韻》從也。《禮·檀弓》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
又帀也。《禮·禮器》大路繁纓一就。《註》五采一帀曰就。
又能也。《左傳·哀十一年》郊之戰,季孫曰:須也弱。有子曰:就用命焉。《註》雖少年,能用命也。
又終也。《郭璞曰》凡事物成就亦終也。
又姓。《後漢書》菟賴氏,改爲就氏。
⒈ 亦作“纎手”。女子柔细的手。
引汉昭帝 《淋池歌》:“秋素景兮泛洪波,挥纤手兮折芰荷。”
晋陆机《拟西北有高楼》诗:“佳人抚琴瑟,纤手清且闲。”
南朝 陈徐陵《<玉台新咏>序》:“楚王 宫内,无不推其细腰; 魏国 佳人,俱言讶其纤手。”
宋张孝祥《丑奴儿》词:“年时节,纤手同携。”
清 孙枝蔚 《古别离》诗:“吴 越 有佳人,文綾出纤手。”
攀折将来就纤手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攀折将来就纤手全诗作者是谁?攀折将来就纤手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攀折将来就纤手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