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1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富贵婚姻古无有
唐代诗人 张说的《安乐郡主花烛行》。
全诗原文:
青宫朱邸翊皇闱,玉叶琼蕤发紫微。
姬姜本来舅甥国,卜筮俱道凤皇飞。
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
鸾车凤传王子来,龙楼月殿天孙出。
平臺火树连上阳,紫炬红轮十二行。
丹炉飞铁驰炎焰,炎霞烁电吐明光。
绿軿绀幰纷如雾,节鼓清笳前启路。
城隅靡靡稍东还,桥上鳞鳞转南渡。
五方观者聚中京,四合尘烟涨洛城。
商女香车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
百壶渌酒千斤肉,大道连延障锦轴。
先祝圣人寿万年,復祷宜家承百禄。
珊瑚刻盘青玉尊,因之假道入梁园。
梁园山竹凝云汉,仰望高楼在天半。
翠幕兰堂苏合熏,珠帘挂户水波纹。
别起芙蓉织成帐,金镂鸳鸯两相向。
罽茵饰地承琱履,花烛分阶移锦帐。
织女西垂隐烛臺,双童连缕合欢杯。
蔼蔼绮庭嫔从列,娥娥红粉扇中开。
黄金两印双花绶,富贵婚姻古无有。
清歌棠棣美王姬,流化邦人正夫妇。
⒈ 指铜。
引《书·舜典》“金作赎刑” 孔 传:“金,黄金。”
孔颖达 疏:“此传黄金,《吕刑》黄铁,皆是今之铜也。”
⒉ 金属名。赤黄色,质柔软,延展性大。为贵重金属,多用来制造货币、装饰品等。
引《易·噬嗑》:“六五:噬乾肉,得黄金。”
高亨 注:“噬乾肉得黄金,盖有人置黄金粒于乾肉之中,以谋害食者,食者以齿嚼之,而发现黄金粒也。”
《史记·平準书》:“金有三等,黄金为上,白金为中,赤金为下。”
裴駰 集解引《汉书音义》:“白金,银也。赤金, 丹阳 铜也。”
唐 杜甫 《望牛头寺》诗:“传灯无白日,布地有黄金。”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弥陀经》:极乐国土有七宝莲池,池底以金沙布地。”
《儿女英雄传》第九回:“如本地用,有现成的县城里字号票子;远路用,有现成的黄金,带着岂不简便些?”
⒊ 泛指钱财。
引唐 高适 《邯郸少年行》:“君不见今人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⒋ 道教仙药名。
引晋葛洪《抱朴子·仙药》:“仙药之上者丹砂,次则黄金,次则白银,次则诸芝。”
⒌ 比喻金黄色的东西。
引唐 罗隐 《皇陂》诗:“垂杨风轻弄翠带,鲤鱼日暖跳黄金。”
前蜀 尹鹗 《金浮图》词:“压红茵,凤舞黄金翅。”
宋 苏轼 《九日寻臻闍黎遂泛小舟至勤师院》诗之一:“试碾露芽烹白雪,休拈霜蕊嚼黄金。”
⒍ 石名。
引《淮南子·墬形训》:“黄埃五百岁生黄澒,黄澒五百岁生黄金,黄金千岁生黄龙。”
高诱 注:“石名也。”
⒎ 比喻功名事业。
引清 龚自珍 《梦中作四截句》之二:“黄金华髮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⒏ 比喻宝贵。
引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五章:“秋天,又一个秋天--庄户人家的黄金季节来到了。”
亦喻尊贵的身体。 清 李渔 《风筝误·诧美》:“也亏我屈黄金先陪膝头,请宽衣,莫怕羞。”
兩【子集下】【入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㒳《唐韻》《正韻》良獎切《集韻》《韻會》里養切,良上聲。《說文》再也。《易·繫辭》兼三才而兩之。
又《玉篇》匹耦也。《周禮·天官·大宰之職》以九兩繫邦國之民。《註》兩猶耦也,所以協耦萬民,聯繫不散,有九事也。
又《韻會》匹也。《左傳·閔二年》重錦三十兩。《註》三十匹也。
又車數曰兩。《後漢·吳祐傳》載之兼兩。《註》車有兩輪,故稱兩。
又《玉篇》二十四銖爲兩。
又《雞林類事》四十曰麻兩。
又《史記·平準書》更鑄四銖錢,其文爲半兩。
又《南史·齊和帝紀》百姓及朝士皆以方帛塡胸,名曰假兩。
又《唐韻》《集韻》《韻會》力讓切《正韻》力仗切,良去聲《詩·召南》百兩御之。
印【子集下】【卩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唐韻》於刃切《集韻》《韻會》伊刃切《正韻》衣刃切,因去聲。《說文》執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會意。《廣韻》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增韻》刻文合信也。《前漢·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銀印,二百石以上皆銅印。《註》師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
又姓。《廣韻》左傳,鄭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爲氏。
双【子集下】【又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2画
《韻會》雙,俗作双,非。(雙)《唐韻》所江切《集韻》《韻會》疎江切,音䉶。《說文》隹二枚也。从雔,又持之。《後漢·王喬傳》有雙鳧,從東南飛來。
又《玉篇》兩也。《儀禮·聘禮》凡獻執一雙。
又《玉篇》偶也。《詩·齊風》冠綏雙止。《箋》五人爲奇,而襄公往從而雙之。
又獸名。《山海經》南海之外,赤水之西,流沙之東,有三靑獸相幷,名雙雙。《註》郭璞曰:言體合爲一也。公羊傳所云雙雙而俱至者,蓋謂此也。吳任臣云:獸經曰:文文善呼,雙雙善行。駢志云:雙雙合體,蛩蛩假足。麟書曰:雙雙俱來,孟極是覆。
又鳥名。《公羊傳·宣五年》其諸爲其雙雙而俱至者與。《疏》舊說云:雙雙之鳥,一身二首尾,有雌雄,隨便而偶,常不離散,故以喩焉。○按公羊傳疏與山海經註異。
又《正字通》溫庭筠詩:招客先開四十雙。王弇州註云:雙,五畝也。四十雙,二百畝也。或曰唐書南詔傳:官給田,四雙爲二百畝。
又雲南雜志:俗耕田,三人使二牛,前牽,中壓,後驅,犂一曰爲一雙。
又陶九成輟耕錄,謂一雙爲四畝,佛地以二畝爲一雙,蓋各從其方俗而名之,非有成數也。
又姓。《正字通》南北朝孝子雙泰貞。
又《集韻》朔降切,音淙。偶也。
又叶所終反。《謝惠連·七夕詩》弄杼不成藻,聳轡騖前蹤。昔離秋已兩,今聚夕無雙。
花【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綬【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音受。《說文》綬韍,維也。《玉篇》綬,組也,綸紱也。《急就篇註》綬,受也,所以承受印環也。亦謂之璲。《後漢·輿服志》韍佩旣廢,秦乃以采組,連結於璲,光明章表,轉相結受,故謂之綬。《漢官儀》綬,長一尺二寸,法十二月,廣三尺,法天地人也。
又《周禮·天官》幕人掌帷幕幄帟綬之事。《註》綬,組綬,所以繫帷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正韻》承呪切,音授。義同。
黄金两印双花绶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黄金两印双花绶全诗作者是谁?黄金两印双花绶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黄金两印双花绶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