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35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丹凤朱城白日暮
唐代诗人 骆宾王的《帝京篇》。
全诗原文:
山河千里国,城阙九重门。
不覩皇居壮,安知天子尊。
皇居帝里崤函谷,鹑野龙山侯甸服。
五纬连影集星躔,八水分流横地轴。
秦塞重关一百二,汉家离宫三十六。
桂殿嵚岑对玉楼,椒房窈窕连金屋。
三条九陌丽城隈,万户千门平旦开。
复道斜通鳷鹊观,交衢直指凤皇臺。
剑履南宫入,簪缨北阙来。
声名冠寰宇,文物象昭回。
钩陈肃兰戺,璧沼浮槐市。
铜羽应风回,金茎承露起。
校文天禄阁,习战昆明水。
朱邸抗平臺,黄扉通戚里。
平臺戚里带崇墉,炊金馔玉待鸣钟。
小堂绮帐三千户,大道青楼十二重。
宝盖雕鞍金络马,兰窗绣柱玉盘龙。
绣柱璇题粉壁映,锵金鸣玉王侯盛。
王侯贵人多近臣,朝游北里暮南邻。
陆贾分金将讌喜,陈遵投辖正留宾。
赵李经过密,萧朱交结亲。
丹凤朱城白日暮,青牛绀幰红尘度。
侠客珠弹垂杨道,倡妇银钩采桑路。
倡家桃李自芳菲,京华游侠盛轻肥。
延年女弟双凤入,罗敷使君千骑归。
同心结缕带,连理织成衣。
春朝桂尊尊百味,秋夜兰灯灯九微。
翠幌珠帘不独映,清歌宝瑟自相依。
且论三万六千是,宁知四十九年非。
古来荣利若浮云,人生倚伏信难分。
始见田窦相移夺,俄闻衞霍有功勋。
未厌金陵气,先开石椁文。
朱门无復张公子,灞亭谁畏李将军。
相顾百龄皆有待,居然万化咸应改。
桂枝芳气已销亡,柏梁高宴今何在?春去春来苦自驰,争名争利徒尔为。
久留郎署终难遇,空扫相门谁见知。
当时一旦擅豪华,自言千载长骄奢。
倏忽抟风生羽翼,须臾失浪委泥沙。
黄雀徒巢桂,青门遂种瓜。
黄金销铄素丝变,一贵一贱交情见。
红颜宿昔白头新,脱粟布衣轻故人。
故人有湮沦,新知无意气。
灰死韩安国,罗伤翟廷尉。
已矣哉,归去来。
马卿辞蜀多文藻,扬雄仕汉乏良媒。
三冬自矜诚足用,十年不调几邅回。
汲黯薪逾积,孙弘阁未开。
谁惜长沙傅,独负洛阳才。
⒈ 黑毛的牛。
引南朝 梁简文帝 《乌栖曲》之三:“青牛丹轂七香车,可怜今夜宿倡家。”
唐卢照邻《长安古意》诗:“长安 大道连狭斜,青牛白马七香车。”
鲁迅 《故事新编·出关》:“但先给我的那匹青牛刷一下,鞍鞯晒一下。我明天一早就要骑的。”
⒉ 指土牛。旧时习俗,立春塑土牛用以劝耕。又称“春牛”。参见“打春”。
引《隋书·礼仪志二》:“立春前五日,於州大门外之东,造青土牛两头,耕夫犁具。立春,有司迎春於东郊,竖青幡於青牛之傍焉。”
⒊ 后因以“青牛”为神仙道士之坐骑。
引《史记·老子韩非列传》“於是 老子 廼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终” 司马贞 索隐引 汉 刘向 《列仙传》:“老子 西游, 关 令 尹喜 望见有紫气浮 关,而 老子 果乘青牛而过也。”
《旧唐书·文苑传中·贺知章》:“故 越州千秋观道士 贺知章 ……以暮齿辞禄,再见款诚,愿追二老之踪,克遂 四明 之客。允叶初志,脱落朝衣,驾青牛而不还,狎白衣而长往。”
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二折:“説杀你驾青牛,乘赤鲤,驂白鹿,骑黄鹤,怎如俺这宝马雕鞍最好。”
⒋ 老子 的代称。
引明 李贽 《答周二鲁书》:“此儒者之用,所以竟为 蒙庄 所排, 青牛 所訶,而以为不如良贾也。”
⒌ 旧时谓三煞神之一。
引宋 高承 《事物纪原·吉凶典制·撒豆穀》:“汉 世 京房 之女,适 翼奉 子, 奉 择日迎之, 房 以其日不吉,以三煞在门故也。三煞者,谓青羊、乌鸡、青牛之神也。凡是三者在门,新人不得入。”
⒍ 千年木精所变之牛。
引《太平御览》卷九百引《嵩高记》:“山有大松,或千岁,其精变为青牛。”
⒈ 天青色车幔。亦指张绀幰的车驾。
引《隋书·礼仪志五》:“犊车……五品已上,紺幰碧里,皆白铜装。”
宋王安石《送郓州知府宋谏议》诗:“班春回紺幰,问俗卷彤襜。”
明高启《送陈少府赴嘉定》诗:“雨歇桑阴路,争迎紺幰车。”
⒈ 车马扬起的飞尘。
引汉 班固 《西都赋》:“红尘四合,烟云相连。”
唐 杜牧 《过华清宫》诗之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宋 秦观 《金明池》词:“纵宝马嘶风,红尘拂面,也只寻芳归去。”
清 王端履 《重论文斋笔录》卷三:“十丈红尘飞紫陌,掩关閒煞踏青屐。”
郁达夫《浙东景物纪略·方岩纪静》:“不施椽瓦,而风雨莫及;冬暖夏凉,而红尘不到。”
⒉ 指繁华之地。
引南朝 陈徐陵《洛阳道》诗之一:“缘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
唐 王建 《从军后寄山中友人》诗:“夜半听鷄梳白髮,天明走马入红尘。”
清 孙枝蔚 《春城曲》:“素纱软屏看不得,但云门外红尘好。”
⒊ 佛教、道教等称人世为“红尘”。
引明 贾仲名 《金安寿》第四折:“你如今上丹霄,赴絳闕,步瑶臺,比红尘中别是一重境界。”
《红楼梦》第一一七回:“宝玉 本来颖悟,又经点化,早把红尘看破。”
郁达夫 《自述》诗之二:“前身纵不是如来,謫下红尘也可哀。”
度【寅集下】【广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㡯《唐韻》《集韻》《韻會》徒故仍。《正韻》獨故切,音渡。《說文》法制也。从又,省聲。《徐曰》又,手也。布指知尺,舒肱知尋,故从手。《書·舜典》同律度量衡。《傳》度,丈尺也。《前漢·律歷志》度者,分寸尺丈引也,所以度長短也。本起於黃鐘之長,以子穀秬黍中者,一黍之廣,度之九十分,黃鐘之長,一爲一分,十分爲寸,十寸爲尺,十尺爲丈,十丈爲引,而五度審矣。
又躔度。《書·堯典疏》周天三百六十五度,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禮·樂記》百度得數而有常。《註》百度,百刻也。言日月晝夜不失正也。
又殳也。《周禮·地官·司市》胥執鞭度。《註》度,殳也。《疏》因刻丈尺,則爲度。
又法度。《易·節卦》節以制度。《禮·仲尼燕居》制度在禮。
又度量。《前漢·高帝紀》常有大度。
又風度。《唐書·張九齡傳》風度能若九齡乎。
又初度。《屈原·離騷》皇覽揆予於初度。《註》初生年時也。
又姓。《廣韻》出後漢荆州刺史度尚。
又縣度,山名。《前漢·西域傳》縣度,石山也。谿谷不通,以繩相引而度。
又古度,樹名。《左思·吳都賦》松梓古度。
又《玉篇》與渡通。過也。《前漢·賈誼傳》猶度江河亡維楫。
又《廣韻》徒落切,音鐸。《爾雅·釋詁》謀也。《詩·小雅》周爰咨度。《左傳·襄四年》咨親爲詢,咨禮爲度。
又《諡法》心能制義曰度。
又投土於版也。《詩·大雅》度之薨薨。《箋》度,猶投也。
又度支,官名。《唐書·百官志》度支掌天下租賦物產豐約之宜,水陸道途之利,歲計所出,而支調之。
青牛绀幰红尘度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青牛绀幰红尘度全诗作者是谁?青牛绀幰红尘度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青牛绀幰红尘度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