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40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
徒生僊实凤不游
唐代诗人 宋之问的《绿竹引》。
全诗原文:
青溪绿潭潭水侧,修竹婵娟同一色。
徒生僊实凤不游,老死空山人讵识。
妙年秉愿逃俗纷,归卧嵩丘弄白云。
含情傲睨慰心目,何可一日无此君。
⒈ 年老而死。
引《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唐韩愈《复志赋》:“甘潜伏以老死兮,不显著其名誉。”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上:“终年碌碌,至於老死,竟不知成就了个甚么,可哀也已!”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一》:“中国 的人,大抵在如此空气里成功,在如此空气里萎缩腐败,以至老死。”
⒉ 犹言到老至死。
引《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九回:“他祖父是个翰林,只放过两回副主考,老死没有开坊,所以穷的了不得。”
⒈ 幽深少人的山林。
引唐韦应物《寄全椒山中道士》诗:“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明李攀龙》诗:“杳,空山剑气深。”
李大钊《警告全国父老书》:“空山已无歌哭之地,天涯不容漂泊之人。”
人【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2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如鄰切《集韻》《韻會》《正韻》而鄰切,音仁。《說文》天地之性最貴者也。《釋名》人,仁也,仁生物也。《禮·禮運》人者,天地之德,隂陽之交,鬼神之會,五行之秀氣也。
又一人,君也。《書·呂》一人有慶,兆民賴之。
又予一人,天子自稱也。《湯誥》嗟爾萬方有衆,明聽予一人誥。
又二人,父母也。《詩·小雅》明發不寐,有懷二人。
又左人,中人,翟國二邑。
又官名。《周禮》有庖人,亨人,漿人,凌人之類。
又楓人,老楓所化,見《朝野僉載》。
又蒲人,艾人,見《歲時記》。
又姓。明人傑。
又左人,聞人,俱複姓。
又《韻補》叶如延切,音然。《劉向·列女頌》望色請罪,桓公嘉焉。厥後治內,立爲夫人。
詎【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其呂切《集韻》《韻會》《正韻》臼許切,音巨。《說文》詎,猶豈也。《莊子·大宗師》庸詎知吾所謂天之非人乎。《後漢·光武紀》天下詎可知而閉長者乎。《宋書·沈約自序》若馳一介,四方詎不響應。
又《玉篇》止也,至也,格也。
又通作巨。《前漢·高帝紀》沛公不先破關中兵,公巨能入乎。《師古註》巨,讀曰詎,猶豈也。
又《廣韻》《集韻》《韻會》其據切,巨去聲。義同。
又《字林》未知詞也。《正字通》《讀書通》詎通作渠、鉅、遽,非。
識【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9画,部外筆画:12画
〔古文〕《唐韻》賞職切《集韻》《韻會》設職切,音式。《說文》常也。一曰知也。《長箋》訓常無意義。《玉篇》識,認也。《增韻》能別識也。
又見識也。《詩·大雅》不識不知,順帝之則。《左傳·襄二十九年》吳公子札聘于鄭,見子產如舊相識。《老子·道德經》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莊子·繕性篇》道固不小行,德固不小識。《揚子·法言》多聞見而識乎正道者,至識也。多聞見而識乎邪道者,迷識也。
又草名。《大戴禮·夏小正》三月采識。識,草也。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識利州屬高麗降戸州。
又姓。見《姓纂》。
又《廣韻》《集韻》《韻會》職吏切,音志。與誌同。記也。《易·大畜》君子以多識前言往行,以畜其德。《書·益稷》書用識哉。《論語》女以予爲多學而識之者與。
又《韻會》器之款鏤爲識。《史記·孝武紀》鼎文鏤無款識。《註》韋昭曰:款,刻也。師古曰:識,記也。楊愼曰:三代鐘鼎文,隱起而凸曰款,以象陽,中陷而凹曰識,以象隂。
又《韻會》通作志。《周禮·春官》保章氏掌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變動。《鄭註》志,古文識字,記也。
又《讀書通》通作幟。《後漢·虞詡傳》以采綖縫賊裾爲幟。《註》幟,記也。
又《集韻》《韻會》式吏切,音試。義同。
又《韻會》表識,謂有所標表,令異日可識知也。《左傳·宣十二年杜註》楚以茅爲旌識,謂以旌旗爲表也。《前漢·劉向傳》不可不識也。《師古註》墓須表識。俱音試。
又《集韻》《類篇》昌志切,音熾。義同。
又《釋名》識,幟也。有章幟可按視也。《前漢·王莽傳》旌旗表識。《師古註》識讀與幟同。
又叶式列切,音刷。《崔駰·達旨》傳序歷數,三代興滅。大庭尚矣,赫胥罔識。
又叶施灼切,音爍。《蘇軾·毛長官詩》宦遊逢此歲年惡,飛蝗來時半天黑。羨君封境稻如雲,蝗自識人人不識。《集韻》或書作。
老死空山人讵识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老死空山人讵识全诗作者是谁?老死空山人讵识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老死空山人讵识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