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41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双童连缕合欢杯
唐代诗人 张说的《安乐郡主花烛行》。
全诗原文:
青宫朱邸翊皇闱,玉叶琼蕤发紫微。
姬姜本来舅甥国,卜筮俱道凤皇飞。
星昴殷冬献吉日,夭桃秾李遥相匹。
鸾车凤传王子来,龙楼月殿天孙出。
平臺火树连上阳,紫炬红轮十二行。
丹炉飞铁驰炎焰,炎霞烁电吐明光。
绿軿绀幰纷如雾,节鼓清笳前启路。
城隅靡靡稍东还,桥上鳞鳞转南渡。
五方观者聚中京,四合尘烟涨洛城。
商女香车珠结网,天人宝马玉繁缨。
百壶渌酒千斤肉,大道连延障锦轴。
先祝圣人寿万年,復祷宜家承百禄。
珊瑚刻盘青玉尊,因之假道入梁园。
梁园山竹凝云汉,仰望高楼在天半。
翠幕兰堂苏合熏,珠帘挂户水波纹。
别起芙蓉织成帐,金镂鸳鸯两相向。
罽茵饰地承琱履,花烛分阶移锦帐。
织女西垂隐烛臺,双童连缕合欢杯。
蔼蔼绮庭嫔从列,娥娥红粉扇中开。
黄金两印双花绶,富贵婚姻古无有。
清歌棠棣美王姬,流化邦人正夫妇。
⒈ 即织女星。织女与其附近两个四等星,成一正三角形,合称织女三星。参见“织女星”。
引《诗·小雅·大东》:“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
《史记·天官书》:“婺女,其北织女。织女,天女孙也。”
张守节 正义:“织女三星,在河北天纪东,天女也,主果蓏丝帛珍寳。”
后衍化为神话人物。 《淮南子·俶真训》:“若夫真人,则动溶于至虚,而游于灭亡之野……臣雷公、役 夸父 、妾宓妃,妻 织女,天地之间何足以留其志!”
汉 班固 《西都赋》:“临乎 昆明 之池,左 牵牛 而右织女。”
《岁华纪丽》卷三引 汉 应劭 《风俗通》佚文:“织女 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
《月令广义·七月令》引 南朝 梁 殷芸 《小说》:“天河之东有 织女,天帝之子也。年年机杼劳役,织成云锦天衣,容貌不暇整。帝怜其独处,许嫁,嫁后遂废织絍。天帝怒,责令归河东,但使一年一度相会。”
后常用此典以咏夫妻暌隔,或借以表达男女相思、相爱之情。 三国 魏 曹丕 《燕歌行》之一:“牵牛 织女 遥相望,尔独何辜限河梁。”
唐杜甫牵牛织女》诗:“牵牛 出河西, 织女 处其东。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明 谢谠 《四喜记·》:“跨银河乌鹊桥填整,信 织女 牛郎 懽庆。”
郭沫若《星空·天上的街市》:“你看,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隔着河的 牛郎 织女,定能骑着牛儿来往。”
⒉ 织纴女工。
引《艺文类聚》卷六五引 晋 杨泉 《织机赋》:“织女扬翬,美乎如芒。”
南朝 宋鲍照《代堂上歌行》:“暉暉朱颜酡,纷纷织女梭。”
宋 蒨桃 《呈寇公》诗之一:“不知织女萤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洋布作画》:“宋 细 唐 麁辨入微,几劳织女弄梭机。”
⒈ 西面台阶上。
引《书·顾命》:“一人冕,执戣,立于东垂;一人冕,执瞿,立於西垂。”
孔 传:“戣、瞿,皆戟属。立於东西下之阶上。”
⒉ 亦作“西陲”。西面边疆。
引《史记·封禅书》:“秦襄公 既侯,居西垂。”
《晋书·庾亮传》:“吾忧西垂,过於 歷阳。”
唐 张说 《赠郭君神道碑》:“镇西陲,信国之藩屏;坐北落,亦王之爪牙。”
《明史·王效传》:“效 言行谨飭,用兵兼谋勇,威名著西陲。”
⒊ 向西面沉落。
引唐 张说 《安乐郡主花烛行》:“织女西垂隐烛臺,双童连缕合欢杯。”
唐 裴说 《棋》诗:“临轩才一局,寒日又西垂。”
隱【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唐韻》《正韻》於謹切《集韻》《韻會》倚謹切,音櫽。《爾雅·釋詁》隱,微也。《註》微謂逃藏也。《易·乾卦》龍德而隱者也。
又《禮·禮運》大道旣隱。《註》隱猶去也。
又《說文》蔽也。《玉篇》匿也。《論語》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禮·檀弓》事親有隱而無犯。《魯語》五而已,無有隱者,隱乃諱也。
又《廣韻》私也。《論語》吾無隱乎爾。《疏》孔子敎人無所隱惜。
又《玉篇》不見也。《易·繫辭》巽稱而隱。《註》稱揚命令,而百姓不知其由。《史記·韓安國傳》壷遂之深中隱厚。
又《禮·曲禮》不以隱疾。《註》隱疾,衣中之疾也。
又《史記·秦始皇紀》隱宮徒者,七十餘萬人。《註》宮,一百日隱於隂室養之,故曰隱宮。
又《史記·滑稽傳》齊威王之時喜隱。《前漢·藝文志》隱書十八篇。《註》《劉向·別錄》云:隱書者,疑其言以相問,對者以慮思之,可以無不喩。
又《禮·玉藻》隱辟而後屨。《註》隱辟,俛逡巡而退著屨也。
又《爾雅·釋言》隱,占也。《註》隱度。《疏》占者,視兆以知吉凶,必先隱度。《禮·少儀》軍旅思險,隱情以虞。《註》隱,意也,思也。《後漢·安帝紀》隱親悉心,勿取浮華。《註》皆隱審盡心,勿取浮華不實者。
又《揚子·方言》隱,定也。
又《玉篇》安也。
又痛也。《詩·邶風》如有隱憂。《傳》痛也。《禮·檀弓》拜稽顙,哀戚之至隱也。稽顙,隱之甚也。《孟子》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又》皆有怵惕惻隱之心。《前漢·韓安國傳》此仁人之所隱也。
又《左傳·昭二十五年》隱民皆取食焉。《註》隱約窮困。
又《定三年》君以弄馬之故,隱君身。《註》隱,憂約也。《荀子·儒效篇》隱隱兮其恐人之不當也。《註》隱隱,憂戚貌。
又《司馬相如·上林賦》湛湛隱隱。《註》隱隱,盛貌。
又《前漢·郊祀歌》休嘉砰隱溢四方。《註》砰隱,盛意。
又《左傳·襄二十三年》踰隱而待之。《註》隱,短牆也。
又《諡法》隱拂不成曰隱,不顯尸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
又姓。《吳志》有廷尉左監隱蕃。
又《爾雅·釋草》蒡,隱葱。《註》似蘇,有毛,江東呼爲隱葱,藏以爲葅。
又《廣韻》《集韻》於靳切,音檼。《廣韻》隈隱之貌。
又《孟子》隱几而臥。《註》隱,倚也。於靳反。
又《集韻》築也。《前漢·賈山傳》厚築其外,隱以金椎。
又《集韻》於刃切,駰去聲。《禮·檀弓》旣葬而封,廣輪揜坎,其高可隱也。《註》隱,據也。封可手據,謂高四尺所。《釋文》隱,於刃反。《集韻》俗作㥯隐。
烛【巳集中】【火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集韻》持中切,音蟲。旱灼也。本作爞。或省。通作蟲。《字彙》俗作燭字。非。(燭)《唐韻》之欲切《集韻》《韻會》朱欲切,音囑。《說文》庭燎火燭也。《廣韻》燈燭。《禮·曲禮》燭至起。《周禮·秋官·司烜氏》以共祭祀之明齍明燭。
又《玉篇》照也。《前漢·武帝紀》日月所燭,莫不率。
又《爾雅·釋天》四時和謂之玉燭。《註》道光照也。《梁書·文帝紀》太平玉燭,爾乃議之。
又《楚辭·天問》日出不到燭龍何燿。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燭星,狀如太白,其出也不行,見則滅,如星非星,如雲非雲,名曰歸邪。歸邪出,必有歸國者。漢元鳳四年,燭星見奎婁閒。
又南天燭,藥名。赤者名文燭。木而似草。故又名南燭草。
又石燭,一名水肥,一名石脂,一名石液。
又姓。《左傳·僖二十八年》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
又去聲。《前漢·武帝紀》見光集於雲壇,一夜三燭。《註》服虔曰:燭,音炷。師古讀如字。
又《唐韻正》音朱。《張衡·東京賦》德寓天覆,輝烈光燭,狹三王之趢趗,軼五帝之長驅。
又《唐韻正》後魏渴燭渾民,亦作可足渾民,又作可朱渾民。(燭)
臺【卷十二】【至部】
觀,四方而高者。从至从之,从高省。與室屋同意。徒哀切〖注〗、㙵,古文。䑓,俗字。
(臺)觀四方而高者也。釋名曰。觀、觀也。於上觀望也。觀不必四方。其四方獨出而高者、則謂之臺。大雅。經始靈臺。釋宮、毛傳曰。四方而高曰臺。傳意高而不四方者則謂之觀、謂之闕也。釋名。臺、持也。築土堅高能自勝持也。古臺讀同持。心曰靈臺。謂能持物。淮南子。其所居神者、臺以游大淸。注。臺、持也。又臺無所鑒、謂之狂生。注。臺、持也。此皆作臺自可通。或作古文握。古文握與臺形相似。从至。从高省。與室屋同意。按臺不必有屋。李巡注爾雅曰。臺上有屋謂之謝。然則無屋者謂之臺。築高而已。云與室屋同意者、室屋篆下皆云从至者所止也。是其意也。㞢聲。徒哀切。一部。
织女西垂隐烛臺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织女西垂隐烛臺全诗作者是谁?织女西垂隐烛臺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织女西垂隐烛臺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