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45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我后元符从此得
唐代诗人 张九龄的《奉和圣製龙池篇》。
全诗原文:
天启神龙生碧泉,泉水灵源浸迤延。
飞龙已向珠潭出,积水仍将银汉连。
岸傍花柳看胜画,浦上楼臺问是仙。
我后元符从此得,方为万岁寿图川。
方【卯集下】【方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
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又《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又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又《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又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又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又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又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又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又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又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又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又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又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又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又《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又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又《博雅》方,大也,正也。
又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又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又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又《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又《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又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又《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又《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爲【巳集中】【爪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唐韻》薳支切《集韻》于嬀切,音潙。《說文》母猴也。其爲禽好爪。爪母猴象也。下腹爲母猴形。王育曰:爪象形也。
又《爾雅·釋言》作,造,爲也。《書·益稷》予欲宣力四方汝爲。《洪範》有猷有爲有守。
又治也。《晉語》疾不可爲也。《註》爲,治也。
又使也。《魯語》其爲後世昭前之令聞也。《註》爲,猶使也。
又語詞。《前漢·武帝紀》何但亡匿幕北寒苦之地爲。
又姓。《廣韻》風俗通云:漢有南郡太守爲昆。《韻會》魯昭公子公爲之後。
又《廣韻》《集韻》《韻會》于僞切,音䧦。《廣韻》助也。《增韻》所以也,緣也,被也,護也,與也。《書·咸有一德》臣爲上爲德,爲下爲民。《釋文》爲上爲下之爲,于僞反。徐云:四爲字皆于僞反。
又《多士》惟我下民秉爲。《詩·大雅》福祿來爲。《箋》爲,猶助也。《釋文》于僞反,協句如字。
又叶吾何切,音莪。《詩·王風》有兔爰爰,雉離于羅。我生之初,尙無爲。我生之後,逢此百罹,尙寐無吪。
⒈ 万年;万代。
引《庄子·齐物论》:“参万岁而一成纯,万物尽然。”
《史记·田叔列传》:“故 范蠡 之去 越,辞不受官位,名传后世,万岁不忘,岂可及哉!”
唐 杜甫 《荆南兵马使太常卿赵公大食刀歌》:“万岁持之护天子,得君乱丝与君理。”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杜少陵诗》:“﹝ 少陵 ﹞似已预识二人之必传千秋万岁者。”
⒉ 祝颂之词。意为千秋万世,永远存在。
引《战国策·齐策四》:“﹝ 冯諼 ﹞驱而之 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券徧合,起矫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宋 苏轼 《九马图赞》:“牧者万岁,绘者惟 霸,甫 为作诵,伟哉九马。”
清 赵翼 《陔馀丛考·万岁》:“葢古人饮酒必上寿称庆曰万岁,其始上下通用为庆贺之词,犹俗所云万福万幸之类耳。因殿陛之间用之,后乃遂为至尊之专称,而民间口语相沿未改,故 唐 末犹有以为庆贺者,久之遂莫敢用也。”
《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我们的伟大的祖国万岁!”
⒊ 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专称。
引京剧《杨门女将》第三场:“快请万岁早临朝。”
⒋ 帝王死之讳称。
引《战国策·楚策一》:“﹝ 楚王 ﹞仰天而笑曰:‘乐矣,今日之游也。寡人万岁千秋之后,谁与乐此矣?’”
《史记·高祖本纪》:“吾虽都 关中,万岁后吾魂魄犹乐思 沛。”
唐 刘肃 《大唐新语·匡赞》:“安有陛下万岁之后, 魏王 持国执权,为天子而肯杀其爱子,传国晋王者乎?”
《金瓶梅词话》第一回:“夫人哭曰:‘陛下万岁后,妾母子何所托?’”
⒌ 汉 宫殿名。
引《三辅黄图·未央宫》:“又有殿阁三十有二,有 寿成、万岁 ……等殿。”
壽【丑集中】【士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唐韻》《集韻》承咒切,音綬。《說文》久也。凡年齒皆曰壽。《書·君奭》天壽平格。《詩·大雅》作召公考,天子萬壽。《左傳·僖三十二年》爾何知,中壽。《註》上壽百二十歲,中壽百歲,下壽八十。《董子繁露》壽者,酬也。壽有短長,由養有得失。《前漢·王吉傳》心有堯舜之志,則體有松喬之壽。
又以金帛贈人曰壽。《史記·刺客傳》嚴仲子奉。黃金百鎰,爲聶政母壽。
又星名。《爾雅·釋天》壽星,角亢也。《註》數起角亢,列宿之長,故曰壽。
又地名。平壽,衞下邑。《左傳·昭二十年》衞侯在平壽,壽州古淮南,春秋吳楚蔡之地,戰國倂于楚,考烈王遷此,曰郢都。靈壽,古中山邑。《史記·魏世家》樂羊拔中山,文侯封之靈壽。
又漢壽,亭名,在蜀嚴道。曹操以關羽爲漢壽亭侯。
又山名。《史記·五帝紀》舜作什器于壽山。
又壽山在福州侯官縣,產文石,可爲印章,五色具備,惟艾綠色者少。《宋·黃幹詩》石爲文多招斧鑿。
又水名。壽水,在太原壽陽縣,其源有二,一出要羅村,一出頡訖村,合流入于洞渦河。
又木名。靈壽木,可爲杖。《山海經》靈壽實華。《呂氏春秋》壽木之華。
又姓。吳王壽夢之後。
又常壽,複姓。
又《廣韻》殖酉切《集韻》《韻會》《正韻》是酉切,讎上聲。《詩·豳風》爲此春酒,以介眉壽。○按酒壽俱有韻,朱子作叶音,非。《正字通》受授皆有上去二音,諸韻書分載有宥二韻,壽字亦然,非壽讀若受,專屬上聲,讀若授,專屬去聲也。
圖【丑集上】【囗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同都切,音徒。《說文》計畫難也。从囗啚。啚,難意也。《徐鍇曰》圖畫必先規畫之也,故从囗。啚者吝嗇難之意也。
又《爾雅·釋詁》謀也。《書·太甲》愼迺儉德,惟懷永圖。
又《君牙》思其艱,以圖其易,民乃寧。
又《周禮·秋官·大行人》春朝諸侯而圖天子之事。《註》王者春見諸侯,則圖其事之可否也。
又度也。《詩·小雅》是究是圖,亶其然乎。《論語》不圖爲樂之至於斯也。
又除治也。《左傳·隱元年》無使滋蔓。蔓,難圖也。
又計也。《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于王,王拜受之,以圖國用,而進退之。
又河圖。《易·繫辭》河出圖,洛出書,聖人則之。《孔安國曰》河圖者,伏羲氏王,龍馬出河,遂則其文以畫八卦。《通鑒》漢光武帝讀河圖會昌符曰: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春秋緯》河圖有九篇。
又版圖。《周禮·天官·宮正》爲之版以待。《釋文》版,名籍。圖,地圖也。
又《地官·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圖,周知九州之地域廣輪之數。
又《夏官·職方氏》掌天下之圖,以掌天下之地。《註》圖若今司空郡國與地圖也。《史記·酇侯世家》沛公至咸陽,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具知天下阸塞戸口多少强弱處。
又圖讖,占驗之書也。《後漢·光武紀》李通以圖讖說帝。《又》中元元年,宣佈圖讖於天下。
又圖象。《周禮·秋官·司約》小約劑書于丹圖。《註》小約劑萬民約也。丹圖,雕器簠簋之屬有圖象者也。《何晏·景福殿賦》圖象,古昔以當箴規。《王延壽·魯靈光殿賦》圖畫天地,品類羣生。
又浮圖,佛敎也。
又寺塔亦曰浮圖。杜甫有和高適登慈恩寺浮圖詩。
又《王君玉·國老談苑》李允則守雄州,出庫錢建浮圖。監司劾奏,眞宗使密諭之。允則曰:非留心釋氏,實爲邊地起望樓耳。《韓愈·王仲舒墓誌》禁僧道,不得於境內立浮圖,以其誑丐漁利,奪編氓之產也。
又叶他魯切,音吐。《詩·大雅》我儀圖之,惟仲山甫舉之。《易林》爲隸所圖,與衆庶伍。
川【寅集中】【巛部】 康熙筆画:3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昌緣切,音穿。《釋名》穿也。穿地而流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凡天下之地埶,兩山之閒,必有川焉。《爾雅·釋水》湀闢流川。《註》通流。《疏》湀闢者,通流大川之別名也。《又》過辨回川。《註》旋流。《疏》言川中之水有回旋而流者。《蔡邕·月令章句》衆流注海曰川。《書·益稷》予決九川,距四海。《傳》決九州名川,通之至海。
又《禹貢》奠高山大川。《傳》大川四瀆。《疏》川之大者,莫大於瀆。四瀆,謂江,河,淮,漢也。《呂氏春秋》何謂六川:河水、赤水、遼水、黑水、江水、淮水。《潘岳·關中記》涇、渭、灞、滻、鄷、鎬、潦、潏,凡八川。《司馬相如·上林賦》蕩蕩乎八川。
又三川,郡名。《史記·秦始皇紀》滅二周,置三川郡。《前漢·高祖紀》斬三川守李由。《註》應劭曰:今河南郡也。韋昭曰:有河洛伊,故曰三川也。
又四川,省名。《韻會》今成都府,潼州,利州,夔州四路,取氓江,沱江,黑水,白水四大川以立名也。
又口川。《周語》防民之口,甚於防川。《朱子詩》口川失自防。
又川衡,官名。《周禮·地官》川衡掌巡川澤之禁令。
又竅也。《山海經》倫山有獸如麋,其川在尾上。《註》川,竅也。
又叶樞倫切,音春。《詩·大雅》旱旣大甚,滌滌山川。早魃爲虐,如惔如焚。《前漢·敘傳》昔在上聖,昭事百神。類帝禋宗,望秩山川。
方为万岁寿图川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方为万岁寿图川全诗作者是谁?方为万岁寿图川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方为万岁寿图川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