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读书笔记分类
热门标签:

诗词名句

最新标签:

诗词名句

莺时物色正裴回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莺时物色正裴回全诗作者是谁?

日期:2023/01/18 15:53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平仄平平仄仄○平○  凤楼迢递绝尘埃  唐代诗人 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全诗原文: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臺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迭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

  平仄平平仄仄○平○

  凤楼迢递绝尘埃

  唐代诗人 骆宾王的《代女道士王灵妃赠道士李荣》。

  全诗原文:

  玄都五府风尘绝,碧海三山波浪深。

  桃实千年非易待,桑田一变已难寻。

  别有仙居对三市,金阙银宫相向起。

  臺前镜影伴仙娥,楼上箫声随凤史。

  凤楼迢递绝尘埃,莺时物色正裴回。

  灵芝紫检参差长,仙桂丹花重迭开。

  双童绰约时游陟,三鸟联翩报消息。

  尽言真侣出遨游,传道风光无限极。

  轻花委砌惹裾香,残月窥窗觇幌色。

  箇时无数倂妖妍,箇裏无穷总可怜。

  别有众中称黜帝,天上人间少流例。

  洛滨仙驾启遥源,淮浦灵津符远筮。

  自言少小慕幽玄,只言容易得神仙。

  佩中邀勒经时序,箫裏寻思復几年。

  寻思许事真情变,二人容华识少选。

  漫道烧丹止七飞,空传化石曾三转。

  寄语天上弄机人,寄语河边值查客。

  乍可悤悤共百年,谁使遥遥期七夕。

  想知人意自相寻,果得深心共一心。

  一心一意无穷已,投漆投胶非足拟。

  只将羞涩当风流,持此相怜保终始。

  相怜相念倍相亲,一生一代一双人。

  不把丹心比玄石,惟将浊水况清尘。

  只言柱下留期信,好欲将心学松蕣。

  不能京兆画峨眉,翻向成都骋驺引。

  青牛紫气度灵关,尺素赩鳞去不还。

  连苔上砌无穷绿,修竹临坛几处斑。

  此时空床难独守,此日别离那可久。

  梅花如雪柳如丝,年去年来不自持。

  初言别在寒偏在,何悟春来春更思。

  春时物色无端绪,双枕孤眠谁分许。

  分念娇莺一种啼,生憎燕子千般语。

  朝云旭日照青楼,迟晖丽色满皇州。

  落花泛泛浮灵沼,垂柳长长拂御沟。

  御沟大道多奇赏,侠客妖容递来往。

  宝骑连花铁作钱,香轮骛水珠为网。

  香轮宝骑竞繁华,可怜今夜宿倡家。

  鹦鹉杯中浮竹叶,凤凰琴裏落梅花。

  许辈多情偏送款,为问春花几时满。

  千回鸟信说众诸,百过莺啼说长短。

  长短众诸判不寻,千回百过浪关心。

  何曾举意西邻玉,未肯留情南陌金。

  南陌西邻咸自保,还辔归期须及早。

  为想三春狭斜路,莫辞九折邛关道。

  假令白里似长安,须使青牛学剑端。

  苹风入驭来应易,竹杖成龙去不难。

  龙飙去去无消息,鸾镜朝朝减容色。

  君心不记下山人,妾欲空期上林翼。

  上林三月鸿欲稀,华表千年鹤未归。

  不分淹留桑路待,秪应直取桂轮飞。

  鶯【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烏莖切《集韻》於莖切《韻會》幺莖切,音罌。《說文》鶯,鳥也。卽黃鸝。一名倉庚,一名商倉,一名鵹黃,一名鸝鶹,一名鸝鶬,一名楚雀,一名黃袍,一名搏黍,一名黃鳥,一名金衣公子。魏文帝王粲有鶯賦。

  又鳥羽文。《詩·小雅》交交桑扈,有鶯其羽。《毛傳》鶯然有文章也。俗作鸎,非。

  時【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旹《唐韻》《集韻》《韻會》市之切《正韻》辰之切,音蒔。《說文》四時也。《釋名》四時,四方各一時。時,期也,物之生死各應節期而至也。《書·堯典》敬授人時。《傳》敬記天時以授人也。《又》朞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禮·孔子閒居》天有四時,春秋冬夏。《淮南子·天文訓》隂陽之專精爲四時。《又》三月而爲一時。

  又《韻會》辰也,十二時也。

  又《廣韻》是也。《書·堯典》黎民於變時雍。《傳》時,是也。《詩·大雅》曰止曰時,築室于兹。《朱傳》可以止于是,而築室矣。

  又《博雅》伺也。《論語》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疏》謂伺虎不在家時而往謝之。

  又《博雅》善也。《廣韻》中也。

  又地名。《左傳·莊九年》戰于乾時。《註》乾時,齊地。時水在樂安界,岐流旱則竭涸,故曰乾時。

  又姓。《廣韻》良吏傳有時苗。《何氏姓苑》云:今鉅鹿人。

  又與塒同。《詩·王風》雞棲于塒。《釋文》塒,本亦作時。

  又《韻補》叶上紙切。《王粲·七釋》不以志易道,不以身後時。進德修業,與世同理。

  又叶側吏切。《屈原·離騷》忳鬰邑余侘傺兮,吾獨窮苦乎此時也。叶下態,態音替。

  ⒈ 牲畜的毛色。

  引《礼记·月令》:“﹝孟秋之月﹞乃命宰祝,循行牺牲,视全具,案芻豢,瞻肥瘠,察物色。”

  陈澔 集说:“物色或騂或黝。”

  明 张宁 《方洲杂言》:“文帝 初耕藉田时,借牛于田家。既终亩,二耕叟互错认牛,喧閧不已。帝召问之曰:‘父老何自错?牛物色奈何?’”

  ⒉ 物体的颜色。

  引《金史·仆散忠义传》:“时昏雾四塞,跬步莫睹物色。”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艺林学山一·绿沉》:“盖有物色之深者为緑沉也。”

  洪深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下篇二:“白色照在屋面,有些光被吸收而有些光被反射时,所反射的‘色光’就是‘物色’。”

  ⒊ 形状;形貌。

  引《西京杂记》卷二:“高帝 既作 新丰,并移旧社,衢巷、栋宇,物色惟旧。士女老幼相携路首,各知其室;放犬羊鸡鸭於通涂,亦竟识其家。”

  《后汉书·逸民传·严光》:“帝思其贤,乃令以物色访之。”

  李贤 注:“以其形貌求之。”

  《书·忠义传中·颜春卿》:“尝送徒於州,亡其籍,至廷,口记物色,凡千人,无所差。”

  ⒋ 景色;景象。

  引南朝 宋 鲍照 《秋日示休上人》诗:“物色延暮思,霜露逼朝荣。”

  宋苏舜钦《寄王几道同年》诗:“新安 道中物色佳,山昏云澹晚雨斜。”

  明 高启 《宣和所题画》诗:“那知回首宣和殿,物色凄凉与画同。”

  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乃戍 高加索,见其地之物色,诗益雄美。”

  ⒌ 用品,物品。

  引《南史·刘孝绰传》:“溉 少孤,宅近僧寺, 孝绰 往 溉 许,适见黄卧具, 孝绰 谓僧物色也,抚手笑。”

  《朱子语类》卷十六:“如一箇好物色到面前,真箇是好,也须道是好。”

  《宣和遗事》后集:“所贡物色,尽取之民。”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回:“房里多是要紧文书物色,你敢乱动么!”

  ⒍ 访求,寻找;挑选。

  引汉 刘向 《列仙传·关令尹喜》:“老子 西游, 喜 先见其气,知有真人当过,物色而遮之,果得 老子。”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令臣搜访诗人,臣已物色得数人。”

  《明史·韩林儿传》:“福通 物色 林儿,得诸 碭山 夹河,迎至 亳,僭称皇帝。”

  张重光 《坐写字间的人》一:“他叫 章湘,和我一样是半年前从基层物色到局宣传处的。”

  ⒎ 引申指搜捕。

  引宋 文天祥 《<指南录>后序》:“经北舰十餘里,为巡船所物色,几从鱼腹死。”

  清钱谦益《读杜小笺》上:“然隆準之子孙,千人亦见,其能免于逆胡之物色乎?”

  ⒏ 端详;辨认。

  引宋无名氏《李师师外传》:“帝於灯下凝睇物色之,幽姿逸韵,闪烁惊眸。”

  清 宣鼎 《夜雨秋灯录·东邻墓》:“捕惊醒……驾轻舠,破浪南下,适遇 金,见其两足尖搭舵后,屹如山峙,详加物色,宛与梦符。”

  ⒐ 犹物性。

  引唐 杜甫 《遣闷奉呈严公二十韵》:“会希全物色,时放倚梧桐。”

  浦起龙 心解:“犹 庄子 言使得全其天年。”

  唐 孟郊 《与韩愈李翱张籍话别》诗:“物色岂知异,人心故将违。”

  ⒑ 标志。

  引明 王济 《君子堂日询手镜》:“由 贵 陆行往 宾州,必经 大龙山,非 冯氏 之车则不敢行,车上有小旗为物色。”

  正【辰集下】【止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1画

  〔古文〕㱏《唐韻》《韻會》《正韻》之盛切,音政。《說文》是也。从止一以止。《註》守一以止也。《新書·道術篇》方直不曲謂之正。《易·乾卦》剛健中正。《公羊傳·隱三年》君子大居正。

  又備也,足也。《易·乾·文言》各正性命。《書·君牙》咸以正罔缺。

  又《爾雅·釋詁》正,長也。《郭註》謂官長。《左傳·隱六年》翼九宗五正。《杜註》五正,五官之長。

  又《昭二十九年》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冥,土正曰后土。

  又官名。《禮·王制》史以獄成告於正。《鄭註》正,於周鄕師之屬,今漢有正平丞,秦所置。

  又朼載也。《周禮·夏官》諸子大祭祀,正六牲之體。《註》正謂朼載之。朼,亦作匕。

  又常也。朱子云:物以正爲常。

  又正人,尋常之人也。《書·洪範》凡厥正人。《朱子·語錄》是平平底人。

  又定也。《周禮·天官》宰夫令羣吏,正歲會,正月要。《註》正,猶定。

  又決也。《詩·大雅》維龜正之。

  又治其罪亦曰正。《周禮·夏官》大司馬九伐之法,賊殺其親則正之。《註》正之者,執而治其罪。《王霸記》曰:正,殺之也。

  又直也。《易·坤·文言》直其正也。《爾雅·釋泉》濫泉正出。正出,直出也。

  又平質也。《論語》就有道而正焉。《屈原·離騷》指九天以爲正。《註》謂質正其是非也。

  又以物爲憑曰正。《儀禮·士昏禮》父戒女,必有正焉,若衣若筓。《註》有正者,以託戒使不忘。

  又釐辨也。《論語》必也正名乎。

  又四月亦曰正月。《詩·小雅》正月繁霜。《箋》夏之四月,建巳之月。《疏》謂之正月者,以乾用事,正純陽之月。

  又《杜預·左傳·昭十七年註》謂建巳正陽之月也。正,音政。

  又預期也。《孟子》必有事焉而勿正。《公羊傳·僖二十六年》師不正反,戰不正勝。

  又三正。《史記·歷書》夏正以正月,殷正以十二月,周正以十一月,蓋三王之正若循環然。《後漢·章帝紀》王者重三正,愼三微。《註》三正,天地人之正。

  又人臣之義有六正,謂聖臣、良臣、忠臣、智臣、貞臣、直臣也。見《說苑》。

  又七正,日月五星也。《書·舜典》作七政。《史記·律書》作七正。

  又八正,謂八節之氣,以應八方之風。《史記·律書》律歷,天所以通五行八正之氣。

  又《大品經說》八正,曰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王屮·頭陀寺文》憑五衍之軾,拯溺逝川。開八正之門,大庇交喪。

  又先正,先賢也。《書·說命》昔先正保衡。

  又諡法。《汲冢周書》內外賔服曰正。

  又與政通。《詩·小雅》今兹之正。《禮·月令》仲春班馬正。皆與政同。

  又朝覲曰朝正。《左傳·文三年》昔諸侯朝正於王。《杜註》朝而受其政敎也。亦讀平聲。《杜甫詩》不見朝正使。

  又姓。《廣韻》宋上卿正考父之後。漢有正錦,《後魏志》有正帛。

  又複姓,漢有正令官。

  又宗正,星名。《甘氏星經》在帝座東南,主宗正卿大夫。

  又《廣韻》之盈切。《集韻》《韻會》諸盈切《正韻》諸成切,音征。歲之首月也。《春秋》春王正月。《公羊·穀梁傳註》音征。或如字。今多讀征。

  又室之向明處曰正。《詩·小雅》噲噲其正。

  又射侯中曰正。《周禮·夏官》射人以射法治射儀,王以六耦射,三侯五正。諸侯以四耦射,二侯三正。孤卿大夫以三耦射,一侯二正。士以三耦射,豻侯二正。《詩·齊風》終日射侯,不出正兮。《毛傳》二尺曰正。《疏》正大於鵠,三分侯廣,而正居一焉,其內皆方二尺。

  又《儀禮·大射儀鄭註》正者,正也。亦鳥名。齊魯之閒名題肩爲正。正,鳥之捷黠者,射之難中,以中爲雋,故射取名焉。

  又與征通。《周禮·夏官》諸子有兵甲之事,則授之車馬,以軍法治之,弗正。《疏》正,音征。謂賦稅也。唐武后作。

  ⒈ 亦作“裵回”。

  ⒉ 彷徨。徘徊不进貌。参见“徘徊”。

  引《史记·吕》:“吕产 不知 吕禄 已去北军,迺入未央宫,欲为乱,殿门弗得入,裵回往来。”

  ⒊ 徐行貌。参见“徘徊”。

  引《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於是楚王弭节裴回,。”

  ⒋ 留恋。参见“徘徊”。

  引唐 贾至 《送夏侯子之江夏》诗:“留欢一杯酒,欲别復裴回。”

  莺时物色正裴回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莺时物色正裴回全诗作者是谁?莺时物色正裴回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莺时物色正裴回全诗作者是谁?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