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6:03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长报丰年贵有余
唐代诗人 刘庭琦的《奉和圣製瑞雪篇》。
全诗原文:
紫宸飞雪晓裴回,层阁重门雪照开。
九衢皛耀浮埃尽,千品差池贽帛来。
何处田中非种玉,谁家院裏不生梅?埋云翳景无穷已,因风落地吹还起。
先过翡翠宝房中,转入鸳鸯金殿裏。
美人含笑出联翩,艳逸相轻鬬容止。
罗衣点着浑是花,玉手抟来半成水。
奕奕纷纷何所如,顿忆杨园二月初。
羞同班女高秋扇,欲照明王乙夜书。
姑射山中符圣寿,芙蓉阙下降神车。
愿随睿泽流无限,长报丰年贵有余。
愿【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魚怨切《集韻》《韻會》《正韻》虞怨切,音願。《說文》謹也。
又愨也,善也。《書·臯陶謨》愿而恭。
又與原通。《論語》鄕原,德之賊也。《朱傳》原,與愿同。
又《集韻》愚袁切,音元。《周禮·秋官·大司》上愿糾暴。劉昌宗讀。
隨【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遀追《廣韻》《集韻》《韻會》旬爲切,音隋。《廣韻》從也,順也。《書·禹貢》隨山刊木。《易·象》隨風巽,君子以申命行事。《詩·大雅》無縱詭隨。《傳》詭,人之善。隨,人之惡者。
又易卦名。
又《易·咸卦》咸其股,執其隨往吝。《註》隨,謂趾也。《疏》腓動,則足隨之,故謂足爲隨。
又《艮卦》艮其腓,不拯其隨。
又《儀禮·鄕射禮》其閒容弓,距隨長武。《註》距隨者,物橫畫也。始前足至東頭爲距,後足來合而南面爲隨。
又地名。《左傳·隱五年》翼侯奔隨。《註》隨,晉地。
又國名。漢爲縣。《左傳·桓六年》楚武王侵隨。《註》隨國,今義陽隨縣。《前漢·地理志》南陽郡隨縣。《註》故厲國也。《韻會》晉置隨郡,齊攺爲州。《正韻》亦作隋。詳前隋字註。
又西隨,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西隨縣。
又沙隨,地名。《春秋·成十六年》會于沙隨。《註》宋地,梁國寧陵縣北有沙隨亭。
又姓。《風俗通》隨侯之後,漢有博士隨何。《史記·匈奴傳》有詔捕太醫令隨但。《前漢·藝文志》隨巢子六篇。《註》墨翟弟子。
又《正韻》亦作遺。《詩·小雅》莫肯下遺。《箋》遺,讀曰隨。《疏》隨從於人,先人後己,以相下之義也。
又《集韻》古通追。《屈原·離騷》背繩墨以追曲。《註》追,與隨通。
又《唐韻正》古音旬禾反。《論語》季隨,季騧。《楊愼曰》大理董難曾見宋人小說,周有八士,命名八人而四韻。季隨、季騧,隨,旬禾反,騧,烏戈反,一韻也。《老子·道德經》音聲相和,先後相隨。《管子·白心篇》人不倡不和,天不始不隨。《易林》宮商旣和,聲音相隨。《馬融·廣成頌》魴鱮鱏鯿,鰋鯉鱨魦。樂我純德,騰躍相隨。《顧炎武曰》隨字自素問天元紀大論,知迎知隨,氣可與期,始入之韻。
又《史記·天官書》前列直斗口三星,隨北端兌。《註》索隱曰:隨,他果反。
又與橢通。《淮南子·齊俗訓》闚面於盤水則員,於杯則隨,面形不異,其故有所員,有所隨者,所自闚之異也。《呂大臨曰》隨,當讀橢,圜而長也。《正字通》俗作随。
睿【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以芮切《集韻》《韻會》俞芮切《正韻》于芮切,音銳。《說文》深明也。通也。《玉篇》聖也,智也。《書·洪範》思曰睿,睿作聖。《蔡傳》睿者,通乎微也。《徐幹·中論修本篇》睿莫大乎自慮。《說文》本作叡,籀文作壡。《前漢·五行志》亦作。《六書正譌》从从目,从谷省。取其穿,目取其明,谷取其響應不窮。別作叡,非。俗作,尤非。
澤【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古文〕㚖《唐韻》丈伯切《集韻》《韻會》《正韻》直格切,音宅。《周語》澤,水之鐘也。《風俗通·山澤篇》水草交厝,名之爲澤。澤者,言其潤澤萬物,以阜民用也。
又光潤也。《禮·少儀》澤劒首。
又雨澤。《易·夬卦》澤上于天。
又德澤。《書·畢命》澤潤生民。
又洗濯曰澤。《禮·曲禮》共飯不澤手。《疏》以手宜潔淨,不得臨食始捼莎也。
又褻衣曰澤。《詩·秦風》與子同澤。《箋》袴也。
又香澤。《梁文帝樂府》八月香油好煎澤。
又澤宮。《禮·射儀》必先習射于澤。澤者,所以擇士也。
又州名。《韻會》秦上黨郡,隋爲澤州。
又《集韻》《正韻》施隻切,音適。與釋同。《詩·周頌》其耕澤澤。《疏》釋釋然土皆解散也。
又《集韻》《韻會》《正韻》達各切,音鐸。格澤,星名,音鶴鐸。《史記·天官書》格澤,星如炎火之狀。
又《集韻》夷益切,音繹。與醳同。《禮·郊特牲》舊澤之酒。《註》澤,讀爲醳。
流【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㳅《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力求切,音留。《說文》水行也。《爾雅·釋言》流,覃也。《疏》謂水之流,必相延及。《詩·大雅》如川之流。
又《爾雅·釋詁》流,擇也,求也。《詩·周南》左右流之。
又下也。《詩·豳風》七月流火。
又流漫無節制也。《禮·樂記》樂勝則流。
又《書·禹貢》二百里流。《禮·王制》千里之外曰采,曰流。
又放也。《書·舜典》流宥五。
又視不端諦曰流。《左傳·成六年》鄭伯視流而行速。
又走也。《戰國策》楚襄王流淹于城陽。《註》謂走而自匿。
又《周禮·冬官·玉人註》鼻勺曰流,凡流皆爲龍口。
又《前漢·食貨志》朱提銀重八兩爲一流。
又《前漢·藝文志》儒家流,道家流,隂陽家流,法家流,墨家流,縱橫家流,雜家流,農家流,小說家流,各有所從出,分九家。
又流布也。《易·謙卦》地道變盈而流謙。
又流轉也。《禮·仲尼燕居》周流無不徧。
又《張協·七命》傾罍一朝,流湎千日。《註》齊顏色,均衆寡謂之流。
又長流,官名。《顏之推·家訓》名治獄參軍爲長流。
又黃流,酒名。《詩·大雅》黃流在中。
又雙流,縣名。《廣輿記》屬成都府。
又《韻補》叶如切,音閭。《陸雲詩》樂奏聲哀,言發涕流。唯願君子,德與福俱。
又叶力救切,音溜。《博詩》悠悠建平,皇澤未流。朝選于衆,乃子之授。
⒈ 不加节制;没有限制。
引《韩非子·解老》:“嗜慾无限,动静不节,则虚痤疽之,爪角害之。”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王侯外戚,葬埋僭侈;吏民相效,寖以无限。”
《宋书·王敬弘传》:“秘书有限,故有竞;朝请无限,故无竞。”
⒉ 犹无数。谓数量极多。
引《史记·河渠书》:“汉中 之穀可致, 山东 从 沔 无限,便於 砥柱 之漕。”
张守节 正义:“无限,言多也。”
唐 白居易 《诏授同州刺史病不赴任因咏所怀》:“白髮来无限,青山去有期。”
宋 秦观 《如梦令》词:“桃李不禁风,回首落英无限。”
《老残游记》第十二回:“我今儿听见一件惊天动地的案子,其中关係着无限的性命。”
⒊ 没有穷尽。谓程度极深,范围极广。
引《后汉书·杜林传》:“及至其后,渐以滋章,吹毛索疵,詆欺无限。”
唐 元稹 《酬段丞与诸棋流会宿见赠》诗:“此中无限兴,唯怕俗人知。”
宋 谢逸 《柳梢青·离别》词:“无限离情,无穷江水,无边山色。”
《醒世恒言·两县令竞义婚孤女》:“高公 夫妇欢喜无限。”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三章:“这一点点真理,这一句话,就化成他们的血肉,就给了他们无限的力量。”
⒋ 哲学名词。与“有限”相对,组成辩证法的一对范畴。指无条件的、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没有限制的、无始无终的东西。无限只能通过有限而存在,但它不能归结为有限的简单的量的总和,而有限中则包含着无限。
愿随睿泽流无限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愿随睿泽流无限全诗作者是谁?愿随睿泽流无限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愿随睿泽流无限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