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6:10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宝钗新梳倭堕髻
唐代诗人 许景先的《折柳篇》。
全诗原文:
春色东来度渭桥,青门垂柳百千条。
长杨西连建章路,汉家林苑纷无数。
萦花始遍合欢枝,游丝半罥相思树。
春楼初日照南隅,柔条垂绿扫金铺。
宝钗新梳倭堕髻,锦带交垂连理襦。
自怜柳塞淹戎幕,银烛长啼愁梦着。
芳树朝催玉管新,春风夜染罗衣薄。
城头杨柳已如丝,今年花落去年时。
折芳远寄相思曲,为惜容华难再持。
⒈ 锦制的带子。
引《礼记·玉藻》:“居士锦带,弟子縞带。”
孔颖达 疏:“锦带者,以锦为带。”
前蜀 薛昭蕴 《浣溪沙》词:“鈿匣菱花锦带垂,静临兰槛卸头时。”
明何景明《七述》:“缀以锦带,悬以吴钩。”
⒉ 即莼菜。
引唐杜甫《江阁卧病走笔寄呈崔卢两侍御》诗:“滑忆雕胡饭,香闻锦带羹。”
仇兆鳌 注引 朱鹤龄 曰:“锦带,即蓴丝。 《本草》作蒓,或谓之锦带,生 湖南 者最美。”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八·莼》:“《诗》云:‘薄采其茆’,其蒓也。或讳其名,谓之锦带。”
⒊ 花名。又名海仙花。
引宋 王禹偁 《海仙花》诗之三:“锦带为名卑且俗,为君呼作海仙花。”
宋 王闢之 《渑水燕谈录·事志》:“胊山 有花类海棠而枝长,花尤密,惜其不香无子。既开,繁丽裊嫋,如曳锦带,故淮南人以锦带目之。 王元之 以其名俚,命之曰海仙。”
交【子集上】【亠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䢒《廣韻》古肴切《集韻》《韻會》《正韻》居肴切,音郊。《小爾雅》俱也。《廣韻》共也,合也。《易·泰卦》上下交,而其志同也。
又友也。《易·繫辭》上交不諂,下交不凟。《禮·郊特牲》爲人臣者無外交,不敢貳君也。
又交交,鳥飛貌。《詩·秦風》交交黃鳥。
又交加,參錯也。《前漢·劉向傳》章交公車。
又州名,南越地,漢置交州。《書·堯典》申命羲叔宅南交。《蔡傳》南交,南方交趾地。
又衣領也。《揚子·方言》衿謂之交。
又同蛟。《前漢·高帝紀》則見交龍於上。《史記》作蛟。
又同鵁。《司馬相如·上林賦》交精旋目。卽鵁鶄。
垂【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唐韻》《集韻》是爲切,音甀。自上縋下。《易·大傳》黃帝堯舜垂衣裳而天下治。《詩·小雅》垂帶而厲。
又布也。《後漢·鄧禹傳》垂功名於竹帛。
又同陲。堂之盡處近階者。《書·顧命》一人冕執戣,立于東垂。一人冕執瞿,立于西垂。《史記·袁盎傳》臣閒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又邊垂。《左傳·成十三年》虔劉我邊垂。《前漢·谷永傳》方今四垂宴然。
又地名。《春秋·隱八年》宋公衞侯遇于垂。《註》垂,衞地,濟隂句陽縣東北有垂亭。《宣八年》仲遂卒于垂。《註》齊地。
又《集韻》馳僞切,音縋。鄉名。在縣。
又《集韻》樹僞切《正韻》殊僞切,音瑞。《書·舜典》垂共工。陸德明讀。
又將及也。杜甫有垂老別詩。
⒈ 异根草木,枝干连生。旧以为吉祥之兆。
引汉 班固 《白虎通·封禅》:“德至草木,朱草生,木连理。”
《南史·垣崇祖传》:“后为 竟陵 令,惠化大行。木连理,上有光如烛,咸以善政所致。”
清 龚自珍 《<徐尚书代言集>序》:“数十年间,云升露降,植效连理,动呈肉角。”
⒉ 喻结为夫妇或男女欢爱。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六:“若到帝里,帝里酒釅花穠,万般景媚,休取决共别人,便学连理。”
明 汪廷讷 《种玉记·促晤》:“顷刻拆鸞凰,岁月孤鸳帐。天涯悬望泪汪汪,连理成虚谎。”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便是我替姐姐打算,四海虽大,九州虽广,你除 玉郎 一人之外,也断合第二个结不得连理。”
⒊ 方言。犹流利。
引梁斌《红旗谱》二七:“别看他嘴巴子笨,说起话来倒很连理。”
梁斌 《播火记》一:“一阵连理的轴音从庄稼地里传过来,愈来愈加清脆。”
襦【申集下】【衣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人朱切《集韻》《韻會》汝朱切,音儒。《說文》短衣也。《釋名》襦,耎也,言溫耎也。《急就篇註》短而施要曰襦。《禮·內則》衣不帛襦袴。
又《釋名》單襦如襦而無絮也。
又要襦,形如襦,其要上翹下齊要也。
又《揚子·方言》汗襦,自關而東謂之甲襦,魏宋楚之閒謂之襂襦。
又《西京雜記》漢帝送死皆珠襦玉匣。
又《周禮·夏官》蜡則作羅襦。
又《韻會》或作。《晉書·劉弘傳》持更者羸疾無給韋袍複帽。
锦带交垂连理襦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锦带交垂连理襦全诗作者是谁?锦带交垂连理襦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锦带交垂连理襦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