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6:2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
昆虫不夭在春蒐
唐代诗人 许景先的《奉和御製春臺望》。
全诗原文:
睿德在青阳,高居视中县。
秦城连凤阙,汉寝疏龙殿。
文物照光辉,郊畿郁葱蒨。
千门望成锦,八水明如练。
复道晓光披,宸游出禁移。
瑞气朝浮五云阁,祥光夜吐万年枝。
兰叶负龟初荐祉,桐花集凤更来仪。
秦汉生人凋力役,阿房甘泉构云碧。
汾祠雍畤望通天,玉堂宣室坐长年。
鼓钟西接咸阳观,苑囿南通鄠杜田。
明主卑宫诫前失,辅德钦贤政惟一。
昆虫不夭在春蒐,稼穑常艰重农术。
邦家已荷圣谟新,犹闻俭陋惜中人。
豫奉北辰齐七政,长歌东武抃千春。
⒈ 耕种和收获。泛指农业劳动。
引《书·无逸》:“厥父母勤劳稼穡,厥子乃不知稼穡之艰难。”
《孟子·滕文公上》:“后稷教民稼穡。”
《史记·货殖列传》:“好稼穡,殖五穀。”
唐 薛存诚 《膏泽多丰年》诗:“候时勤稼穡,击壤乐农功。”
⒉ 指农作物;庄稼。
引《诗·大雅·桑柔》:“降此蟊贼,稼穡卒痒。”
朱熹 集传:“又降此蟊贼,则我之稼穡又病,而不得以代食矣。”
唐储光羲《晚次东亭献郑州宋使君文》诗:“林晚鸟雀噪,田秋稼穡黄。”
常【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市羊切《集韻》《韻會》辰羊切,音裳。《玉篇》恆也。《正韻》久也。《易·坤卦》後得主而有常。《繫辭》動靜有常。《詩·周頌》常于時夏。《箋》謂久長之功,於是夏而歌之。《朱傳》謂君臣父子之常道。
又五常。《書·舜典愼徽五典傳》五典,五常之敎,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又《五品傳》五品,謂五常。《疏》此事可常行,乃爲五常耳。
又神名。《荀子·九家易》兌爲常,西方之神也。
又地名。《詩·魯頌》居常與許。《傳》常許,魯南鄙西鄙也。
又州名。《隋書·地理志》毗陵郡平置常州。
又山名。《前漢·地理志》常山郡。《註》恆山在西,避漢文帝諱,故改曰常山。
又水名。《史記·夏本紀》常衞旣從。《註》常水,出常山上曲陽縣。《書·禹貢》作恆。
又旂名。《周禮·春官》司常掌九旗之物名,日月爲常。《又》王建大常。《釋名》日月爲常。謂畫日月於其端,天子所建,言常明也。
又常服。《詩·小雅》載是常服。《傳》日月爲常服,戎服也。
又《廣韻》倍尋曰常。
又車戟名。《釋名》車戟曰常,長丈六尺,車上所持也。八尺曰尋,倍尋曰常,故曰常也。
又木名。《爾雅·釋木》常棣。《註》關西棣樹,子如櫻桃,可食。《詩·小雅》彼爾維何,維常之華。
又姓。《廣韻》出河內。《前漢·常惠傳》惠,太原人,甘露中爲右將軍。
又與裳同。《說文》下帬也。《徐鉉曰》下直而垂,象巾,故从巾。今文作裳。
艱【未集下】【艮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古文〕囏《唐韻》古閑切《集韻》《韻會》居閑切《正韻》居顏切,音閒。《說文》土難治也。《爾雅·釋詁》阻艱,難也。《書·大禹謨》后克艱厥后,臣克艱厥臣。
又《周官》惟克果斷,乃罔後艱。
又《釋名》艱,根也,如物根也。
又險也。《詩·小雅》彼何人斯,其心孔艱。《朱註》艱,險也。
又《王儉褚淵文》以居母艱去官,雖事緣義感,而情均天屬。
又《韻補》叶居眞切,音巾。《崔駰·大理箴》昔在仲尼,哀矜我人。子罕禮,衞人釋艱。
又叶經先切,音堅。《班彪·北征賦》嗟西伯於羑里兮,傷明夷之逢艱。演九六之變化兮,永幽隘以以歷年。
重【酉集下】【里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2画
〔古文〕《唐韻》柱用切《集韻》《韻會》儲用切,音緟。《說文》厚也。《增韻》輕之對也。《易·繫辭》夫茅之爲物薄,而用可重也。《禮·王制》輕任幷,重任分。
又《廣韻》更爲也。《博雅》重,再也。
又難也。《戰國策》臣之所重處重留也。《註》重,猶難也。《前漢·淮南王傳》文帝重自切責之。《註》如淳曰:重,難也。
又貴也。《戰國策》張儀之殘樗里疾也,重而使之。《註》重,猶貴也。
又尊也。《禮·祭統》所以明周公之德,而又以重其國也。《註》重,猶尊也。
又尚也。《禮·緇衣》臣儀行不重辭。《註》重,猶尚也。《疏》爲臣之法,不尚虛華之辭。
又數也。《左傳·襄四年》武不可重,用不恢于夏家。《註》重,猶數也。
又甚也。《禮·檀弓》子之哭也,壹似重有憂者。《戰國策》今富摰能而公重不相善也。《註》重猶甚也。
又《淮南子·汜論訓》古者,人醇,工龎,商朴,女重。《註》女重,貞正無邪。
又《戰國策》軍重踵高宛。《註》重,輺重也。《前漢·張耳餘傳》從閒路絕其輺重。
又星名。《博雅》歲星謂之重星。
又縣名。《前漢·地理志》重平縣,屬渤海郡。
又山名。《山海經》有重隂之山。
又木名。《博雅》重皮,厚朴也。
又《集韻》《韻會》柱勇切《正韻》直隴切,音。《集韻》厚也,善也,愼也。《五音集韻》多也。《韻會》毛氏曰:凡物不輕而重,則上聲。因其可重而重之,與再重、鄭重,皆去聲。○按《說文》柱用切,厚也,卽與輕重義同。《集韻》柱勇切,愼也,卽與鄭重義同。上去雖有二音,無二義。古人三聲通用,必謂上去異訓,不可通押,此宋人拘泥之過也。
又《廣韻》直容切《韻會》傳容切,音褈。《廣韻》複也,疊也。《易·乾卦》九三重剛而不中。《疏》上下俱陽,故重剛也。《書·舜典》重華協于帝。《禮·禮器》天子之席五重,諸侯之席三重,大夫再重。《楚辭·九辯》豈不鬰陶而思君兮,君之門以九重。
又穀名。《詩·豳風》黍稷重穋。《傳》後熟曰重。《釋文》重,直容切,先種後熟曰重。
又作穜,音同。
又多也。《左傳·成二年》重器備。《註》重,猶多也。《釋文》直恭切。
又累也。《詩·小雅》無思不憂,祇自重兮。《箋》重,猶累也。《釋文》直龍切,又直用切。
又《爾雅·釋天》太歲在辛曰重光。《釋文》直龍切。
又地名。《左傳·僖三十一年》臧文仲往宿於重館。《註》高平方與縣西北有重鄕城。《釋文》直龍切。
又車名。《詩·衞風》猗重較兮。《傳》重較,卿士之車。《釋文》直恭切。
又屋承霤也。《禮·檀弓》池視重霤。《疏》重霤,屋承霤也,以木爲之。《釋文》直容切。
又地名。《左傳·襄十七年》衞孫蒯田于曹隧,飮馬于重丘。《註》重丘,曹邑。
又人名。《書·呂》乃命重黎。《傳》重卽羲,黎卽和。《釋文》直龍切。
又姓。《正字通》重黎之後,明有重省。
又神所依也。《禮·檀弓》重主道也。《註》始死未作主,以重主其神也。重旣虞而埋之,乃復作主。《疏》言始死作重,猶若吉祭本主之道。主者,吉祭,所以依神。在喪重亦所以依神,故云重主道也。
又《正韻》徒紅切,音同。與穜同。穀名。
又與童同。《禮·檀弓》與其鄰重汪踦往,皆死焉。《註》重當爲童未冠者之稱。《釋文》重,音同。
又《正韻》之仲切,音衆。《前漢·匈奴傳》不如重酪之便美。《註》重,乳汁也。本作潼。
又《韻補》叶直良切,音長。《道藏歌》神暢感寂庭,默思徹九重。靈歌理冥運,百和結朱章。
農【酉集下】【辰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6画
〔古文〕䢉辳莀《唐韻》《集韻》奴冬切,音儂。《說文》耕也,種也。《書·洪範》農用八政。《註》農者,所以厚生也。《周禮·天官·大宰》以九職任萬民。一曰三農生九穀。《註》三農:山農、澤農、平地農也。《左傳·襄九年》其庶人力于農穡。《註》種曰農,斂曰穡。
又神農,古炎帝號。《前漢·食貨志》闢土植穀曰農。炎帝敎民植穀,故號神農氏,謂神其農業也。
又萬山氏有子曰農,能植百穀,後世因名耕甿爲農。
又司農,官名。《前漢·百官志》秦曰治粟內史,漢景帝更名大司農。
又弘農,郡名。《前漢·地理志註》武帝元鼎四年置。
又姓也。《風俗通》神農氏後。
又叶奴當切,音囊。《潘岳·籍田頌》思樂甸畿,薄采其芳。大君戾止,言籍其農。
又叶奴刀切,音猱。《束皙·勸農賦》惟百里之置吏,各區別而異曹。考治民之踐職,美莫富乎歡農。
術【申集下】【行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食律切,音秫。《廣韻》技術也。《人物志》思通造化,策謀奇妙,是爲術家。
又心術。《漢書註》師古曰:述,道徑也,心之所由也。《禮·樂記》心術形焉。
又道也。《晏子·雜下篇》言有文章,術有條理。
又業也。《禮·儒行》營道同術。
又《說文》邑中道也。《管子·度地篇》百家爲里,里十爲術,術十爲州。《左思·蜀都賦》亦有甲第,當衢向術。
又《博雅》迹也。
又與述通。《禮·祭義》結諸心,形諸色,而術省之。《註》術當爲述。
又與沭通。《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術陽侯建德。《索隱曰》在下邳。
又《集韻》徐醉切,音燧。六鄕之外地。一曰道也,通作遂。《禮·學記》術有序。《註》術當爲遂。《周禮·地官》萬二千五百家爲遂。
稼穑常艰重农术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稼穑常艰重农术全诗作者是谁?稼穑常艰重农术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稼穑常艰重农术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