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9 10:33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平仄仄平仄仄
可怜明月復团团
唐代诗人 李如璧的《明月》。
全诗原文:
三五月华流炯光,可怜怀归郢路长。
逾江越汉津无梁,遥遥永夜思茫茫。
昭君失宠辞上宫,蛾眉婵娟卧毡穹。
胡人琵琶弹北风,汉家音信绝南鸿。
昭君此时怨画工,可怜明月光[朣]胧。
节既秋兮天向寒,沅有漪兮湘有澜。
沅湘糺合淼漫漫,洛阳才子忆长安。
可怜明月復团团,逐臣恋主心愈恪。
弃妻思君情不薄,已悲芳岁徒沦落。
復恐红颜坐销铄,可怜明月方照灼,向影倾身比葵藿。
⒈ 被朝廷放逐的官吏。
引《战国策·秦策五》:“太公望,齐 之逐夫, 朝歌 之废屠, 子良 之逐臣,棘津之讎不庸, 文王 用之而王。”
南朝 梁 王僧孺 《何生姬人有怨》诗:“逐臣与弃妾,零落心可知。”
唐钱起《江行无题》诗之二十:“憔悴异灵均,非谗作逐臣。”
宋 苏轼 《儋耳》诗:“野老已歌丰岁语,除书欲放逐臣回。”
况周颐 《蕙风词话》卷三:“坡公(苏軾 )不过逐臣, 遗山(元遗山 )则也。”
恋【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字彙》俗戀字。(戀)
主【子集上】【丶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丶宔《唐韻》之庾切《集韻》《韻會》《正韻》腫庾切,音麈。君也。《董仲舒·賢良策》行高而恩厚,知明而意美。愛民而好士,可謂誼主矣。《呂氏春秋》朝臣多賢,左右多忠,如此者,國日安,主日尊,天下日服,此所謂吉主也。
又大夫之臣,稱其大夫曰主。《左傳·昭二十八年》成鱄對魏舒曰:主之舉也,近文德矣。
又天子女曰公主。周制,天子嫁女,諸侯不自主婚,使諸侯同姓者主之,故謂之公主。
又賔之對也。《禮·檀弓》賔爲賔焉,主爲主焉。
又《左傳·僖三十年》燭之武見秦伯曰:若舍鄭以爲東道主。《註》鄭在秦之東也。
又宰也,守也,宗也。《易·繫辭》樞機之發,榮辱之主也。
又神主,宗廟立以棲神,用栗木爲之。《春秋傳》虞主用桑,練主用栗。
又匰主。《周禮·春官》司巫,掌羣巫之政令,祭祀則供匰主。《註》主神所依也。匰,盛主之器。
又《禮·曲禮》居不主奧。《疏》主,猶坐也。
又《晉語》陽子剛而主能。《註》上也。
又姓。隋主胄,明主問禮。
又主父,複姓。
又《正韻》陟慮切。同注。《荀子·宥坐篇》主量必平似法。《註》主,同註。
心【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息林切《集韻》《韻會》《正韻》思林切。《說文》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博士說以爲火藏。《徐曰》心爲大火,然則心屬火也。《玉篇》《廣韻》訓火藏。
又《荀子·解蔽篇》心者,形之君也,而神明之主也。《禮·大學疏》總包萬慮謂之心。
又《釋名》心,纖也。所識纖微無不貫也。
又本也。《易·復卦》復其見天地之心乎。《註》天地以本爲心者也。《正義曰》言天地寂然不動,是以本爲心者也。《禮·禮器》如松柏之有心也。《註》得氣之本也。《孔疏》得氣之本,故巡四時,柯葉無凋攺也,心謂本也。
又中也。心在身之中。《詩序》情動于中。《正義曰》中謂中心。凡言中央曰心。《禮·少儀》牛羊之肺,離而不提心。《註》不提心,謂不絕中央也。《古歌》日出當心,謂日中也。《邵雍淸夜吟》月到天心處,言月當天中也。
又東方五度,宿名。《史記·天官書》心爲明堂。
又《禮·明堂位》夏后氏祭心。《註》氣主盛也。
又《月令》季夏祭先心。《註》五藏之次,心次肺,至此則心爲尊也。
又去聲。《吳棫·韻補》息吝切。《外紀》禹曰:堯舜之民,皆以堯舜之心爲心。下心字去聲。
又叶思眞切,音新。《前漢·安世房中歌》我定歷數,人告其心。敕身齊戒,施敎申申。
又叶先容切,音松。《詩·大雅》吉甫作頌,如淸風。仲山甫永懷,以慰其心。《前漢·禮樂志》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又叶思征切,音騂。《揚子·太經》勤于心否貞。
又叶桑鳩切,音修。《荀子·解蔽篇》鳳凰秋秋,其翼若干,其聲若簫。有鳳有凰,樂帝之心。簫叶疏鳩切。
又叶思敬切,音性。《王微觀海詩》善卽誰爲御,我來無別心。聊復寓兹興,兹興將何詠。《說文》長箋》借華心形,故惢字从心,就今文言也。若精蘊同文諸書,各以意闡古文,與今文稍遠,槪不泛引。《類篇》偏旁作忄。亦作㣺。◎按《字彙》《正字通》心俱音辛,誤。辛在眞韻,齊齒音也。心在侵韻,閉口音也。如心字去聲,音近信,然不得竟以信字音之者,蓋信字爲眞韻內辛字之去聲,乃齊齒音也。若侵韻內心字之去聲,乃閉口音,有音而無字矣。字有不可下直音者,此類是也。蓋齊齒之辛,商之商也,閉口之心,商之羽也。每一音中,具有五音,不可無別。
愈【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9画
《廣韻》以主切《集韻》《韻會》勇主切,音庾。《玉篇》勝也。《廣韻》賢也。《增韻》過也。《孟子》丹之治水也,愈於禹。
又進也,益也。《詩·小雅》憂心愈愈。《蘇氏曰》愈愈,益甚之意。
又差也。《左傳·昭二十年》相從爲愈。《註》愈,差也。《正義》病差謂之愈。
又《正韻》偶許切。義同。
又《集韻》容朱切《韻會》羊朱切《正韻》雲俱切,音于。《老子·道德經》動而愈出。《音義》羊主反,又羊朱反。
又通作兪。《吳語》越閒兪章。《荀子·仲尼篇》兪務而俞遠。讀作愈。《前漢·禮志》兪甚亡益。亦通作瘉。《晉語》東方之士孰爲瘉。《註》賢也。
又《前漢·藝文志》不猶瘉於野乎。
又與愉通。《荀子·正論篇》天子者,勢至重而形至怢,心至愈而志無所詘。《註》愈,讀爲愉。◎按廣韻,集韻,韻會,上聲俱切喩母,而正韻獨切疑母,蓋北音以疑爲喩,故又以喩爲疑也。然於平聲又切喩母,則其不安於疑母可知矣。
恪【卯集上】【心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苦各切《集韻》《韻會》《正韻》克各切,音。《爾雅·釋詁》敬也。《詩·商頌》執事有恪。
又周武王封虞夏殷之後爲三恪。《孔叢子·答問篇》禮之如賔客也。
又姓。本作愙。或省作㤩。
逐臣恋主心愈恪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逐臣恋主心愈恪全诗作者是谁?逐臣恋主心愈恪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逐臣恋主心愈恪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