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9 10:4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
阴房涸冱掩寒扇
唐代诗人 富嘉谟的《明冰篇》。
全诗原文:
北陆苍茫河海凝,南山阑干昼夜冰。
素彩峨峨明月升,深山穷谷不自见。
安知采斵备嘉荐,阴房涸冱掩寒扇。
阳春二月朝始暾,春光潭沱度千门。
明冰时出御至尊,彤庭赫赫九仪备。
腰玉煌煌千官事,明冰毕赋周在位。
忆昨沙漠寒风涨,昆崙长河冰始壮。
漫汗崚嶒积亭障,噰噰鸣雁江上来。
禁苑池臺冰復开,摇青涵绿映楼臺。
豳歌七月王风始,凿冰藏用昭物轨,四时不忒千万祀。
安【寅集上】【宀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3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寒切,案平聲。《說文》靜也,从女,在宀下。《廣韻》徐也,止也。《書·堯典》欽明文思安安。《註》安安,自然性之也。《益稷》安汝止。《註》謂止於至善也。
又寧也,定也。《書·臯陶謨》在知人,在安民。《齊語》其心安焉,不見異物而遷焉。
又危之對也。《前漢·賈誼傳》置之安處則安,置之危處則危。
又佚樂也。《禮·表記》君子莊敬日强,安肆日偸。《左傳·僖二十三年》懷與安實敗名。
又《諡法》和好不爭曰安。
又何也。《禮·檀弓》吾將安仰。《楚辭·天問》九天之際,安放安屬。
又與焉同。《正字通》安之於焉,猶何之於曷,音別義通。
又姓。《風俗通》漢太守安成,唐安金藏。
又安期,安平,俱複姓。
又州名,春秋時鄖國,漢屬江夏郡,宋改爲安州。
又叶烏前切,音煙。《詩·大雅》執訊連連,攸馘安安。
又叶於眞切,音因。《蘇軾·李仲蒙哀辭》矯矯犖犖,自貴珍兮。欺世幻俗。內弗安兮。
知【午集中】【矢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唐韻》陟离切《集韻》《韻會》珍離切《正韻》珍而切,智平聲。《說文》詞也。从口从矢。《徐曰》知理之速,如矢之疾也。
又《玉篇》識也,覺也。《增韻》喩也。《易·繫辭》百姓日用而不知。《書·臯陶謨》知人則哲,能官人。
又漢有見知法。《史記·酷吏傳》趙禹與張湯論定諸律令,作見知法。《註》吏見知不舉劾爲故縱。
又相交曰知。《左傳·昭四年》公孫明知叔孫于齊。《註》相親知也。
又《昭二十八年》魏子曰:昔叔向適鄭,鬷蔑一言而善,執手遂如故知。《楚辭·九歌》樂莫樂兮新相知。
又《爾雅·釋詁》匹也。《詩·檜風》樂子之無知。《註》匹也。
又《廣韻》欲也。《禮·樂記》好惡無節於內,知誘於外。
又猶記憶也。《論語》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
又猶主也。《易·繫辭》乾知大始。《左傳·襄二十六年》公孫揮曰:子產其將知政矣。《魏了翁·讀書雜抄》後世官制上知字始此。
又《揚子·方言》愈也。南楚病愈者,或謂之知。《黃帝素問》二刺則知。《註》上古以小便利腹中和爲知。
又藥名。《日華志》預知子,取綴衣領上,遇有蠱毒,則聞其有聲。
又地名。《左傳·昭二十七年》公徒敗于且知。
又《集韻》《韻會》知義切。《正韻》知意切。與智同。《易·臨卦》知臨大君之宜。《荀子·修身篇》是是非非謂之知。
又姓。《左傳》晉有知季,卽荀首也。別食知邑,又爲知氏。
又《諡法》官人應實曰知。
采【酉集下】【釆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0画
《唐韻》倉宰切《集韻》《韻會》此宰切,音採。《說文》捋取也。《詩·周南》采采卷耳。《朱註》采采,非一采也。
又擇也。《禮·昏義》昏禮: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釋文》采,擇也。《疏》納采者,謂采擇之禮。《史記·秦始皇紀》采上古帝位號,號曰皇帝。《班固·西都賦》奚斯魯頌,同見采於孔氏。
又采色。《書·益稷》以五采彰施于五色。《史記·項羽紀》吾令人望其氣,皆爲龍虎,成五采,此天子氣也。
又物采。《左傳·隱五年》取材以章物,采謂之物。《疏》取鳥獸之材以章明物色,采飾謂之爲物。《文六年》分之采物。《疏》采物,謂采章物也。
又《魯語》天子大采朝日,少采夕月。《註》大采,袞職也。少采,黼衣也。
又《左思·蜀都賦》符采彪炳。《註》符采,玉橫文也。
又事也。《史記·司馬相如傳》使獲燿日月之末光絕炎,以展采錯事。《註》采,官也。展其官職,設厝其事業者也。
又官也。《書·堯典》帝曰:疇咨若予采。《傳》采,事也。馬云:官也。《禮·明堂位》九采之國。《疏》各掌當州諸侯之事。
又采地。《禮·禮運》大夫有采,以處其子孫。《前漢·地理志》大夫韓武子食采於韓原。
又飾也。《前漢·嚴助傳》樂失而淫,禮失而采。《註》如淳曰:采,飾也。師古曰:采者,文過其實。
又墓地。《揚子·方言》冢,秦晉之閒謂之墳,或謂之采。《註》古者卿大夫有采地,死葬之,因名。
又風采。《前漢·霍光金日磾傳》政自己出,天下想聞其風采。《左思·魏都賦》極風采之異觀。
又《詩·秦風》蒹葭采采。《傳》采采,猶萋萋,盛也。
又《詩·曹風》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傳》采采,衆多也。《朱註》采采,華飾也。《謝靈運·緩歌行》采采彤雲浮。
又幣也。《史記·周本紀》召公奭贊采。《註》正義曰:采,幣也。
又詩篇名。《禮·玉藻》趨以《采齊》,行以《肆夏》。
又姓。《風俗通》漢度遼將軍采皓。
又地名。《左傳·僖八年》晉里克帥師,敗狄于采桑。《註》平陽北屈縣西南有采桑津。
又玉名。《司馬相如·上林賦》晁采、琬琰,和氏出焉。《註》晁采,玉名。
又木名。《史記·秦始皇紀》堯舜采椽不刮。《註》索隱曰:采,木名。卽今之櫟木也。
又草名。《博雅》采,䆃采也。
又《韻會》《正韻》倉代切,音菜。臣食邑。《周禮·天官·八則註》公卿大夫采邑。音菜。《孟子·元士受地視子男註》所受采地之制。音菜。《前漢·食貨志註》采,官也。因官食地,故曰采地。
又與菜同。《周禮·春官·大胥》春入學,舍采合舞。《註》舍采,謂舞者皆持芬香之采。鄭康成曰:舍卽釋也,采讀爲菜。始入學,必舍菜,禮先師也。菜,蘋、蘩之屬。
又《五音集韻》子苟切,音走。採取也。
斲【卷十四】【斤部】
斫也。从斤。,斲或从畫从丮。竹角切〖注〗臣鉉等曰:,器也。斤以斲之。
(斲)斫也。从斤。聲。小徐有聲。鍇曰。非聲。鉉曰。器也。斤以斲之。皆不知古音者也。古音三部四部同入。今音析入三覺。竹角切。
()斲或从丮。晝聲。大徐作从畫、从晝丮。篆體作。今依玉篇正。晝聲猶?聲也。
備【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平祕切,音避。成也。《周禮·春官·樂師》凡樂成則告備。
又咸也,副也。《書·周官》官不必備惟其人。
又先具以待用也。《書·說命》惟事事,乃其有備,有備無患。《左傳·僖五年》凡分至啓閉,必書雲物,爲備故也。
又足也。《易·繫辭》易之爲書也,廣大悉備。
又《禮·祭統》福者,備也。備者,百順之名也。無所不順者之謂備。
又盡也。《禮·月令》季秋之月,乃命冢宰,農事備收。
又長兵曰備。《左傳·昭二十一年》用少莫如齊致死,齊致死莫如去備。
又搔也。《周禮·秋官》冥氏若得其獸,則獻其皮革齒須備。《註》須直謂頤下須,備謂搔也。搔音爪。
又姓。
又叶蒲必切,音弼。《詩·小雅》禮儀旣備,鐘鼓旣戒。戒音吉。
⒈ 祭品。
引《仪礼·士冠礼》:“甘醴惟厚,嘉荐令芳。”
郑玄 注:“嘉,善也。善荐,谓脯醢芳香也。”
《仪礼·礼》:“孝孙某,敢用柔毛、刚鬣,嘉荐普淖,用荐岁事于皇祖伯某。”
郑玄 注:“嘉荐,菹醢也。”
《汉书·礼乐志》:“嘉荐芳矣,告灵饗矣。”
宋 陆游 《贺明堂表》:“既得万国之欢心,宜罄一精之嘉荐。”
安知采斵备嘉荐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安知采斵备嘉荐全诗作者是谁?安知采斵备嘉荐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安知采斵备嘉荐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