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赏析分类
热门标签:

小常识

最新标签:

小常识

语文备考初二上册知识点整理

日期:2023/01/16 09:48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同学们在学习完每一个汉语单元后,及时复习汉语单元的知识是学习汉语的关键。下面是张承辉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1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荷hè锄候骑jì  都dū护燕yān然豚tún  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荷:扛着。  [2]但使愿...

  

同学们在学习完每一个汉语单元后,及时复习汉语单元的知识是学习汉语的关键。下面是张承辉为大家整理的有关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1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荒秽huì荷hè锄候骑jì

  

都dū护燕yān然豚tún

  

点拨:注意多音字“荷”“骑”“都”“燕”的读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带月荷锄归荷:扛着。

  

[2]但使愿无违但:只。

  

[3]江人大荒流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4]仍怜故乡水怜;爱。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2.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3.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归园田居[其三]》中写诗人早出晚归到田园劳动的句子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5.《使至塞上》中描绘出意境雄浑、浩瀚壮美的沙漠景象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6.《渡荆门送别》中用比喻描写水中月、天亡云的美丽景象的涛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7.《游山西村》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1.默写《使至塞上》一诗。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2.默写《游山西村》一诗。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初二语文上册知识点整理2

  

三峡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阙quē? 曦xī? 襄xiāng陵? 湍tuān

  

yǎn? 漱shù? 属zhǔ引凄异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夏水襄陵 襄:上。

  

[2]沿溯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逆流而上。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飞奔的马。疾:快。

  

[4]素湍绿潭 湍:急流的水。

  

[5]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良:实在。

  

[6]属引凄异 属:连接 引:延长。

  

[7]哀转久绝 绝;消失,停止。

  

[8]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飞漱:急流冲荡。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1.用原文填空。

  

[1]写三峡连绵、高耸的山势的句子是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三峡夏季水势之大的句子是流之速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用以渲染三峡凄清悲凉气氛的渔歌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阙””曦””襄”等字易写错。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是不能见到日月的 点拨:重点理解”自非””亭午””夜分”等词语。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清波回旋,绿色的水潭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

  

点拨:重点理解”素湍””回清”等词语。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趣味无穷。点拨:重点理解”清””荣””峻””茂”等词语。

  

[4]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常常听到高处传来猿猴的叫声,凄厉异常,绵延不息。[那叫声]在空谷中回荡,哀婉凄切,久久不绝。

  

点拨:重点理解”属””引””绝”等词语。

  

三、段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描写三峡四季景色的内容。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点拨:这三段分别描写了三峡夏、春冬、秋等四季景色。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三峡》选自《水经注》,作者郦道元[人名],北魏[朝代] 地理学家[称谓]。

  

初二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整理

  

第四单元知识点:奇妙的克隆

  

1、四个小标题:使得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2、本文说明顺序:逻辑顺序

  

3、说明方法:引用,举例子,列数字,下定义,做诠释

  

4、一个细菌经过20分钟左右就可以一分为二;一根葡萄枝切成十段就可以变成十株葡萄…[化高深为浅显易懂]

  

5、鲫鱼[鱼类]→蟾蜍[两栖类]→老鼠[哺乳类][从低等到高等]

  

6、克隆绵羊“多利”标志着:○1标志着克隆技术取得了新的成就○2既是人类的福音,又是人类的噩兆。

  

7、克隆技术的利:○1可以繁殖“高附加值牲畜” ○2挽救珍稀动物○3防治人类疾病,延长人类寿命

  

8、……这也就是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拟物,强调其作用

  

第四单元知识点:自然的语言

  

1、本文说明语言:准确,周密,简洁,生动优美,典雅。

  

2、说明方法:举例子[最多]

  

3、说明顺序:逻辑顺序。由现象引出原理[由表及里]

  

4、大自然的语言:物候现象,更形象化

  

5、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说明以一些普通的自然现象在农业生产中起到了预报农时的作用。

  

6、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称为物候。

  

7、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称为物候学。

  

8、物候现象的来临的决定因素[由主到次,由大到小]: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空间因素],古今的差异[时间因素]。

  

第四单元知识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

  

阿西莫夫[1920-1992],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和科学幻想小说家。

  

恐龙无处不在

  

1、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

  

2、语言特色:①行文中放在括号里的补充说明文字多 ②多处运用了设问句

  

③采用举例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明白如画。

  

3、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肯定会对其他领域产生影响。[总领全文,是全文的逻辑基础]

  

4、南极发现恐龙化石[考古学、生物学]→→板块构造理论[地质学]

  

5、现代的两栖动物[青蛙和蟾蜍是人人皆知的现代两栖动物]:举人们熟悉的例子来使概念更浅显易懂。

  

6、本文的专业术语:使文章更有权威性,科学性

  

7、泛大陆[热带、温带]→分裂成四部分→南极大陆[其中一个]→极地

  

8、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的多么天衣无缝:补充说明了大陆漂移说的一个显而易见的证据。

  

第四单元知识点:被压扁的沙子

  

1、在过去的9年里,科学家们一直对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的一个新观点争论不休,这个问题最终也许会得到解决。“也许”表示估计 “最终”表明作者的信心

  

2、万一哪天某个星体要撞击地球,我们也许会知道如何来避免这种撞击:强调科学研究的现实意义,同时体现了作者的幽默。

  

3、因为斯石英只有在撞击下才形成,所以由被压扁的沙子[斯石英]推导出恐龙灭绝的`原因[撞击说]

  

4、两文作比较:①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从现象到本质[原理]②说明方法 举例子[最多]打比方、作比较、列数字③说明内容 1用南极发现鸟臀目恐龙化石证明板块构造说 2用“斯石英”证明恐龙灭绝是由撞击形成的

  

④说明语言 逻辑性强,简明精炼,风趣幽默

  

第四单元知识点:生物入侵者

  

1、事理说明文通常用逻辑顺序

  

2、本文说明方法:举例子,下定义,列数字,打比方。

  

3、专家们把这种原本生活在异国他乡、通过非自然途径迁移到新的生态环境中的“移民”称为“生物入侵者”[生动形象的说明这一类“移民”会给人类和自然造成很大的危害]

  

4、生物入侵者的危害:1破坏生态系统

  

2造成经济损失 没有天敌危害

  

3物种多样性遭破坏 两个因素 不受同类食物竞争

  

5、不同科学家的不同态度:①经过“物竞天择”,可制约生物入侵者,达到新的平衡

  

②任由发展,会给当地的人类和自然造成重大的危害

  

第四单元知识点:落日的幻觉

  

1、第2段主要运用描写的表达方式,这样写的好处是 。生动、形象,使文章文学性、可读性更强。

  

2、第3段在全文结构上属于过渡句,在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3、第4段中“1871年…… 10倍以上。”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强文章的可信度,鲜明有效地说明了短波光散射比长波光强。

  

4、第5段中的“这种奇妙的大气光学现象”指的是“由于地球表面……暗弧上的亮弧。” [第5段开头部分]

  

5、这四段内容在解释落日的各种幻觉现象时主要遵循由现象到原理的逻辑顺序

  

 

  

语文备考初二上册知识点整理语文备考初二上册知识点整理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