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生活常识分类
热门标签:

投稿

最新标签:

投稿

瓜娃子是什么意思?译为“傻、不聪明”等戏称

日期:2023/01/18 19:40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德阳市和成都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很近,两地方言的地缘性接触密切,相差不大,但德阳话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以下内容皆来源于2003年版《德阳市志》。随着时代发展,过去不好考证的部分字词现在比较方便了,个人编辑时做了改动,用红色字体表示。  德阳方言  一、声母  德阳方言有声母20个。  声 母 特 点 :  ( 3 ) 有舌面浊鼻音“gn” ,舌根浊 鼻音“ng” ,唇齿浊擦音“ v ”。 《国...

  德阳市和成都在地理位置上距离很近,两地方言的地缘性接触密切,相差不大,但德阳话也有其独特的地方。

  以下内容皆来源于2003年版《德阳市志》。随着时代发展,过去不好考证的部分字词现在比较方便了,个人编辑时做了改动,用红色字体表示。

  德阳方言

  一、声母

  德阳方言有声母20个。

  声 母 特 点 :

  ( 3 ) 有舌面浊鼻音“gn” ,舌根浊 鼻音“ng” ,唇齿浊擦音“ v ”。 《国 际音标》 分别 表 示为 〔ȵ 〕 、 〔η〕 、 〔 v〕 。

  ( 4 ) 德阳话 中 有一 个浊 擦 音平舌 辅音 , 《国 际 音标》 中 符号为“ z ” ,但 它容 易 跟 《汉 语拼 音方 案》 中 的“ z ” 相 混。 因此 ,本 方言 志 采用 “ r ”下 面 加 一 短 横 即 ( r ) 的符 号表 示。

  二、 韵 母

  单韵母:

  复韵母 :

  德阳方言比普通话少6个韵母 ,即 “-i (后 ) ”、 “ e ”、 “ Uo”、 “ ing ”、 “ eng ”、 “ ueng ”, 但增加“i o”、 “ ue ”、 “ia i”3 个韵母。 另外 ,旌阳区韵母 a 多读作〔ə〕 ,a o 多读作〔ə u〕, i a n 多读作 〔i n〕 ; 绵竹话 a o 多读作 〔u ɔ〕 , i a o 多读作 〔iɔ〕 ; 广汉、 什邡话a n 多读作 〔æn〕 ; 中江话韵母 i 、 ü 不分。 i、 u、 ü 行韵母前面没有声母时,写法与 《汉语拼音方案》 一致。

  三、声调

  德阳方言有5个调值 ,5类声调。除什邡保留有入声外 ,其余5县 (市、区) 声调发音情况基本接近。兹 用“五度标调法”将各个调值的高、低、升、降情况如下 :

  四、音变

  1. 非叠音词连读变调。

  此外,中江、 罗江 (金山) 话中,当 2 声在1 声前面时,1、 2 声都变读为低平调 ( 22 ) ,接近入声声 调。 如:昨21天 55→昨22天 22。

  2. 叠音词连读变调规律如下:

  1. 1连读时不变调。 如:梯1梯 1-→梯1梯 1。

  2. 2连读时,变2.2为2.1。 如:藤2藤 2-→藤2藤1、 绳2绳 2-→绳2绳 1。

  3. 3连读时,变3.3为3.2。 如:板3板 3-→板3板 2、 眼3眼 3-→眼3眼 2。

  4. 4连读时,变4.4为4.1。 如:架4架 4-→架4架 1、 洞4洞 4-→洞4洞 1。

  当后词缀为 “子”、 “头” 时 ,该词缀 读轻声 ( 轻声不标调) 。 如:

  桌2子 3-→桌2子、 房2子 3-→房2 子、 手3头 2-→手3头、 碗3头 2-→碗3头。

  瓜娃儿(儿化为wer,以下略): 又叫瓜娃子,即傻子。

  板眼儿:花招。

  夹舌头儿:说话不清楚的人。

  跟班儿:旧社会的随从。

  摸哥儿:扒手,小偷。

  龙门儿:院子的大门:八字龙门儿 ( men r1 ) 。

  苕娃儿:土。包子

  调羹儿:小汤匙 :拿只调羹儿 ( gen r1 ) 来舀汤。

  尾巴儿:尾巴:猫尾巴儿 ( bar1 ) 。

  朽杆儿 :质量太差 :这种打火机太朽杆儿 ( ganr3 ) 了。

  样份儿:样子、 状态 :他怎么成了那幅样份儿 ( fen r1 ) 了?

  这儿:这里:为什么这么久你都不到我这儿 ( zê r 1 ) 来?

  账狗儿:败家子。

  干虾儿:旧社会称无业游民为干虾儿 ( xiar1 ) 。 现指身体单薄:他是个干虾儿 ( xiar1 ) 。

  麻花儿:油炸的食品麻花。

  篾片儿 :薄竹片。

  炭灰儿 :未燃尽的余炭 ,又叫 二炭。

  瓦片儿:碎瓦片。

  五、有音无字的音节与异读

  ( 一) 有音无字的音节 德阳方言中有不少有音有义而词典上 又没 有字 的音节 ,称之为有音无字 的音节 ,用 “ □ ”代 替。 例 如 :

  □ ben4:音笨,意为顺着 一个方向用力拉:再往你那头ben 1一点。

  □ gen 3:(整的音变)音耿,整块、 整体、 整数、 全部:花了gen 3 gen 3一百元。 又说全部为“gen 3笼心肺”:你 想吃g e n 3笼心肺吗?即:你想独吞吗?

  □ gong 4:(躬的音变)音共 ,意为钻:你gong 4进来干啥子? 又表进入:能gong 4 到那个单位去 ,那就太好 了。

  □ her1:(“哈”儿化)等 一her1,即等一会儿:他不在家 ,你等一her1再来嘛。

  □ jiu3:(㲃)音九, (1 ) 拧:衣服淋湿了,赶快把水jiu3干。 (2 ) 制作:用草搓绳子叫jiu3草绳。 ( 3 ) 用力旋转:把瓶子盖盖j i u3紧 (松) 。

  □ k u2:(跍)( 1 ) 蹲 下:k u2倒 ,不要站起来。 ( 2 ) 叠音作形容词后缀成分:矮k u2 k u2的,形容非常矮 小:这棵树长得矮k u2 k u2的。 ( 3 ) 躲藏:听说他在成都ku2了几天,后来就不晓得到哪里去了。

  □ kou2:(疑为“扣”音变)向下覆盖 :把碗kou2在桌子上。

  □ mu 4: ( 1) 脑 子笨,反应迟钝:脑壳大,心头mu 4,没有一点出息。 (2 ) 不光滑或不清晰:这张桌子mu 4楚楚的。

  □ lai 1:lai1污 了,即不讲 卫生,不爱干净的人:看你,简直是个l a i1污子。

  □ ong 1:音翁 ,盖、 埋: ong 1倒脑壳睡觉不卫生。 用些土把播下的种子 o n g 1严实。

  □ ong 4: 音瓮,溺死:那娃儿不小心掉进水里 ong 4死了。

  1. 声母异读

  2. 韵母异读

  3. 声韵母异读

  4. 声调异读

  六、 湖广话现象

  在清代(元末明初以来就有),很多来自湖广、 陕西、 福建、 浙江、 江西等地的移民定居在德阳市境内。 两百多年来 ,大多数人语言已相接近。 但部分农村(广汉的小汉、金轮、新华,德阳黄许以及中江沱江流域一些地方等地)却仍保留着祖上的语言特色。 当地人将这些独特的语言称作 “湖广话 ”。(方言学称“老湖广话”,或“湘方言”)下 面仅举 一副德阳 “ 湖广话 ” 对联为例 :

  意 思 是 :这里那里玩 ,你 ( 们 ) 我 ( 们 ) 吃。 没有什么(啥子)。

  一、语法特点

  1.人称代词

  德阳方言的人称代词用法与普通话没有多少区别 ,只是当指认、回答关于人的时候,人称代词复数有 时表单数。如 :

  她是我们妈。 (她是我妈。)

  你看 ,那是你们老师。 (你看 ,那是你的老师。)

  他们哥昨天就走了。 (他哥昨天就走了。)

  德阳话人称代词单数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用“跟—我 (你、他) —两个”句式表示轻视、别妄想的意思。如 :

  你跟他两个比咋比得赢哦! (你跟他比怎么能比得过啊! ) 句中的“他两个”并不指他有两个人 ,仅仅表示“你”与“他”之间的相互关系。

  2.疑问代词

  做啥子? (干什么)

  咋个办喃? (怎么办呢? )

  哪扪 (la3 men 1 ) ,这个词限于中江话 ,表示“为什么”和“怎么”。

  3.时态助词

  四川话用“倒”表时态“着”。德阳话除用“倒”外 ,同时也用“夺”和“起”表时态“着”。如:

  他在床边边上坐倒。 (他在床边坐着。 )

  我看夺看夺脑壳就昏了。 (我看着看着头就昏了。 )

  快把盆子端起跟我出去。 (快把盆了端着 ,跟我出去。 )

  4.指示代词

  “这 (那) 个 (go 1 ) 家”,表示这 (那) 样做。中江、罗江则用“这 (那) 扪”或“这 (那) 扪起” 表示这 (那) 样做。

  除中江、罗江外 ,德阳话还用“这 (那) 样份儿” (份儿读作fenr1 ) 表示这 (那) 样 或这 (那) 样做。如 :

  包抄手不是那个家 ,是这个家的。 (包馄饨不是那样做 ,是这样做的。 )

  你哪扪能这扪起喃?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 )

  如果是那样份儿 ,我就不说了嘛。 (如果是那样 ,我就不说了吧。 )

  “这 (那) 起”或“这 (那) 起子”,表示这 (那) 样 (的事物) ,也表示这 (那) 种。

  另外 ,德阳 话也用“这 (那) 种了”特指对人的蔑视。如 :

  明明昨天看倒是那起 ,咋个今天就变成这起了喃? (明明昨天看见是那种 ,怎么今天就变成这种 了呢?)

  你咋个是这种 子人哦! (你怎么是这种人呢! )

  5.语气词

  你要来就来蛮。 (你要来就来吧。 ) 表示不要只说不来。

  这就足你写的#(原字:口旁加弯,广汉说哇)? (这就是你写的吗? ) 表示怀疑和反诘。

  我有今天晚上的球票胆! (我有今天晚上的球票! ) 表示炫耀。

  老张不去呵? (老张不去吗? ) 表示疑问 (仅出现于旌阳区和绵竹话) 。

  又说:“老张不去嗦”? 看哇!喊你莫来你鼓倒要来。 (看嘛!叫你别来你偏要来。) 无实义 ,且仅出现于广汉、 什邡话。

  6.连词和介词

  德阳 话有一个很特殊的连词“给” ,表示跟、 同、 和。 此外 ,什邡大部分地方将介词“在 ”说成 “得”。如 :

  听我给你说嘛! (听我跟你说嘛! )

  他给你一起去。 (他跟你一起去。 )

  我爸爸得屋 (wo2 ) 头。(wo2应该是有入声的什邡音,广汉按普通话正常发四川话音)(我爸爸在家里。 )

  (二) 很多畜、虫、 鸟、兽的名称与普通话差异很大

  半壳儿 :蚌。

  螬虫 :(广汉发音曹冲)蛔虫。

  丁丁猫儿 (又叫麻郎儿) :蜻蜓。

  黄老哇 :黄莺。

  米贵杨 :杜鹃。

  癞格宝 :蟾蜍。

  夜白飞 :蝙蝠。

  偷油婆 :蟑螂。

  雁鹅 :大雁。

  沙虫子 :蚊子幼虫。

  皂鸡子 :蛐蛐

  (三) 颇具方言色彩的各种短语

  1.“×眉×眼”式

  诧眉诧眼 :不顺眼、不协调。

  瓜眉瓜眼 :痴呆笨拙。

  怪眉怪眼 :莫明其妙、奇奇怪怪。

  皱眉挖眼 :折皱不平。

  2.“×头×脑”式

  恍头恍脑 :轻浮、不踏实、不可靠。

  杵头杵脑 :出言不逊。

  鬼头鬼脑 :鬼鬼祟祟的样子

  木头木脑 :反应迟钝。

  3.“倒×不×”式

  倒瓜不精 :偏重后两个语素。

  倒死不活 :偏重后两个语素。

  倒早不晏 :偏重最后一个语素。

  倒会不会 :表示动作、行为未完。

  倒走不走 :表示犹豫不决。

  4.由意义相同或相反的语素组成的各种短语

  大声武气 :说话声音宏亮。

  周围团转 :附近、四周。

  乌猫 (儿) 皂狗 :多指面部肮脏。

  鼻浓口水 :小孩脸、 嘴、鼻等处很脏的样子。

  忙天慌地 :匆匆忙忙。

  扑爬跟斗 :连滚带爬 ,狼狈不堪。

  清丝严缝 :非常严密或保密。

  脱笼垮希 :用具质量太差或快要坏了。

  摇叮波 :桌椅板凳安放不平稳。

  收刀捡卦 :收拾、停止、结束。

  生拉活扯:活生生、强迫、偏要。

  背时倒灶 :倒霉。

  毛焦火辣:急躁不安; 天热、太阳大 ,气温高。

  皮搭嘴歪:精疲力竭的样子。

  气鼓气胀 :余怒未消 ,很不高兴。

  口攒肚落:想尽办法节约开支,增加积累。

  (四) 其他语法现象

  1.特殊的副词

  帮 (bang1 ) :帮紧、帮硬、帮老、帮重。

  菲 (fei1 ) :非辣、 菲黄、菲烫、菲麻、菲嫩、菲烧。

  焦 (jiao1 ) :焦苦、焦咸、焦干、焦稀、焦湿。

  溜 (liu1 ) :溜酸、溜圆、溜光、溜尖、溜汃 。

  捞 (lao1 ) :捞轻、捞粗、捞松。

  黢 (qu1 ) :黢黑 ,又黢麻黑。

  2.在人的称呼前加数词“两”来表示亲密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两弟兄 两口子 两姑嫂 两娘母 两婆孙 两老挑 两爷子 两师徒

  3.用贬义词词语作补语表示褒义

  喜欢惨 (昏) 了 安逸惨 (昏) 了 能干惨 (昏) 了 高兴惨 (昏) 了 好吃惨了 好看惨 了 舒服惨了 巴适惨了

  4.用肯定语气表示否定和反诘

  钱多:实际上钱并不多。

  肯信:本意是“不信”。

  稀奇 :其实一点也稀奇。

  没见过 :实际是说见过。

  ×对完了:实际是说某某不见得就正确。

  服了你了:无语(笔者广汉人,广汉这样说,其他地方未考证),程度深一点就加“简直”

  5.用“达”和“把”表示时间的长短或东西多少

  天达天:一 整天。

  年达年 :整一年。

  用“达”表示时间长。 而用“把”表示时间短。

  如 : 天把天:用天把天莫得关系。

  斤把斤 :斤把斤肉我们一会儿 ( her1 ) 就吃完了。

  次把次:次把次可以原谅 ,下次就不行了。

  6.用“动词 + 夺有 + 宾语”格式表示事物的存在。例如 :

  你揣夺有纸莫得? (你揣着纸吗? )

  可能走夺有一阵了。 (可能走了有一会儿了。)

  床上还睡夺有人。 (床上还睡着人。)

  我又没有 长夺有三只 手。 (我又没有长着三只手。 )

  7.用“肯莫 + 动词”表示劝诫

  你肯莫去 ,看打倒。 (你还是别去 ,当心被打着。 )

  他的话肯莫听。 (他的话还是别听。 )

  这个事肯莫干。 (这个事还是别干。 )

  8.用“得来”和“不来”表示“会”和“不会”

  你做得来不? (你会做吗? )

  我扯不来谎。 (我不会撒谎。 )

  9.用“起在” (什邡话用“起得”)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处于持续状态

  娃娃在院子头耍起在。 (孩子在院子里玩着呢。 )

  鸡还炖起在。 (鸡正炖着呢。 )

  本本在包包头揣起在。 (本子在包里揣着呢。 )

  你看他还神起在。 (你看他还在发呆呢。 )

  10.用“动词 + 来的”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过

  他昨天来来的。 (他昨天来过。 )

  老师才将讲来的。 (老师刚才讲过。 )

  那年我去来的。 (那年我去过。 )

  11.具有特殊用法的“多”

  ( 1 ) 用在句尾 ,无实义。如 :

  莫慌多!我想一下。 (别慌!我想一下。 )

  先莫忙吃多!妈妈还没有回来。 (先别忙吃!妈妈还没有回来。 )

  (2 ) 用在句尾 ,有“再说”的意思。如 :

  你们等一下 ,他回来了多。 (你们等一等 ,他回来了再说。 )

  我先吃碗饭多。 (我先吃碗饭再说。 )

  这个问题我们商量了多。 (这个问题我们商量了再说。 )

  二、词汇特点

  (一 ) 叠音词德阳方言里最富于方言色彩的叠音词特别多 ,这些叠音词可归纳为 从式、 ABB式、AAB式、 AABB式四类。

  1.AA式 :边边 (边沿 ) 、底底 (底部 ) 、 瓢瓢 (小型舀具 ) 、绳绳 (细小绳子 ) 。

  2.ABB式 :鸡刨刨 (动作虽快但不认真、不仔细 ) 、水稀稀 (不负责任或不守信用 ) 、 脆波波 (形容非 常酥脆 ) 、 光董董 (裸露的上身 ) 、绵扯扯 (动作迟缓 ) 。

  3.AA B式:巴巴掌 ( 巴掌、手掌 ) 、 猫猫蚊 (一种最小的蚊子 ) 、溜溜圆 (非常圆 ) 、拐拐上 (拐弯 处 ) 。

  (1 ) 双音节词前后语素重叠 ,如 :把细——把把细细 (非常细心 ) 、 巳实——巴巴实实 (满意、舒服、美好) 、撇脱——撇撇脱脱 (干脆利落、爽快 ) 。

  (2) 非双音节词前后音节重叠,如:偏 偏倒倒 (走路不稳的样子) 、 昏昏浊浊 (神志不清 ) 、耍耍搭搭 (磨洋工、混日子 ) 、渣渣洼洼 (东拉西 扯或因不高兴而不停地唠叨 ) 。

  (二 ) 带辅助成分“子”的名词如 :

  耳子 (木耳 ) 、倒拐子 (肘关节 ) 、对门子 (与自家相对的另一家) 、瓜娃子 (傻子 ) 、马架子 (木制的、可收折的躺椅 ) 、爪手子 (手指不能伸直的人 ) 。

  (三 ) 禽、 畜的幼崽都叫做“×儿子” 如 :

  在德阳市境内 ,人们待人接物与生活用语中 ,广泛而久远流传的俚语甚多。有的话虽粗俗 ,但言简意 赅。选例如下:

  拌筋、扯筋 :闹架、吵嘴

  打捶、角孽 :打架、斗殴

  拉稀 :示弱

  擦黑 :黄昏

  打尖 :正餐前的小餐

  玩格 :享受

  把细 :细心

  老逗、逗脚猪 :吝啬

  抛撒 :浪费

  恍兮惚兮 :粗心大意

  谈嫌 :挑剔

  义巴:话多

  向料 :调料

  盯倒 :注意

  水得很 :很马虎、很虚假

  晌午、晌午年干:中午

  奸 :狡猾

  黑了晚周 (广汉) :晚上

  黑了晚些 (什邡 ) :晚上

  烧人:整冤枉

  扯莽筋 :不讲理

  扯朵子:说谎

  体面:漂亮

  打抱工 :白费力

  背时、背时倒灶 :倒霉

  挨头 子:遭训斥

  估倒 :强迫

  打理扯 :打麻烦

  拐了 :弄错了

  死皮赖活 :耍无赖

  幺二合三 :小严肃

  毛焦火辣 :烦燥

  杵头杵脑 :说话抵触

  肝筋火旺:性情粗暴

  打麻子眼 :黄昏

  正二八经 :郑重

  涮坛 子:开玩笑

  横板顺跳 :不规矩

  慌人 :使人难堪

  骂花鸡公 :指桑骂槐

  光生 :整洁

  冷秋八淡 :冷冷清清

  规一 :妥当

  一抹多 :很多

  吃雷 :克扣

  悄悄咪咪 :不声不响

  一饼粘 :不清楚

  装疯迷窍 :假装痴呆

  肇皮 :丢脸

  清早八晨 :早晨

  然瓦:拖沓

  柳儿匠、摸哥 (儿) 、撬哥 (儿) :扒手、小偷

  犟遭瘟 :主观固执

  黑眼窝 :文盲

  冲 (充) 尖尖 :讨好卖乖、逞能

  宝气 :滑稽

  费头子:顽皮的人

  经试 :耐用

  油邋片 :衣服肮脏

  不宠火 :不好、质量差、不顶事

  扯胸卖怀 :衣着不整

  丢死耗 子:甩包袱、不守信用

  犟拐拐 :倔强

  放黄:失信

  撒葱花 :说奉承话

  红黑不合适 :总是不对

  抽底火 :揭短

  盘海 :螃蟹

  打梦脚 :粗心大意

  宵夜 :吃晚饭

  麻广广 :骗人

  舔肥勾子 :逢迎权势

  甲甲 :污垢

  老坎 :土气

  裹得紧 :关系密切

  褛馊 :肮脏

  看酒、筛酒 :斟酒

  戳背脊骨 :揭短处

  煞角 :结束

  将息 :养病

  冲壳子 :吹牛

  啬家子 :吝啬

  精灵 :聪明

  安逸 :舒服

  下话 :认错

  相因 :价格便宜

  .巴倒 :依附着、粘结

  白脸 (囚脸) :调皮

  不盯头子 :不讲交情、不给面子

  诧生 :小孩子怕见生人

  槽头 :猪颈部肉 ,比喻赌bo常输的人

  扯蒲鼾 :打呼噜

  扯火闪 :①指雷雨中的闪电②中途停顿、打闪

  撮事婆 :挑拨是非的人

  打燃火 :吵起来

  打涌堂 :店、堂顾客拥挤达到了高峰

  但屁疼 :不在乎、一点影响也没有

  二天 :今后

  扇耳屎 :打耳光

  二不挂五 :二流子、不三不四的人

  翻是非 :拨弄是非

  富泰 :身体壮实或有钱的样子

  方子 (寿木) :棺材

  阶 (读该) 檐 :正对屋檐下的屋基

  搞快 (搞起) :快点

  跟倒 :马上、立即

  惯适 :溺爱、姑息、迁就、放纵

  皈依佛法 :规规矩矩、老老实实

  哈喉 :腊肉放久了 ,有涩味

  滑刷 :光滑

  花如 :衣料花色艳丽 ,颜色复杂

  黄了 :没成功

  祸驼子 :不听话、爱闯祸的人

  活天冤枉 :天大的冤枉

  夹得很 :非常吝啬

  捡脚子 :代人善后

  搅肇 :捣乱、破坏

  经佑 :服侍、照料

  惊风活扯 :慌乱、紧张的样子

  劲仗 :很威风、很厉害

  开黄腔 :说外行话、说话不算数

  靠实 :实在、简直

  扣手:配合默契

  垮杆 :完蛋

  哭稀流了 :哭得很伤心

  搁倒 :放下、停下

  麻亚 :密集、很多

  马脸 :扳起面孔

  茅厮 :厕所

  默倒 :以为

  乜(应该是“搣”)( m i e 1 ) :掰开、折断

  莫奈何 :受不了

  明砍 :直截了当地说

  莫来头 :没有关系

  难得搞 :不愿意

  老起 :打抱不平、替人撑腰

  理麻 :调查、询问

  里扯火 :质量差或不可靠

  利边 :故意

  笼起 :自讨苦吃

  落教 :够朋友或懂事

  冷秋蛋 :冷冷清清

  酽 (异读为“念”) :浓、稠

  撵猫儿 :捉迷藏

  熬穿夜 :干一个通宵

  挨边 :快到、接近

  殴起 :摆架子

  泡绍 :松软

  暗(应该是“晚”的变音)(ηan 4 ) 了 :迟了、晚了

  撇脱 :简单、干脆

  皮袢 :麻烦事情

  欺头 :便宜

  铺盖 :被子

  起先 :先前、最初

  瓤 :质量、技术不好

  清风雅静 :一点声音都没有

  深怕 :非常担心

  肉扯扯 :犹豫不决

  松活 :轻松、容易

  乘倒 :顶住

  摔摆 :拖延、刁难

  失格 :丢面子

  说声 (喊声) :要是、如果

  涮坛子 :开玩笑

  淘冤枉神 :白费力气

  汤水 :事情麻烦

  头数 :第一要算

  抖包包、抖堂 :全部、统统

  弯酸 :讽刺、打击、嘲弄

  坨 :量词 ,成团、成块的东西

  稳起 :沉住气或不行动

  汪实 :分量足

  吓人巴沙 :吓人得很

  网起 :不正当的结识、交往

  现告 :马 上试一试

  宵夜 :吃晚饭

  醒二活三 :吊儿郎当

  雄实 :健康

  幺台 :了结、结局

  洋盘 :神气、时髦

  阴倒 :私自、悄悄的、暗中

  遇得到 :凑巧

  秧窝 :精神不振或没出息

  乍 子:这 下

  宰子 :作决定、拍板

  闸咐 :叮咛

  展劲 :卖力、使劲

  锥 :狡猾、扎

  嘴皮 :嘴唇

  整冤枉 :使人上当或故意捉弄人

  走展 :作出让步或有商量、迂旋的余地

  㧯起半截就开跑 :没有弄清事实真相就乱下断语。瓜娃子是什么意思?译为“傻、不聪明”等戏称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