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6 20:17作者:小编人气:
“熊,要怎么跟05后交流呢?”
后台有位朋友和熊说,她有个相差12岁的弟弟,正值叛逆期。
母亲走得比较早,所以在弟弟的管教方面,她不得不承担着母亲的角色。
“怕他在外面学坏,所以对他比较严,我在外面工作每次只能通过微信和他交流,但他一直不是很爱理我,我发好几条语音嘱咐他七七八八,他总是冷漠地回一句‘嗯’、‘好’……有时甚至不回复……”
“哎,或许啰嗦是啰嗦了点,但我就是出于担心和太急切想关爱他了。”
在教育这方面呐,虽然熊也看过一些相关书籍,但确实没有专注在这一方面,所以可能没办法特别专业地给到一些实用的建议。
但是叻,对于沟通这块儿,熊还是有点体悟哒!
熊认为,除了弟弟可能在叛逆期本身就不爱说话之外;
或许姐姐的微信沟通方式,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噢!
试想着,如果我们打开微信,看见一连串50秒的语音;
耐着性子把它听完,结果发现有用的信息也就那么5秒,10秒……当然会简单敷衍一下,希望对方快点结束对话。
据非官方统计,微信中最令人讨厌的、最令人想拉黑的聊天行为,「持续轰炸的长语音」可是榜上有名噢~
而经常发长语音的人呢,通常都犯了一个沟通禁忌:废话多,讲话没有重点。
所以今天,熊想分享一本教我们“用最短的时间把最重要的事情说明白”的书。
喏,就它:《开口就能说重点》。
书的作者,来自聊天界的男神级人物、沟通大师:斋藤孝。
斋藤孝认为,其实在人际沟通中,别人最多听我们讲1分钟;
废话连篇和沉默寡言一样,都不利于人际交往。
我们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话说明白,才能让别人把话听进去~
当然啦,这本书比较围绕着职场写,但熊觉得,这里面的小技巧应用于每个生活场景;
我们总避免不了和家人、朋友沟通商量事情嘛。
接下来,就跟着熊来学习那些“开口说重点”的小技巧吧~
检查自己的口头禅。
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都有一些口头禅:
“就是……就是……”
“嗯……呃……呃……”
“反正……反正……”
如作者所说,我们可能只是无意识地把它们当作口头禅,但是对于听众来说,却会因为被分心而感到烦躁。
所以作者认为,我们只要检查并改正这个小细节,就能大大改善说话习惯。
在书中,作者提供了两个检查口头禅的方法。
第一个呢,是让身边的好朋友监督,让对方平常注意一下自己是否有什么频繁出现的口头禅。
这样,我们可能就会得到朋友的反馈:
“你刚说了4次‘那个’”、“你好像习惯说‘就是’”……
或者,可以把自己的话录下来[微信语音可以直接回听],然后检查自己有哪些口头禅。
不过,作者也说了,说话也不需要像书写一样正确;
而且要是说话跟书写一样正确,反而会失去语言的湿润感和蓬松感,让人听起来费劲。
所以,检查口头禅是为避免重复过多的废话,偶尔一两句语气词倒也无妨~
发问时,先列好问题清单。
作为一名沟通大师,作者经常接受媒体采访,但他常常有一个感受:
“我总是想在有限时间内尽量回答最多问题,但是当我拼命回答一堆问题、心想总算有结论的时候,如果对方又抛出新的问题,我就会浑身无力,开始烦恼到底何时才会结束。
或是结束之后松了一口气,对方却又发来电子邮件,想要多问几个问题。这也会让我有点烦恼。”
同样道理,不论是在职场中,还是生活中,当我们被询问太多重复,或者差不多的问题时,会感到烦躁、没耐心。
因此,作者建议我们,若是需要发问的沟通场合,可以提前列个问题清单。
如果是比较职场、正式的场合,还可以将问题清单提前发给对方;
这样做的一大优点是,可以让对方“看得到终点”。
每一个问题就像公交车站牌,只要一开始就知道“这班公车有五站”,就算绕点远路,也不会让人感到不安。
熊认为,提前列好问题清单,不仅方便对方,还有助于我们整理自己的思路,及时补缺补漏,对于生活、职场,都是一个很好的沟通习惯呢。
1分钟说话法。
“就说话而言,1分钟其实不算短。”
作者认为,几乎所有事情都可以用1分钟,顶多2分钟就能说得明白。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有意识地训练用1分钟完整表达一件事。
为此,作者推荐我们使用:圆模式训练法。
即,假设整个圆是1分钟,分成三等份的话,一份就是20秒,四等份一份就是15秒,然后分别在每个时间区写下自己想说的话就好。
比如,三等份的一件事,可以分为,20秒诉述时间+地点,20秒诉述人物+时间,剩下20秒诉述自己的心情,或是对这件事的看法。
只要做到这一点,1分钟就能变得更紧密啦。
可能很多小伙伴会疑惑:那在日常中这样讲话是不是没太必要。
熊认为呢,就像作者说的,日常闲话的目的,不仅是传递资讯而已,也是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发挥自己的见解,给人留下好的印象呀。
有时道歉也不可过度。
或许在我们惯有思维里,认为道歉应该把理由交待清楚,才显得真诚。
但作者提醒,有时道歉说得太多,反而会适得其反。
比如,在约会中迟到了,如果我们说了一大堆:
“因为要安顿好家里的小孩,打车前又寄了个快递,路上又很堵,就迟到了……”
虽然迟到的原因确实能让人理解,但多少会给人一种“找了很多借口”的感觉。
如果换个简洁的表达方式可能会好很多:
“不好意思,没有算好出门时间,没能及时赶到。”
只需要表达下歉意,然后尽量把错误归结于自己的疏忽,而非具体的事情上,道歉就会显得更真诚噢。
夸赞无需太长,会显得更真诚。
夸赞和道歉有异曲同工之妙。
“你穿这件裙子很好看,第一次看到有人这么好地驾驭这个颜色,你刚走过来,我以为神仙下凡了呢,眼睛都没办法从你身上离开啊……”
像上述这般,如果夸得天花乱坠,很容易会给人拍马屁的油腻感。
作者认为,夸赞也需要适当克制。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一句简单的夸赞就足够了——
“今天这条裙子很衬你的气质欸。”
“你今天看起来很漂亮!”
作者还说,与其想着如何增加赞美的话术,倒不如养成多多夸人的习惯。
出门前,夸夸女朋友今天穿得很漂亮;到了办公室,夸夸同事今天状态不错,等等。
“赞美一个人,1分钟就够了,而这短短1分钟就可以给你带来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心里放一张自我检查表。
除了上述的一些小技巧之外,作者说,想要做到“开口就能说重点”,还需要长期的坚持、自查、改进。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在心中准备一张检查表。
检查表大致分为两大类:技术面的检查和效果面的检查。
具体项目,熊就分享在下面啦~
⭐技术面
□有没有提出实例
□有没有说得简单,符合对方经验
□内容是否简洁
□有没有关键内容
□是否在1分钟内结束
⭐效果面
□是否撼动人心
□对方有无发言或发问
□有没有激发对方做出“喔喔”“嗯嗯”之类的反应
□有没有使对方烦躁
□能否承接下文
在对一个人或一件事很上心的时候,我们都和开头那位姐姐一样,想要把自己的热情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
但熊认为,“因为热爱和珍视,才应该保持克制。”
我们就尽力把重点说明白,其他的,交给对方去探索吧~最容易被拉黑的微信聊天方式top1[1分钟说话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