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6 20:50作者:小编人气:
根据合肥市人民政府微信公众号发布的消息,合肥市人民政府将对《合肥市基本医疗保险待遇保障实施细则》的部分条款进行完善和改进,其中变化最大的有两项,一项是退休人员医保卡划入标准将大幅下降,一项是门诊费报销标准大幅提升。另外还有三项医保政策同步调整。
具体来说,2023年1月开始,合肥市退休人员医保卡划入标准将统一执行安徽省标准,预示着,原先每月划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灵活就业]退休人员医保卡里的钱由之前的每月150元大幅减少到每月70元,减少一半以上。这样的话,以后退休人员医保卡的钱将会明显缩水,可用于购药或自费的资金就非常有限了。
不过,好在普通门诊报销标准也随之大幅提高,根据《细则》,在职职工报销比例之前最高才60%,新政后最低都是60%,报销比例划分标准也随之调整,采取与医疗机构等级挂钩的报销比例政策。
2023年1月开始,在一级医疗机构看门诊,报销比例为80%、二级医疗机构看门诊报销比例为70%、三级医疗机构看门诊报销比例为60%;退休人员报销比例调整为一级85%、二级75%、三级65%。这样,参保人员每次就可以多报销门诊费10%-20%。
在提高报销比例的同时,本次新政还下调了职工医保普通门诊报销起付线,降低了报销门槛,将原来1000元起付线下调到800元。起付线的下调,意味着每年又可以多报销120元-160元。
上述职工医保普通门诊费报销政策的“一增一减”,受益的是广大参保人员,新政后普通门诊自费负担将减轻不少。
比如,某人当年在一级医疗机构发生门诊费3000元,按照原来的政策,需要扣除1000元以后按60%比例报销,这样可以报销[3000-1000]*60%=1200元;按照新政,则可报销[3000-800]*85%=1700元,即新政可以多报销500元,相当于新政后门诊费可以多报41.7%,实际涨幅确实比较大。
另外,还有以下三项医保政策也进行了调整:
1.根据《细则》,城乡居民参保人员在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医疗服务站、村卫生室看门诊,年度报销上限将从之前的100元上调到150元,相当于在基层看病每年可以多报销50元门诊费。
2.2023年开始,领取生育津贴不用再提供《生育证》,也就是说,女职工在生育6个月内,只要凭本人身份证件和生育相关资料通过合肥市医保服务平台、或生育所在医院、或医保经办机构申请即可。
3.对于不具备普通门诊包干条件的大学,其在校大学生可以自主参加城乡居民医保,普通门诊费直接按照城乡居民普通门诊报销政策执行。2023年1月起合肥部分人员医保卡划入标准下调,还有五项待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