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网站地图

综合知识分类
热门标签:

知识大杂烩

最新标签:

知识大杂烩

古代燕国都城蓟城是现在哪里[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

日期:2023/01/17 12:55作者:小编人气:

导读: 3000年前,在幽燕北京地区,有个美丽的古国,叫蓟国,其都城为蓟城,一个开满了紫色大蓟花的美丽繁华之城。  可惜短暂的国家,逝去的都城,现在仍没找到其具体位置。  你到底在哪里啊?  千年的历史谜团,一直困扰着关心北京城最早城址的我们。  燕国都城蓟城是现在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据郦道元《水经...

  3000年前,在幽燕北京地区,有个美丽的古国,叫蓟国,其都城为蓟城,一个开满了紫色大蓟花的美丽繁华之城。

  可惜短暂的国家,逝去的都城,现在仍没找到其具体位置。

  你到底在哪里啊?

  千年的历史谜团,一直困扰着关心北京城最早城址的我们。

  燕国都城蓟城是现在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秦汉以来,北京地区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名称先后称为蓟城、燕都、燕京、大都、北平、顺天府等。据郦道元《水经注》说:“昔周武王封尧后于蓟,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犹鲁之曲阜,齐之营丘矣。”

  蓟城位置的确定

  建国以来考古工作者经过数十年的工作,为探寻蓟城位置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50年代在蓟丘以南不到4公里处[广安门南700米外],曾发现战国遗址,出土饕餮纹半瓦当,这是燕国宫殿建筑常用的建筑构件。1956年在配合永定河引水工程的考古发掘工作中,发现151座春秋、战国至东汉时的陶井,其中战国36座,陶井分布最密集的地区是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共130座。

  燕国历史

  西周、春秋时为燕,后人为了区分定都在蓟的燕国,常称为南燕,而北京的燕为北燕。《史记》列出的诸侯国无南燕国,可见历史上的南燕国实为春秋小国。秦统一全国后,改南燕国为南燕县,后隋文帝又将其改为胙城县。唐武德二年,设胙州,又改原胙城县为南燕县;唐武德四年,撤销南燕并入胙城,行政概念上的南燕自此消失。

  关于开满紫色大蓟花的蓟城蓟丘,据说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广安门这里仍有一座大土丘,上面散落着许多战国、秦汉时期的陶片。直到70年代,土丘才因为城市建设而慢慢消失。原先据说有一块标明古蓟丘旧址的铜牌,也被人盗走了。

  在此期间,也陆续有相关文物出土:

  1956年,在北京白云观也发现有战国文化遗存,出土鬲、盆、罐等陶器和陶井。从会城门到宣武门豁口一带,还发现密集的陶井群,已知的有151座。

  1957年,考古界在北京广安门以南发现厚达1米以上的战国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有粗细绳纹陶片、碎绳纹砖瓦陶器残片、一面残缺的饕餮纹半瓦当;

  1972年,又在和平门外的韩家潭出土了战国时期文化遗存,有货币明刀、两面装餮纹半瓦当。

  出土的文物作为历史的见证者,还是为燕都蓟城留下了一些重要的痕迹。尤其是其中的这种瓦当为高级建筑所专用,以此判断,燕国古都蓟城就在北京市区西南一带。

  据《礼记》记载,周武王灭商后,“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这就是“蓟国”,其名字大概是因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里的记载:“今城内西北隅有蓟丘,因丘以名邑也”。即长满蓟花的山丘而命名了城市的名字“蓟城”,再以“蓟城”命名了国家的名字“蓟国”。

  正如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先生拟定的铭文:“北京城区,肇始斯地,其时惟周,其名曰蓟。”

  为什么说北京城最早的历史是“蓟国”,而不是“燕国”呢?

  《史记》云“周武王灭纣,封召公于燕”。这明显就是武王灭商建立周朝后,经过深思熟虑[建周后一年]后,确定了大家的功劳,论功行赏,国父姜子牙封齐、弟弟周公封鲁、同宗兄弟召公封燕。如此册封,一是给功劳人以封地,二是以此直辖这些地区。而蓟国是武王灭商未及下车,为安抚当地人民而进行的“褒封”,更多是自治。因此,燕国的建立在蓟国之后,也就是北京城最早的历史是在蓟国,而不是燕国。

  只是燕国强盛蓟国弱小,在春秋时期燕国灭蓟,将燕国都城迁到蓟城,在战国后期,燕太子丹多次行刺秦皇,尤其荆轲刺秦王,秦怒而伐燕,“十月而拔燕蓟城”[《战国策·燕策》],蓟城恐怕在那个时候就被完全毁坏了。

  加之,永定河水泛滥改道对蓟城的毁灭、掩盖。从公元前5000年到东汉时期,永定河河道有数次大的变化,它由北向南宽幅摆动,先后形成四条河道,蓟国都城蓟城可能已经被永定河毁坏埋没。

  因此战国时期,诸侯割据,七雄之一的燕国强大至霸,而都城蓟城辉煌一时,但却也荡然无存。至今,唯独燕国都城蓟城难以寻觅,而其他六国都城:齐国都城临淄[今山东淄博]、韩国都城新郑[今河南新郑]、魏国都城安邑[今山四夏县]、赵国都城邯郸[今河北邯郸]、楚国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秦国都城雍[今陕西风翔],这六国都城的面貌,考古勘探调查已经大致了解。

  蓟国都城,后来的燕国都城,蓟城地址历史记载不多,但郦道元的《水经注》有过描述“蓟丘”,即长满蓟花的土丘。根据唐代史料,当时蓟城“南北九里,东西七里”,东城墙在唐代所建悯忠寺[今法源寺]附近。之外,很少有资料描述蓟城。

  虽然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在北京城广安门陆续出土了战国时期文物,尤其是其中的这种纹饰瓦,其为蓟国蓟城遗址位置的确认提供了依据。

  饕餮纹瓦当之所以能够为燕都蓟城的存在提供强有力的证明,就在于它是燕国宫殿所特有的建筑构件。所谓瓦当,就是在建筑物檐前筒瓦的底部施以半圆形或圆形的护挡或当头,简单地说,瓦当就是带当筒瓦。瓦当对建筑物具有保护实用功能而当面上的精美纹饰,又具有传达精神意蕴的审美功能。瓦当有半圆形和整圆形,燕国的建筑瓦当均为半圆形,而且以饕餮纹为独有特色。

  在燕国境内,除蓟城外,在燕山南麓的房山、天津和唐山,在燕山以北辽西地区的赤峰、凌源,在易水流域的易县,都发现了与燕都蓟城瓦当在规制和审美风格上相同或相似的瓦当;尤其是易县的燕下都,近百年来出土了大批燕国特色的瓦当。

  因此我们能确定蓟国蓟城都城宫殿的位置,但要确认蓟城的具体位置和范围,恐怕还需要更多更有利的历史考察。古代燕国都城蓟城是现在哪里[北京城西南部宣武门至和平门一带]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方舟号 生活百科 科学小知识 | 备案号:鲁ICP备2021038504号-5

声明: 本站所有资料和文章来自互联网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友情链接:

济南seo 济南网站建设 Axial Fa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