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7 15:12作者:小编人气:
今年夏天出现了少见的极端高温天气,进入11月南方地区也经历了一波高温,这是一种异常现象,主要是受拉尼娜事件影响及热带海温异常导致的。那么,2022年到2023年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2023年春节到底冷不冷?
预测一:今年夏天热的这么彻底,那冬天可能也会冷的很彻底,所以会是一个冷冬;
预测二:今年夏天的热浪,会延续到冬天,所以会是一个暖冬。
一、2022年到2023年冬季是冷冬还是暖冬?
前冬偏暖,后冬偏冷。
近日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已经对今年冬季气温情况提出了预测意见:今年冬季全国大部气温将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气温变化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前冬偏暖,后冬偏冷。所以既不算是冷冬,也不算是暖冬。
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意见,今年冬季我国各地区气温情况如下:
内蒙古东部和西部、东北北部、华南大部、西南东南部、西北中东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其中内蒙古东北部、黑龙江、陕西西部、甘肃中部和东部、青海东北部和宁夏等地偏低1~2℃;
全国其余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东北部、山东、河南东部、湖北东北部等地偏高1~2℃。
那么这两个预测到底哪个是真的?我们可以通过夏季气温,推测出冬季气候走势吗?想真正了解冬季气候情况,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气候预测,该如何进行气候预测,以及气候预测的局限性。
气候该怎么预测?
发布自中国气象局发布的天气预报和气候预测,是我国最权威的科学预报和预测,各大高校、研究院所和各大部委、企业等也有气象学专业的人员从事着基于科学的预测工作。
基于科学预测天气的过程和原理很复杂,不仅仅涉及到地球大气的物理化学,还涉及到会影响大气的那些因素的物理化学,比如太阳、岩石、海洋、生物甚至人类活动,还会涉及到探测这些物理化学性质的手段,比如机械、电子、通信以及计算机科学等等,当今的天气预报是人类在所有这些领域的科学和技术发展的成果。
还需要了解的是,影响气温、气候的因子和层面是多方位的,比如:
直接影响地面气温的物理原因:比如太阳辐射、地热辐射、冷空气流入、高空气流下沉,这些都会直接影响地面气温;
大气环流:副热带高压、西伯利亚冷高压等等,这些都是大气环流中的天气系统,它们会间接影响气温;
大气系统以外的因子:拉尼娜、青藏高原积雪等气候系统的外强迫因子,通过长期积累的慢变效果会影响大气环流,间接影响气温。
所以气温和气候预测是一个很复杂的事情,无法仅凭单一因素就能推断未来气候走向。
现代科学天气预报
预报天气自古有之,但是基于现代气象科学预报天气的历史很短短,不过一百多年。而以数值天气预报为标志的更加准确的天气预报历史,不过几十年时间而已。现代天气预报的科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地方。
1.定义天气
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是在地球对流层中产生的,主要是对流层大气的物理化学性质发生各种复杂变化的结果。想预报天气就先要了解它,这就先要对大气的各种属性进行观测或者说探测。大气的属性很多很复杂,比较重要的有空气质量[密度或气压]、内能量[温度]、移动[风场]和空气中所含的水汽量[湿度]等,只有对这些属性有科学的测量,才能对天气有更准确的预报。
2.认识规律
有了对大气属性的描述和观测结果之后,通过科学分析就会发现大气的各种属性在时空尺度都具有一些特征,这就是大气环流。大气环流基本决定了所有的天气,而大气中所包含的其他因素,如大地、海洋、人类活动,以及外部因素如太阳的照射,都会决定和影响大气环流的特征。
至于大气环流如何决定了天气,大气环流又是如何形成和变化?这些都需要遵守物理规律,经过几百年的努力,气象科学逐渐将这其中的各个环节和各种因果关联搞清楚了一个大概。是的,只是一个大概的近似了解,因为其中涉及了无可避免的大量的简化,比如认为声音那样的空气振动对于天气的影响就忽略掉吧,算不过来,或者说算出来了也没意义。
3.计算大气环流的未来变化
科学了解了大气属性到天气的方方面面,然后对其未来变化进行计算模拟。这在过去,主要是靠预报员的科学认识和经验,在现代,就是依靠数值天气预报。
数值天气预报就是利用高性能计算机,将当前的大气状态输入一个能够描述大气运行规律的数学物理方程组,然后求解未来的大气状态,得到大气的各种物理要素,比如风、气压、温度、湿度等,进而推算出各种天气现象,比如雨雪、能见度、天空云量等。
二、2023年春节到底冷不冷?
会比较冷,据中央气象台预测:2023年1月下旬至2月,冷空气强度逐渐加强,内蒙古大部、东北大部、华北北部、华中、华南西部、西南东部和北部、西北大部气温较常年同期偏低。
三、暖冬和冷冬怎么判断?
判定冷暖冬的基本要素为冬季[12月至次年2月]三个月的平均气温,在空间上分为单站、区域、全国三个范围等级。
在单站方面: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大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暖冬;反之,如果单站平均气温距平小于等于标准差的-0.43倍,则为冷冬;
在区域总站数方面:暖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暖冬;冷冬站数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
在全国有效面积方面:暖冬面积超过全国有效面积的50%,即为暖冬;冷冬面积超过总站数的50%,即为冷冬。
总的来说,2022年到2023年冬季接近常年同期,前冬偏暖,后冬偏冷。既不算是冷冬,也不算是暖冬。2022-2023年今天冬季是暖冬还是冷冬?2023年春节到底冷不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