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4:1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杨柳青青宛地垂
唐代诗人 苏颋的《长相思》。
全诗原文:
君不见天津桥下东流水,南望龙门北朝市。
杨柳青青宛地垂,桃红李白花参差。
花参差,柳堪结,此时忆君心断绝。
⒈ 粉红色。
引南朝梁 刘遵 《繁华应令》诗:“鲜肤粉白慢脸若桃红。”
五代 王仁裕 《开元天宝遗事红汗》:“﹝贵妃﹞每至汗出,红腻而多香,或拭之於巾帕之上,其色如桃红也。”
秦牧录》:“单说一样红吧,就有朱砂红石榴红猩红、紫红、橘红、桃红。”
李【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7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杍《唐韻》《正韻》良以切《集韻》兩耳切《韻會》良士切,音里。《說文》果名。《素問》東方木也。《爾雅翼》李,木之多子者。《埤雅》李性難老,雖枝枯,子亦不細,其品處桃上。《詩·小雅》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又《韻會》世薦士謂之桃李。《劉向·說苑》樹桃李者,夏得休息,秋得其實焉。樹蒺藜者,夏不得休息,秋得其莿焉。世謂狄仁傑,桃李皆在公門,正用此事。
又《博雅》行李,關驛也。
又與理通。《左傳·僖十三年》行李之往來。《周語》行李以節逆之。《泊宅編》李理義通,人將有行,必先治,如孟子之言治任。理亦治也。
又星名。《史記·天官書》熒惑爲李。《徐廣註》內則理兵,外則理政。
又司理,官,亦稱司李。《前漢·胡建傳》黃帝李法。《管子·法法篇》臯陶爲李。
又檇李,春秋吳地。
又姓。《風俗通》伯陽之後。
白【午集中】【白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旁陌切《集韻》《韻會》《正韻》薄陌切,音帛。《說文》西方色也。隂用事,物色白。从入合二,二隂數也。《釋名》啓也。如水啓時色也。《爾雅·釋天》秋爲白藏。《疏》秋之氣和,則色白而收藏也。《周禮·冬官考工記》書繪之事,西方謂之白。《書·禹貢》冀州,厥土惟白壤。靑州,厥土白墳。
又《禮·檀弓》殷人尚白。
又《增韻》素也。潔也。《易·賁卦》白賁无咎。《註》其質素,不勞文飾也。
又《說卦》巽爲白。《疏》風吹去塵,故潔白也。
又明也。《禮·曾子問》當室之白。《註》謂西北隅得戸明者也。《荀子·正名篇》說不行,則白道而冥窮。《註》白道,謂明道也。《前漢·谷永傳》反除白罪。《註》罪之明白者,皆反而除之。
又白屋,以茅覆屋也。《前漢·蕭望之傳》恐非周公相成王致白屋之意。
又白衣,給官府趨走者。《前漢·兩龔傳》聞之白衣,戒君勿言也。
又白徒,猶白身。《管子·乘馬篇》白徒三十人奉車兩。
又白丁。《北史·李敏傳》周宣帝謂樂平公主曰:敏何官。對曰:一白丁耳。
又白民。《魏書·食貨志》莊帝班入粟之制,白民輸五百石,聽依第出身。
又白著。《唐書·劉晏傳》稅外橫取謂之白著。《春明退朝錄》世人謂酒酣爲白著。言刻薄之後人必顚沛,酩酊如飲者之著也。
又《禮·玉藻》君衣狐白裘。《註》以狐之白毛皮爲裘也。
又《爾雅·釋器》白金謂之銀。
又《唐書·食貨志》隋末行五銖白錢。
又《前漢·法志》罪人爲白粲。《註》坐擇米使正白,三歲也。
又《古今注》白筆,古珥筆,示君子有文武之備焉。
又《字學淵源》飛白書,蔡邕見施堊帚而作。
又星名。《博雅》太白謂之長庚。
又旗名。《禮·明堂位》殷之大白。
又罰爵名。《說苑》魏文侯與大夫飲,使公乘不仁爲觴政,曰:飲不釂者,浮以大白。
又酒名。《禮·內則》酒淸白。《註》白事酒,昔酒也。色皆白,故以白名之。
又稻曰白,黍曰黑。《周禮·天官·籩人》其實䵄蕡白黑。
又馬名。《詩·秦風》有馬白顚。《疏》額有白毛,今之戴星馬也。
又猛獸名。《汲冢周書》義渠以茲白。《註》茲白,一名駁,能食虎豹。
又蟲名。《爾雅·釋蟲》蟫白魚。《註》衣書中蟲也。
又《大戴禮》白鳥者,謂蚊蚋也。
又草名。《前漢·西域傳》鄴善國多白草。
又三白,正月雪也。《西北農諺》要宜麥,見三白。
又五白,簙簺五木也。《宋玉·招魂》成梟而牟,呼五白些。
又梵言一年爲一白。《傳燈錄》我止林閒,已經九白。
又山名。《後漢·耿恭傳》竇固前擊白山,功冠三軍。《註》冬夏有雪,故名白山。《金史·禮志》有司言,長白山在興王之地,禮合尊崇。
又水名。《桑欽水經》白水出朝陽縣西。
又州名。《唐書·地理志》武德四年置白州,因博白溪而名。
又海外有白民國。見《山海經》。
又白狄,狄別名。見《春秋·成九年》。
又戎類有六,一曰老白。見《風俗通》。
又姓。黃帝後。《左傳》秦大夫白乙丙。
又複姓。《史記·秦本紀》白冥氏,秦族。《潛夫論》吉白氏,莘姓後。
又白楊提,代北三字姓。
又《諡法》外內貞復曰白。
又《玉篇》告語也。《正字通》下告上曰稟白。同輩述事義亦曰白。《前漢·高帝紀》上令周昌選趙壯士可令將者,白見四人。《後漢·鍾皓傳》鍾瑾常以李膺言白皓。
又《唐書·宦者傳》宣宗時,諸道歲進閹兒,號私白。○按《說文》入聲有白部,去聲自部內亦載白字。在自部內者讀疾二切,曰此亦自字也。省自者,詞言之氣从鼻出,與口相助也。是告語之白讀自,西方之白讀帛,音義各別。許氏分爲二部。《玉篇》合而爲一,今从之。
又《集韻》步化切,音杷。亦西方色也。
又博陌切。與伯同。長也。一曰爵名。亦姓。《印藪》有白鸞氏。《註》卽伯字。
又叶旁各切,音薄。《詩·小雅》裳裳者華,或黃或白。我覯之子,乘其四駱。
又叶房密切,音弼。《蘇軾·寒食雨詩》暗中偸負去,夜半眞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古文自。疾二切。
花【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4画
〔古文〕蘤《唐韻》《集韻》《正韻》呼瓜切,音譁。《正字通》草木之葩也。《歐陽修·花品序》洛陽人稱花曰某花某花,稱牡丹則直曰花。
又地名。《廣州志》南海縣有花田。
又姓。唐有花驚定。《杜甫詩》成都猛將有花卿。《通志·氏族略》宋有尚書郞花尹。
又《韻補》音訶。《棗據詩》延首觀神州,廻晴盻曲阿。芳林挺修榦,一歲再三花。《說文》本作華。榮也。从艸,鄭氏曰:,象華葉垂敷之形,亏象蔕萼也。《唐韻古音》按花字,自南北朝以上不見于書,晉以下書中閒用花字,或是後人攺易。唯《後漢書·李諧·述身賦》曰:樹先春而動色,草迎歲而發花。
又云:肆雕章之腴旨,咀文藝之英華。花字與華用。而五經、諸子、楚辭、先秦、兩漢之書,皆古文相傳,凡華字未有攺爲花者。考太武帝始光二年三月初造新字千餘,頒之遠近,以爲楷式,如花字之比,得非造于魏晉以下之新字乎。
⒈ 不齐貌。
引《诗·周南·关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汉 张衡 《西京赋》:“华 岳峩峩,冈峦参差。”
唐 孟郊 《旅行》诗:“野梅参差发,旅榜逍遥归。”
宋 苏轼 《书李世南所画秋景》诗之一:“野水参差落涨痕,疎林欹倒出霜根。”
朱自清 《荷塘月色》:“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如鬼一般。”
⒉ 纷纭繁杂。
引三国 魏 左延年 《秦女休行》:“平生衣参差,当今无领襦。”
南朝 齐 谢朓 《酬王晋安》诗:“悵望一涂阻,参差百虑依。”
唐 杜牧 《阿房宫赋》:“瓦缝参差,多於周身之帛缕。”
明夏完淳《怀李舒章》诗:“浮云出修坂,余心常参差。”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成仙》:“怪萝参差,使人骇惧。”
⒊ 蹉跎;错过。
引唐 李白 《送梁四归东平》诗:“莫学 东山 卧,参差老 谢安。”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八:“再试,退解头 宋言 为第六十五人,如闻来唁, 宋 曰:‘来春之事,甘已参差。’ 李播 舍人放榜,以 言 为第四人及第。 言 感恩深,实为望外也。”
清 纳兰性德 《浣溪纱》词:“远信不归空竚望,幽期细数却参差。”
鲁迅 《书信集·致姚克》:“梁 君到后,约我两次,都参差了,没有遇见。”
⒋ 远离;阻隔。
引宋 范仲淹 《与知郡职方书》:“切少烦躁,损气伤神,益为灾矣……奉忧之心,公必悉之,其如参差,无以为力,奈何!奈何!”
元 邓牧 《寄友》诗:“我还 吴,君适 越,遥隔三江共明月。明月可望,佳人参差。笑言何时,写我相思。”
元 张可久 《一枝花·牵挂》套曲:“往来迢递,终始参差,一简书写就了情词。”
⒌ 差不多;几乎。
引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五:“若对至尊前,公作如此事,参差斫却你头。”
唐 周濆 《逢邻女》诗:“莫向秋池照緑水,参差羞杀白芙蓉。”
宋 柳永 《望海潮》词:“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八:“鶯鶯 在 普救,参差被虏。”
⒍ 很快;顷刻。
引前蜀 贯休 《古塞曲》之三:“百万精兵动,参差便渡 辽。”
元郑廷玉《金凤钗》第四折:“好嶮些儿嶮些儿遭横死,死在参差,命若悬丝。”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谁承望命在参差,任渔公自三思,空有翻波志,他可便见的在钢刀下死。”
⒎ 不一致;矛盾。
引《庄子·秋水》:“无一而行,与道参差。”
唐 刘知几 《史通·申左》:“夫以一家之言,一人之説,而参差相背,前后不同,斯又不足观也。”
《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只为夫妻情爱重,致令父子语参差。”
《儒林外史》第八回:“为这交盘的事,彼此参差着, 王太守 不肯就接。”
楼适夷 《痛悼傅雷》:“那时我们虽以数年阔别后的重逢而感到高兴,但在有些事情的观点上发生了参差。”
⒏ 差池;差错。
引唐 元稹 《代九九》诗:“每常同坐卧,不省暂参差。”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九:“难道耍我不成?还是相约里头,有甚么説话参差了?”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封三娘》:“明日再烦一往,当令见一如意郎君。妾少读相人书,颇不参差。”
《红色歌谣·十二月歌》:“或有参差,你要多指导。”
⒐ 古代乐器名。洞箫,即无底的排箫。亦名笙。相传为 舜 造,象凤翼参差不齐。参阅 汉 应劭 《风俗通·声音·箫》、 唐 段安节 《乐府杂录·笙》。
引《楚辞·九歌·湘君》:“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
唐 皎然 《同李中丞洪水亭夜集》诗:“佳人但莫吹参差,正怜月色生酒卮。”
清 秋瑾 《挽故人陈阕生》诗:“喜音时按玉参差,好客每陈金凿落。”
桃红李白花参差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桃红李白花参差全诗作者是谁?桃红李白花参差什么意思?上一句是什么?桃红李白花参差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