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05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
红屿晴花隔綵旒
唐代诗人 徐彦伯的《奉和兴庆池戏竞渡应制》。
全诗原文:
夹道传呼翊翠虬,天回日转御芳洲。
青潭晓霭笼仙跸,红屿晴花隔綵旒。
香溢金杯环广坐,声传妓舸匝中流。
羣臣相庆嘉鱼乐,共哂横汾歌吹秋。
靑【戌集中】【青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寈《唐韻》《集韻》《韻會》倉經切,音鶄。《說文》東方色也。《釋名》靑,生也。象物之生時色也。《書·禹貢》厥土靑黎。《荀子·勸學篇》靑出之藍而靑於藍。
又神名。《史記·封禪書》秦宣公作密畤于渭南,祭靑帝。
又州名。《書·禹貢》海岱惟靑州。
又鳥名。《禮·曲禮》前有水,則載靑旌。《註》靑,靑雀,水鳥。
又木名。《庾信·步虛詞》空靑爲一林。《註》雲笈七籤,玉淸天中有樹,似松,名曰空靑之林。
又《廣韻》男靑、女靑,皆木名。出羅浮山記。
又果名。靑子,橄欖也。《蘇軾詩》紛紛靑子落紅鹽。
又藥名。《本草綱目》空靑,腹中空,破之有漿,治眼疾。一名楊梅靑。《又》白靑,治目疾,色深者爲石靑,淡者爲碧靑。淮南子畢萬術云:白靑,得鐵卽化爲銅。
又曾靑、綠靑、扁靑、綠膚靑,詳《本草綱目》。
又《韻會》竹皮曰靑。《後漢·吳祐傳》殺靑以寫經書。《註》以火炙令汗取其靑,易書復不蠹,謂之殺靑。
又《唐·李肇·翰林志》凡大淸宮道觀薦告詞文,用靑藤紙朱字,謂之靑詞。
又《李綽·歲時紀》上巳曲江禊飮,曰踏靑。
又姓。《廣韻》出何氏姓苑。
又複姓三氏,漢有靑烏子。
又有靑牛氏,靑陽氏。
又《集韻》《韻會》子丁切。與菁同。《詩·衞風》綠竹靑靑。《傳》靑靑,茂盛貌。《釋文》靑,子丁反。本亦作菁。
又《小雅》其葉靑靑。《釋文》靑,子零反。
潭【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音覃。水名。《說文》水出武陵鐔成玉山。
又深也。《前漢·揚雄傳》潭思渾天。
又州名。《廣輿記》長沙府,隋唐曰潭州。
又《集韻》《正韻》徐心切,音尋。旁深也。與潯同。《揚雄·解嘲》或橫江潭而漁。
又《集韻》《正韻》夷針切,音淫。浸潭,與浸淫同。《司馬相如·上林賦》浸潭促節。《漢書》作浸淫。
又《廣韻》《集韻》以荏切,音。潭濼,水動搖貌。或作藫。
又《集韻》忍甚切,音荏。義同。
曉【辰集上】【日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2画
《唐韻》呼皛切《集韻》《韻會》《正韻》馨鳥切,囂上聲。《說文》明也。《玉篇》曙也。
又《揚子·方言》知也。《史記·西南夷傳》指曉南越。
又《前漢·元后傳》末曉大將軍。《註》曉,猶白也。
又《揚子·方言》遇也。
又嬴也。
又《博雅》說也。
又快也。
又《玉篇》慧也。
靄【戌集中】【雨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16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於蓋切,音藹。《說文》雲貌。从雨,謁省聲。《集韻》或作䨠。
又《韻會》雲集貌。
又《韻會》《正韻》依亥切,音欸。義同。
又《韻會》氛也。
又《廣韻》於葛切《集韻》《韻會》《正韻》阿葛切,音遏。義同。
籠【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6画
《廣韻》盧紅切《集韻》《韻會》盧東切,音櫳。《說文》舉土器。一曰笭也。《西京雜記》漢制,天子以象牙爲火籠。
又鳥檻曰籠。《莊子·庚桑楚》以天下爲之籠,則雀無所逃。
又包舉也。《前漢·食貨志》籠貨物,籠鹽鐵。
又盛矢器。以竹爲之。《周禮·夏官》田弋充籠箙矢。《註》籠,竹箙也。
又地名。《史記·匈奴傳》五月大會籠城。《韻會補》廣南化外,古南越地,唐置籠州。
又《廣韻》《集韻》力鐘切《正韻》盧容切,音龍。竹名。《張衡·南都賦》其竹則籦籠䈽篾。
又籠,竹車軬。《揚子·方言》車枸簍,宋、魏閒謂之籠。《史記·田單傳》令其宗人盡斷其車軸末而傅鐵籠。《註》《方言》:車轊,齊謂之籠。
又草名。《管子·地員篇》有籠與斥。
又《廣韻》《正韻》力董切《集韻》《韻會》魯孔切,音攏。箱籠。
又竹器。《周禮·地官·遂人》道野役及窆,抱磨,共丘籠。
又與瀧同。《荀子·議兵篇》東籠而退。《註》與涷瀧同,沾濕貌。
仙【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画:5画,部外筆画:3画
《廣韻》《集韻》相然切《正韻》蘇前切,音先。《釋名》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揚雄曰》聖人不師仙。
又胎仙,鶴也。《黃庭經》琴心三疊舞胎仙。
又輕舉貌。《杜甫詩》行遲更覺仙。
又仙居,仙遊,俱縣名。
又仙霞,嶺名。
又姓。宋仙源明,明仙時忠,仙克謹。亦作僲。
蹕【酉集中】【足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吉切《集韻》《韻會》《正韻》壁吉切,音必。《玉篇》同䟆。《周禮·天官·宮正》凡邦之事蹕。《註》國有事,王當出,則宮正主禁絕行,若今衞士塡街蹕也。
又《夏官·隷僕》掌蹕宮中之事。《註》蹕,謂止行者淸道,若今時警蹕。《漢官儀註》皇帝輦左右侍帷幄者稱警,出殿則傳蹕,止行人淸道也。《古今注》警蹕,所以戒行徒。《周禮》蹕而不警。秦制出警入蹕。謂出軍者皆警戒,入國者皆蹕止也。
又蹕路也,所行者皆警於塗路。
又《集韻》毗至切,音鼻。
又必至切,音畀。義同。
又《篇海》足偏任也。《列女傳》立不蹕。
青潭晓霭笼仙跸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青潭晓霭笼仙跸全诗作者是谁?青潭晓霭笼仙跸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青潭晓霭笼仙跸全诗作者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