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知识、生活百科、读书笔记
日期:2023/01/18 15:32作者:小编人气: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五里惊羣俄断绝
唐代诗人 武三思的《仙鹤篇》。
全诗原文:
白鹤乘空何处来?青田紫盖本相依。
缑山七月虽长去,辽水千年会忆归。
缑山杳杳翔寥廓,辽水纍纍叹城郭。
经随羽客步丹丘,曾逐仙人游碧落。
迢迢碧落断氛埃,霞堂云阁几重开。
欲寻东海黄金竈,仍向西山白玉臺。
九皋独唳方清切,五里惊羣俄断绝。
月下分行似度云,风前扬影疑迴雪。
风前月下路漫漫,水宿云翔去几般。
宛转能倾吴国市,裴回巧拂汉皇坛。
琴中作曲从来易,鼓裏传声有甚难。
夜夜恆飞银汉曲,朝朝常饮玉池澜。
别有闻箫出紫烟,还如化履上青天。
霜毛忽控三神下,玉羽俄看二客旋。
燕雀终迷横海志,蜉蝣岂识在阴年。
莫言一举轻千里,为与三山送九仙。
⒈ 见“九皐”。
獨【巳集下】【犬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集韻》《韻會》徒谷切《正韻》杜谷切,音犢。《說文》犬相得而。从犬蜀聲。羊爲羣,犬爲獨也。
又獸名。《埤雅》顏從曰:獨一叫而猨散,鼉一鳴而龜伏。或曰鼉鳴夜,獨叫曉。獨,猨類也。似猨而大,食猨。今俗謂之獨猨。蓋猨性羣,獨性特,猨鳴三,獨叫一,是以謂之獨也。
又獨,獸名。詳前字註。
又《廣韻》單獨。《詩·小雅》哀此惸獨。《傳》獨,單也。《又》念我獨兮。《爾雅·釋山》獨者蜀。《疏》蟲之孤獨者名蜀,是以山之孤獨者亦名曰蜀也。《揚子·方言》一蜀也。南楚謂之獨。
又山名。《山海經》獨山,多金玉美石。
又《廣韻》複姓有獨孤氏。《後魏書》西方獨孤渾氏,後攺爲杜氏。
又姓。《正字通》明獨立,獨善。
唳【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練結切《集韻》《韻會》力結切,音捩。《玉篇》鳥鳴也。《廣韻》嘍唳,鳥聲也。
又《唐韻》《集韻》《韻會》郞計切《正韻》力霽切,音麗。《說文》鶴鳴也。《晉書·陸機傳》華亭鶴唳。《鮑昭·舞鶴賦》唳淸響於丹墀。
又《韻會》嘹唳,雁聲。
方【卯集下】【方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0画
〔古文〕《唐韻》府良切《集韻》《韻會》分房切,音芳。《說文》倂船也。象兩舟省總頭形。或从水作汸。《詩·周南》江之永矣,不可方思。《傳》方,泭也。《釋文》小筏曰泭。《爾雅·釋水》大夫方舟。《註》倂兩船。《史記·酈食其傳》方船而下。《註》謂船也。
又《易·坤卦》六二直方大。《註》地體安靜,是其方也。《周禮·冬官考工記》圜者中規,方者中矩。《淮南子·天文訓》天道曰圓,地道曰方。方者主幽,圓者主明。
又《易·觀卦》君子以省方觀民設敎。《疏》省視萬方。《詩·大雅》監觀四方。《周禮·天官·冢宰》辨方正位。《註》別四方。《釋文》視日景,以別東西南北四方,使有分別也。《禮·內則》敎之數與方名。《註》方名,如東西也。
又《易·未濟》君子以愼辨物居方。《疏》各居其方,皆得安其所。《詩·大雅》萬邦之方,下民之王。《箋》方,猶嚮也。《疏》諸言方者,皆謂居在他所,人嚮望之,故云:方,猶嚮也。
又道也。《易·恆卦》君子以立不易方。《註》方,猶道也。《禮·樂記》樂行而民鄕方。《註》方,猶道也。
又《易·復卦》后不省方。《註》方,猶事。《疏》不省視其方事也。
又術也,法也。《易·繫辭》方以類聚。《疏》方謂法術性行。《左傳·昭二十九年》官修其方。《註》方,法術。
又放也。《書·堯典》方命圯族。《釋文》方,放也。
又有之也。《詩·召南》維鵲有巢,維鳩方之。《傳》方,有之也。
又今也。《詩·秦風》方何爲期。《箋》方今以何時爲還期。《莊子·天地篇》方且本身而異形。《註》凡言方且者,言方將有所爲也。
又穀始生未實也。《詩·小雅》旣方旣皁。《箋》方,房也。謂孚甲始生而未合時也。
又倂也。《儀禮·鄕射禮》不方足。《註》方,猶倂也。
又旁出也。《儀禮·大射禮》左右曰方。《註》方,旁出也。
又板也。《儀禮·聘禮》不及百名,書於方。《註》方,板也。《禮·中庸》布在方策。《註》方,板也。策,也。
又常也。《禮·檀弓》左右就養無方。《註》方,猶常也。
又文也。《禮·樂記》變成方謂之音。《註》方,猶文章也。
又義之宜也。《左傳·隱三年》臣聞愛子,敎之以義方。
又《閔二年》授方任能。《註》方百事之宜也。
又比方也。《論語》子貢方人。《何晏註》比方人也。
又《博雅》方,大也,正也。
又祭名。《詩·小雅》以社以方。《傳》迎四方氣於郊也。
又地名。《詩·小雅》侵鎬及方。《註》鎬,方,皆北方地名。
又姓。《詩·小雅》方叔涖止。《傳》方叔,卿士也。
又官名。《周禮·夏官·司馬》職方氏,土方氏,懷方氏,合方氏,訓方氏,形方氏。《前漢·朱雲傳註》尚方,少府之屬官也,作供御器物。
又醫方。《史記·扁鵲傳》乃悉取其禁方書,盡與扁鵲。《前漢·郊祀志》少君者,故深澤侯人主方。《註》侯家人主方藥也。
又《廣韻》《集韻》符方切,音房。方與,縣名。《前漢·高帝紀》沛公攻胡陵方與。《註》音房預,屬山陽郡。
又《集韻》蒲光切,音旁。彷或作方。《前漢·揚雄傳》方皇於西淸。《註》方皇,猶彷徨也。
又文紡切。蝄或作方。《周禮·夏官·方相氏》敺方良。《註》方良,罔兩也。木石之怪夔罔兩。《張衡·東京賦》腦方良。《註》方良,草澤之神也。○按《說文》作蝄蜽。
又《集韻》甫兩切,音倣。效也。
又《韻補》叶膚容切《道藏·左夫人歌》騰躍雲景轅,浮觀霞上空。霄軿縱橫舞,紫蓋記靈方。
⒈ 清贵而切近。指清贵而接近皇帝的官职。
引汉刘桢《赠徐干》诗:“谁谓相去远,隔此西掖垣。拘限清切禁,中情无由宣。”
唐 白居易 《夏日独直寄萧侍御》诗:“宪臺文法地,翰林清切司。”
宋 沉括 《梦溪笔谈·故事一》:“旧翰林学士,地势清切,均不兼他务。”
清吴伟业《送沉绎堂太史之官大梁》诗:“唯留诗句满 长安,清切长宜禁近官。”
⒉ 形容声音清亮急切。
引唐 王昌龄 《宴南亭》诗:“城楼空杳靄,猿鸟备清切。”
宋陈师道《晚泊》诗:“清切临风笛,深明隔水灯。”
清 顾炎武 《又酬傅处士次韵》:“清切频吹 越石 笳,穷愁犹驾 阮生 车。”
⒊ 清晰准确;真切。
引南朝 梁刘勰《文心雕龙·声律》:“又诗人综韵,率多清切;《楚辞》辞 楚,故讹韵实繁。”
宋 严羽 《沧浪诗话·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以禪喻诗,莫此清切。”
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论语·颜渊篇二十》:“尹 氏之言,特发 程子 之意,而分贴经文,尤为清切。”
冰心 《寄小读者》二二:“八月十五中秋节,满月的银光之下,说着蟾蜍玉兔的故事,何其清切?”
⒋ 清凉而急剧。指秋时之气。
引《素问·五常政大论》:“其侯清切。”
王冰 注:“清,大凉也;切,急也,风声也。”
于天星 按:“秋时之气也。”
九皋独唳方清切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九皋独唳方清切全诗作者是谁?九皋独唳方清切什么意思?下一句是什么?九皋独唳方清切全诗作者是谁?